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會的喧囂、工作生活的煩惱,總會讓我們想著選擇到一個清靜悠閑的地方,住上幾天,短暫的逃離?,F實生活中這樣的地方并不是不存在,而且也有很多地方,風格也不盡相同,這樣的地方也就是大家俗稱的“世外桃源”。今天筆者跟大家分享的這個地方就與世外桃源特別相似,也是一個給我比較深刻印象的地方。
這里就是位于重慶市酉陽的龔灘古鎮(zhèn),位于烏江與阿蓬江交匯處,小鎮(zhèn)子建在美麗的鳳凰山麓山坡上,與烏江相守望。據史料記載,龔灘古鎮(zhèn)最早源于蜀漢時期,置建于唐,算算歷史距今也有1800多年了,名副其實的千年古鎮(zhèn),同時這里也是重慶市第一歷史文化名鎮(zhèn)。
龔灘古鎮(zhèn)處于“千里烏江,百里畫廊”的起點,時間回到古時,這里還是巴蜀川鹽和武陵桐茶漆貝的水上轉運站,當時的公攤古鎮(zhèn)可謂是一處三教九流云集之地,一派熱鬧繁華的景象。立于烏江邊上,看著平靜的江面及兩岸清秀的高山,依稀可以聽到昔日里纖夫拉船時的響亮口號。
龔灘古鎮(zhèn)緊挨著的這段烏江為烏江畫廊,江水秀麗,高山雄奇,水質清澈,因而也有著“烏江畫廊核心景區(qū)和璀璨明珠”的美譽。之前也曾游覽過長江三峽,但我更喜歡烏江畫廊,總感覺這里的風景更秀麗,更幽深,更具神韻。
小鎮(zhèn)子內的建筑大多為臨江而建的吊腳樓,雖然不及鳳凰古城的吊腳樓數量多,但也是令人過目不忘。除了吊腳樓外,貫穿于小鎮(zhèn)子中的這條長3000米的青石板路也是其一大特色,青石板路兩側為清一色的木結構房屋。據說是當時經商人經常途徑的一條小道路,著名國畫家吳冠中筆下的《老街》描繪的就是這條并不寬闊的青石板路。
青石板路兩側的房屋大多為當地居民經營的小店,基本上都是販賣的一些當地特產品,有龔灘釀豆腐、綠豆粉、燒白、蕎麥粑粑、罾潭香菌及一些自家捕來晾曬后的魚干,只是來這里的游客相對較少,顯得有些蕭條。
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龔灘古鎮(zhèn),昔日的那座龔灘古鎮(zhèn)在2006年因烏江水上漲,導致整個鎮(zhèn)子被淹沒于烏江江底,一座千年古鎮(zhèn)就這樣被永遠封存于江水之中了,后經歷了重新復建,才有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小鎮(zhèn)子,復建是按照1:1比例,且原物原樣搬遷而來,大約有200多個古樸院落,50多座形態(tài)不一的吊腳樓。雖然是復建的,但靈魂仍在。
龔灘古鎮(zhèn)內還有多座著名的建筑,比如西秦會館、鴛鴦樓、冉家院子、董家祠堂、橋重橋等,每一處院落或建筑都有著自己的歷史,自己的故事。西秦會館為古鎮(zhèn)內現存最大最宏偉的建筑,為陜西商人在此開設鹽號時所建,如今西秦會館被用來為前來游玩的旅人演出。
冉家院子,也就是土司府,是一座建于清乾隆年間距今300多年歷史的院落。在龔灘,冉是大姓,是大戶人家,如今內部裝修煥然一新,一切的一切恍若再現了那個時代的經典。
夜晚的龔灘古鎮(zhèn)在燈火的籠罩下,顯得更為神秘,更為幽靜,如果住在臨江的房屋內,晚上聽著江水流動的聲音,那才叫一個愜意。另外,公攤古鎮(zhèn)門票15元每人,相比有些古鎮(zhèn)價格要便宜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