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摶是北宋著名的道家學者,有“陳摶老祖”、“睡仙”之稱,陳摶的養(yǎng)生之道便是睡,常言道“早睡早起身體好”,但陳摶一睡就不知何時會起來了,《唐才子傳》記載:“閉門獨臥,或旬月不起”。
相傳陳摶還寫有《喜睡歌》:“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無一累。宇宙茫??偸强?,人生大抵皆如醉。勞勞碌碌為誰忙,不若高堂一夕寐?!辈贿^陳摶到端拱二年(989年)才去世,享年118歲,是一個長壽之人。
而陳摶的“懶”是源于養(yǎng)生,因此長壽,不過作為我國頭號懶人的楊鎖,卻是因為父母溺愛,從不干活,吃飯靠喂,最后結(jié)局如何?
楊鎖于1986年出生在河南信陽羅山縣朱堂鄉(xiāng)保安村,他是家里的獨生子,因此楊鎖的父母十分溺愛這個兒子,并且為了永遠留住兒子,因此父母給他起名“鎖”。
據(jù)楊鎖的堂哥楊德玉透露,楊鎖8歲時都不用自己走路,楊鎖的父親會把他用擔子挑著,村里人也表示楊鎖小時候曾也想著幫父母干些活,但他的父母看到后,并讓楊鎖到一邊玩,不讓楊鎖做事。
楊鎖13歲時,他的父親去世了,他的母親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依然不讓楊鎖幫忙做事,而當母親也病倒時,就不得不叫兒子去干活了,可這時楊鎖因為嬌生慣養(yǎng),已經(jīng)非常懶,他并不愿意干活,而且不高興就打母親。
楊鎖的母親并因為積勞成疾,在楊鎖18歲時去世了,之后楊鎖就住進了堂哥家。楊德玉沒有讀書后并在鎮(zhèn)上一個建筑隊工作,以此補貼家用,他看楊鎖失去了父母,便好心收留了楊鎖,又想著楊鎖已經(jīng)成年了,應該干些活,賺錢養(yǎng)活自己。
可楊鎖到了楊德玉工作的建筑隊,并說工地太熱,就跑回家了,村里人也是幫忙將他介紹到縣城酒店當服務員,可楊鎖并不是去做服務員的,甚至讓別人伺候他,因此酒店方面將楊鎖送回去了,楊鎖也就一個人住在自己家里。
楊鎖并沒有想過自己將來應該如何生活,他賣光了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并且從不洗衣服,不做飯,即使村里人送給他肉和菜,但楊鎖只是把肉和菜放一旁,直到肉和菜被放壞。
楊鎖每日的生活就是睡醒了便出去乞討,吃過東西接著睡,天冷的時候楊鎖躺在家,就近燒東西取暖,床也都被他燒掉了,而且楊鎖并不愿意走出去“方便”,只是在屋里解決。
2009年冬天,楊德玉忙著準備過冬、過年的東西,一時忘了楊鎖,幾天后才想起楊鎖應該有幾頓沒吃了,于是帶著飯、拿著被子去了楊鎖的家,可當楊德玉發(fā)現(xiàn)楊鎖時,楊鎖已經(jīng)凍死了。
楊鎖去世后,村里人并沒有人心疼,都恨鐵不成鋼地說:“真沒見過這樣的孩子,寧愿餓死、凍死,也不干活,就是被父母給慣壞了?!?/p>
溺愛向來不是值得提倡的,楊鎖的死也給很多人敲醒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