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聽到老人們說一些我們不曾聽過的老話,雖然是第一次聽到,但是我們總是可以很快地理解這些老話的字面意思,而且這些字面意思和原本的含義是差不多的。
先輩們總結(jié)的老話有很多,后來被我們稱為俗語。這些俗語大多都是寥寥幾個字,還比較押韻,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也比較容易記住。別看它們字數(shù)少,可我們?nèi)绻胍私馔笍仄渲械囊馑?,可能百千字都不一定能夠說清楚。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先輩們在教誨人時說過的一句俗語,其上半句是:"誰人背后無人說",沒錯,意思就是每個人在背后都會被人議論。
生而為人,總會做錯事,沒有誰真的可以一輩子都不做錯事,而做錯事之后,難免會有人會抓住這件事不放,然后到處議論,就算這件事情根本和他沒有一丁點關系,還是會被他當作與他人八卦的材料,這種人就是我們時常說的"大嘴巴"。
而且,就算是你沒有做錯事,也不能避免在背后被人議論,要知道,對于同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就算你已經(jīng)做得夠好,各方面都盡量考慮到了,但依舊會不合某些人的心意,然后也會被人在背后議論,說你這件事沒有做好,說你這個人怎么怎么樣等等。
這上半句俗語其實也是在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不需要考慮到每個人的心情,就算你考慮再多,最后事情只能有一個結(jié)果,并不能滿足所有人的期待和要求。
走自己的路,管別人說什么呢?只要將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滿足上級的指示,遵守自己的原則。至于其他人,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吧,反正說一兩句也不會影響自己吃飯。再說,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越成功的人,議論他的人會越多。這樣一想,也就不會因為他人的議論而心情不好了。
對于上半句,很多人認為下半句俗語更為經(jīng)典,讓人更加感觸頗深,這下半句則是:"誰人背后不說人",與上半句相反,這一句是說沒有人能夠避免在背后議論他人,這一句很形象地體現(xiàn)了人的劣根性。
我們每個人都討厭喜歡在背后議論別人的人,可是我們仔細想想,我們自己有時候就是這樣的人。很多時候,我們不知不覺就成了在背后議論別人的人,盡管我們時常警戒自己,不要說三道四,可是有時候我們無意識的就和他人議論別的人。
人是一種群居動物,一群人在一起,就會產(chǎn)生許許多多的話題,在談話中,也會很容易提到某一個人,然后大家就各自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最后就成了對一個人的議論,說議論,還不如說是批評。
這下半句俗語也是想告訴我們,做人要懂得反思自己,有時候我們說討厭某類人,可有時候我們也會變成自己討厭的那類人。所以,我們要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自己,時刻反省自己,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尤其要管好自己的嘴,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不要妄加評論,畢竟人的本性就是喜歡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別人,卻縱容自己的一言一行,卻不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可能對他人造成巨大的傷害。
就像如今社會,網(wǎng)絡暴力隨處可見,很多人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批判別人,他們不關心事實,也不考慮自己的言行會對他人造成怎樣的傷害,然后每個人都在網(wǎng)絡上去人肉他人,去批判他人,對他人的身心造成傷害,甚至完成無法挽回的局面。最后真相大白,人們發(fā)現(xiàn)自己批判的那個人是無辜的,便不說話了,可是他們給受害者帶來的傷害卻不可能消滅。所以,在這里也要告訴大家,不管是做事還是說話,都要謹慎,不要讓自己的不負責任的話語給他人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tǒng)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shù)千年歷史,一些規(guī)矩和文化并不見得適合現(xiàn)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說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將俗語當作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邱崇丙主編《通用俗語詞典》、溫端政主編《俗語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