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深緣淺緣如夢,絮言絮語續(xù)半生?!比艘簧?,緣分二字最為奇妙,有的人能在青年時期遇到最好的人,有的人卻要到耄耋之年才能與摯愛相遇,世間種種,皆因緣而起。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遇到很多人,可是真正合緣的不過寥寥幾人而已,人和人相識相知都需要緣分,更不要提能夠相愛了。
現(xiàn)在的人大多不再相信一見鐘情,甚至有人調(diào)侃,所有的一見鐘情不過是見色起意,可是這種事情卻實實在在發(fā)生過,由不得人不信。這里就有19歲少女嫁六旬老頭,老頭臨死贈她一箱寶物,卻提出一個無恥要求。
康有為大家都知道,他是維新變法的倡導人之一,在歷史上享有較高的聲譽,不過大家對他的家人知之甚少,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康有為的愛情?,F(xiàn)在人大都不相信所謂的一見鐘情,但康有為對張翠卻正是一見鐘情。張翠本來是一個普通的漁家女,在家中排行老二,她的父親就是一位普通的漁民。
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普通人家能夠滿足溫飽就是很少見的了,張翠家也不例外,她自小家中生活就比較貧困,因此她也深深明白父親賺錢的不易。張翠還小的時候就經(jīng)常跟隨父親出海,幫父親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在十九歲那年的一天像往常一樣跟隨父親出海,但是沒想到的是,這一次出海的經(jīng)歷竟然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
對康有為來說那原本也是平凡的一天,他剛好要和幾個友人乘船出去辦事,卻剛好看到了正在自家漁船上系繩索的張翠,那時的張翠只有19歲,正是在最美好的年紀上,而她又長得十分好看。放到現(xiàn)在也完全可以稱為美女,因此在看到張翠的第一眼時,康有為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當船駛過時,康有為還要求船夫調(diào)頭,要回去再看看那個美麗的少女,甚至顧不上船上還有好幾個重要的客人。
調(diào)頭回去細看張翠的康有為越發(fā)覺得她美麗動人,動了想要娶她的念頭。那時與現(xiàn)在不同,納妾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很多權(quán)貴到了晚年也還是會納妾生子。張翠雖然貌美,但是性格單純,從來沒有動過憑借美貌嫁入豪門飛黃騰達的念頭,而了解到這一點的康有為對她也是更加欣賞了。
而康有為就和她不同了,已經(jīng)六十多歲的康有為人生閱歷非常豐富,想要吸引一個小姑娘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更何況那時的康有為也是有些名氣的,又是考中了進士的人,很多人對康有為都非常崇拜,而且康家財大勢大??涤袨闉榱瞬┑妹廊说姆夹膶埓涞募胰顺鍪忠彩菢O為闊綽,贏得了張家人的好感,一來二去的張翠也漸漸心悅與他,最后答應嫁給康有為。
張翠嫁入康家后的生活好了許多,可謂是享盡了榮華富貴,而因為康有為對她是一見鐘情,她也一直深受康有為的寵愛。雖然當時也有人嘲笑康有為“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但是他也并不在乎,對張翠是一如既往地寵愛。但不管怎么說,當時的康有為已經(jīng)步入花甲之年了,的確是老了,身子也并不如年輕時硬朗了,沒過多久就得了重病,自此一病不起。
眼看著自己的身體不行了,康有為也安排起了自己的后事,把自己的家人叫到病床前一一叮囑,而等到輪到張翠的時候,一向疼愛她的康有為將自己的一箱子作品留給了她。當時的康有為名氣很大,他的作品自然是水漲船高,如果將這一箱的作品賣掉的話價格可不算低,而且書法作品這種東西年頭越長就越值錢,因此說是他給張翠留了一箱寶物一點也不為過。
從這里就能看出來,康有為是真的十分喜愛張翠了,雖然他將自己的作品留給了張翠,卻提出要求,讓張翠發(fā)誓在他死后不能改嫁。要知道,那時社會風氣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丈夫死后妻妾都是可以改嫁的,況且那時的張翠還十分年輕,帶著康有為的一箱作品改嫁的話,她的下半生也能過得很好,可是明顯康有為不想讓自己愛的女人再嫁給其他人,于是就對她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只是讓人想不到的是,張翠不但答應了這個要求還信守承諾,在康有過世后再也沒有嫁人。
或許康有為是真的喜歡張翠,即使是自己死了也不愿意讓她嫁給別人,但是對于年輕的張翠來說,這個要求未免有些過分了,畢竟她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先是失去了自己愛的人,后又要守著萬貫家財孤獨地度過一生,這無疑是非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