縱觀三國近百年的歷史,文臣如雨,武將如云??墒?,你知道三國的“二十四名將”么?他們的排名如何呢?
有詩云:“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文鴦與姜維?!毕旅嬖蹅儊砜匆豢催@些名將:
一、呂布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排名第一當之無愧!傳說呂布膂力過人,號稱“飛將軍”。我們來看看呂布的戰(zhàn)績:虎牢關“三英戰(zhàn)呂布”,劉關張三人聯(lián)合圍攻呂布,久戰(zhàn)不下,最后呂布擔心力衰不敵而撤退,并非實力不如三人;兗州濮陽之戰(zhàn)中,呂布一人獨戰(zhàn)許褚、典韋二將,絲毫不落下風,在曹操六將圍攻之下依然能全身而退,其武力堪稱無敵!
二、趙云
趙云最初是“白馬將軍”公孫瓚的部將。界橋大戰(zhàn)之時,趙云尚幼,與文丑大戰(zhàn)五十回合未分勝負,劉備兵敗汝南時槍挑有“河北四庭柱”之稱的高覽,擊退張郃,與許褚大戰(zhàn)三十回合不分勝負。長坂坡“單騎救主”,在百萬曹軍中殺進殺出,如出入無人之境,勇冠三軍。漢中之戰(zhàn)時,勇救被困的老將黃忠,嚇退徐晃、張合。老年時仍舊有能夠匹敵姜維之勇武。
三、典韋
典韋,初為陳留張邈部將,曹操入主兗州為兗州牧后,跟隨曹操,被稱為“古之惡來”,遂成曹營第一猛將。據說典韋一雙鐵戟八十斤,天下無雙,以一擋十,智勇雙全,忠心護主。只可惜,宛城之戰(zhàn)時,曹操一時貪戀美色,不但痛失長子、愛侄安民,更是失去典韋這忠勇無雙之將,典韋死后,曹操為之痛哭流涕,“不哭愛子,獨哭典韋矣”。
四、關羽
關羽,與劉備、張飛二人“桃園結義”,征黃巾,討董卓,其事跡如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單刀赴會、水淹七軍,華容道義釋曹操等等事跡,名傳千古。關羽其人智勇雙全、武力過人、義薄云天、忠勇無雙,是三國時期被最為敬重的英雄,后世尊其為“武圣”,與“文圣”孔子齊名。
五、馬超
六、張飛
張飛,與劉備、關羽二人“桃園結義”,隨劉備東征西討、輾轉四方,無不忠義相隨。張飛武藝高強,膽豪氣壯,為人豪氣,又膽大心細,被稱為“蓋世猛將”,多被稱贊為“于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曾于當陽橋頭一聲大喝,“嚇退百萬曹兵”,與關羽并稱為“萬人敵”,是蜀漢“五虎上將”之一。然而,其人好酒,多因酒后“誤事”,最終死于酒后“鞭撻士卒”。
七、黃忠
黃忠,初為荊州劉表帳下猛將,于劉表之侄劉磐交好,仕于長沙太守韓玄帳下,為“三國第一神射手”,黃忠箭術百發(fā)百中,箭無虛發(fā),更是刀法無雙,老當益壯。劉備征荊州之時,長沙城破被俘,感劉備至誠,遂投靠劉備,成為蜀漢“五虎將上”之一,為劉備入川立下汗馬之勞,于定軍山一役,陣斬夏侯淵,雖然年邁,但絲毫不減其勇,是“老當益壯”的典范。
八、許諸
許褚,乃曹營第二猛將,曹操征戰(zhàn)途中于“譙郡”得此勇士,為典韋之繼任,護衛(wèi)曹操周全。許褚容貌雄毅,勇力絕人,勇猛果敢,沖鋒陷陣,被稱為“虎癡”,曾裸衣戰(zhàn)馬超,救曹操于“渭水之濱”,死后被封為“虎侯”。
九、孫策
孫策是孫堅長子,孫權長兄,號稱“小霸王”,用玉璽換回兵馬后,脫離袁術掌控,與周瑜一起平定江東,奠定了孫吳基業(yè),在神亭嶺與太史慈大戰(zhàn)數百回合,勇猛無匹。
十、太史慈
太史慈是青州東萊人,自幼弓馬熟練,箭法精良,神亭嶺大戰(zhàn)孫策,后被孫策收降,助孫氏掃蕩江東豪強、山越。孫權掌權后,駐守豫章,抵擋荊州之兵。他死前說:“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十一、夏侯惇
夏侯惇少時便以勇氣聞名鄉(xiāng)里,曹操起兵后,夏侯惇帶領數百宗族子弟投奔曹操,成為曹操最為倚重的大將之一,多次為曹操鎮(zhèn)守后方,除勇猛外,善統(tǒng)兵,能治政,是少有的軍政全才,且好學不倦,虛心求教,為人儉樸,不置產業(yè),至死家無余財,令人欽佩。
十二、夏侯淵
夏侯淵先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叛亂,后駐涼州,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所向無前,無人可當,穩(wěn)定曹魏西涼之勢。夏侯淵善奔襲作戰(zhàn),有“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之稱。
十三、張遼
張遼是三國時期名將,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白門樓之后,歸順曹操。此后隨曹操南征北戰(zhàn),征討四方,戰(zhàn)功累累,被稱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 。官渡之戰(zhàn)是,與關羽同解白馬之圍,平定烏桓之戰(zhàn)時,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平定遼東。濡須之戰(zhàn)后,張遼駐守合肥,多次擊退孫吳的入侵,曾率八百將士沖擊孫權的十萬大軍,令孫權聞風喪膽,吳軍潰敗,張遼之名威震江東,甚至其名“可止小兒夜哭”。
十四、張郃
張郃應募參加軍,鎮(zhèn)壓黃巾起義,為冀州牧韓馥麾下將領。袁紹入主冀州后,張郃率兵投靠袁紹,官渡之戰(zhàn)時,迫于無奈投降曹操。隨后,張郃隨曹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zhàn)功。諸葛亮出祁山時,曾在街亭大敗蜀軍,使其無功而退回漢中。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因勢利導著稱,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
十五、徐晃
徐晃曹魏名將,曹魏“五子良將”之一。本為楊奉帳下部將,后在滿寵的勸說下改投明主曹操。徐晃治軍嚴謹,愛護士卒,令行禁止,一生經歷大小征戰(zhàn)無數,多立功勛,被曹操稱贊為“有周亞夫之風”,備受重視。
十六、龐德
龐德為西涼人,初為馬騰帳下部將,馬騰入朝為官,便留下幫助其子馬超,在平定羌人叛亂中屢立戰(zhàn)功。馬超降劉備后,龐德受曹操信任感召,投降曹操。龐德每陣皆沖鋒陷陣,身先士卒,勇不可當,常被稱贊為“勇冠三軍”之將。關羽出征南陽期間,龐德抬棺出征,救援被困樊城的曹仁,在陣前一箭射中關羽右臂,被關羽軍稱為“白馬將軍”。后被關羽“水淹七軍”,力盡被俘。被俘后,龐德威武不屈,怒斥關羽,被殺殉節(jié)。
十七、甘寧
甘寧是巴蜀人,少時好游俠,持弓弩,集人馬,危害地方,常在江面劫掠過往船只,好華麗,嗜奢靡,被稱為“錦帆賊”。后痛改前非,發(fā)奮讀書,后歷仕于荊州劉表、黃祖麾下,但都未受重用。后甘寧率部投奔孫權,后甘寧破黃祖、據楚關,隨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隨魯肅鎮(zhèn)益陽、拒關羽,守西陵、擒朱光,又“百騎截營”大破曹魏,戰(zhàn)功赫赫。甘寧為人仗義疏財,深得士卒擁戴,被贊為“江表之虎臣”。
十八、周泰
周泰曾是江面的水賊,孫策平定江東后,受孫策的感召,與同郡人蔣欽一起投靠東吳,稱為孫策左右護衛(wèi)之人,孫權愛其人,求孫策讓周泰跟隨自己,孫策應允。周泰多次救護孫權,身上披創(chuàng)數十處,其勇猛無匹,江東諸將無不嘆服。
十九、魏延
魏延是蜀漢名將,初為長沙韓玄部將,劉備征荊南時,叛韓玄而歸劉備,劉備愛其才,深受器重。劉備入川時,魏延數有戰(zhàn)功,劉備攻取漢中后,破格提拔其為鎮(zhèn)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zhèn)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守護蜀漢北方門戶。魏延鎮(zhèn)守漢中十余年,屢次隨丞相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諸葛亮死后,魏延與楊儀爭權奪利矛盾激化,為馬岱所斬。
其后還有張繡、顏良、文丑、文鴦、姜維等將,篇幅所限不一一贅述了。小編唯一想要說的是,文鴦是三國后期第一猛將,其勇武不凡,神勇無敵,曾被評為“勇武不下于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