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歷史上一共是有三十一位,其中有三位廢后。但這三位廢后中的第一位被廢比較冤枉,第一位是努爾哈赤的大妃孝烈武皇后阿巴亥,她是努爾哈赤名正言順的大福晉,努爾哈赤死后被逼殉葬。而在皇太極登基之后直接忽略了這位大妃,把自己的生母孟古追謚為皇后,多爾袞掌權(quán)之后為自己的生母追封了。
但就在他死后,阿巴亥的封號再次被順治廢了。剩下第三位輝發(fā)那拉氏不算完全被廢,只是她的所有東西都不是按照皇后的制度來的。所以算起來實際上真正被廢的只有第二位,據(jù)說是懷孕被趕出了皇宮。第二位名叫博爾濟(jì)吉特·孟古青,是清順治的第一位皇后。
說起來孟古青的身份頗為高貴,她的父親是科爾沁的掌權(quán)者吳克善,而她的姑姑是孝莊文皇后以及曾經(jīng)極受寵的海蘭珠。科爾沁在當(dāng)時來說是比較重要的,不然皇太極也不會一連娶了三位來自博爾濟(jì)吉特家族的女兒?;首逍枰?lián)姻,順治的皇后也得是出自科爾沁的。
這件婚事是多爾袞去替他定下的,訂婚的時候順治只有六歲,一直以來都知道自己的皇后在科爾沁養(yǎng)著。長大之后他對多爾袞不滿,連帶著對這樁從小定下的婚事也不滿了起來。但孟古青出身高貴,又跟太后有著血緣關(guān)系,婚事無論如何都不會作罷的。
十四歲的順治娶了孟古青,并且開始親政。孟古青長得十分漂亮,并且很聰明,可她與順治注定是不一樣的人。順治崇尚節(jié)儉,孟古青從小就被父親寵著長大的,所以也比較的奢侈。而且孟古青還比較喜歡妒忌別人,順治本人脾氣壞又風(fēng)流,自然合不來。其實更重要的一層是,順治討厭多爾袞,即使多爾袞為了大清辛苦了半生。
順治很多次都想廢掉這個皇后,多爾袞和皇后的身份都不允許他這樣做。1650年,大清的第一位攝政王多爾袞身亡。而在他去世之后的第二年順治開始獨(dú)攬大權(quán),順治剛開始還假心假意的冊封多爾袞為皇帝,但不久之后就掘了多爾袞的墓?;楹髢赡?,順治再也忍受不了孟古青了,不顧所有人的反對把孟古青在順治十一年8月24日降為靜妃。
靜妃就此莫名在清朝歷史上消失,而說孟古青帶著孩子出宮那是不可能的。一是皇室的血脈絕對不可能讓他流落在外,太后也不會允許。二是順治壓根不喜歡這個皇后,怎么會跟她生孩子?所以根據(jù)朝鮮李氏王朝實錄記載來看,孟古青應(yīng)該是回到了科爾沁,并且還嫁了一個人。按照她的身份來說是有可能的,畢竟她是吳克善的女兒,不會拿她怎么樣。
回去了之后憑著吳克善的地位她想要再嫁也不難,皇宮那邊有太后顧著也沒有人會說什么,大清還需要科爾沁。想必如果孟古青真的回到草原她會幸福得多吧?說到底順治要廢了只是因為不喜歡她而已,怎么樣在宮里都會不幸福,出了宮她靠著娘家她怎么樣都會幸福的。
順治也沒有能按照他的想法來,順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再次娶了博爾濟(jì)吉特氏家族的女兒,這位皇后溫順又有太后護(hù)著,也不好再廢第二次。董鄂妃始終只能是個妃子,不過董鄂妃大概是運(yùn)氣不太行吧,孩子生下沒多久就夭折了,自己也跟著香消玉殞。
參考資料:《清史稿》、《朝鮮李氏王朝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