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植物小品指六十一)
長河凄冷,霜天岑寂,八百里紫色的賀蘭山迷離橫亙在遙遠的天際。一輪落日從一匹白馬的背上落下,暗夜在嗚咽如茄聲的冬日朔風吹拂中降臨,深藍色的天穹,鑲上了一彎新月,就像秋日隨風飄浮的菊瓣,孤寂、幽冷。突然,鬣鬃飄揚的白馬一陣長嘶,伴著聲碎的馬蹄,漸行漸遠,四圍便沉寂下來。只留下清冷的月光下,苜蓿草一片片淡紫色的迷離。
苜蓿是蒼涼的,劍鋒的刃,刀戟的光,在驚駭戰(zhàn)鼓中,飲盡千年煙塵,翻舞著生命鮮麗,在邊塞血塵紛繁的古戰(zhàn)場上,依然堅強地生長。苜?;ㄊ菧嫔5?,被粼粼的戰(zhàn)車烈馬踏過的,在荒蕪和孤寂曠野上,一片美艷的紫色,如飛揚著生命的旗風依然永恒的飄揚。
詩人的情懷是悲壯的?!皪拲蚋呗柟侨缟?,遠放春郊苜蓿間。百戰(zhàn)沙場汗流血。夢魂猶在玉門關。(唐·唐彥謙·詠馬)”;“五原草枯苜蓿空,青海蕭蕭風卷蓬。草罷捷書重上馬,卻從鑾駕下遼東。(宋·陸游·秋聲)”;“壚頭酒熟葡萄香,馬足春深苜蓿長。醉聽古來橫吹曲,雄心一片在西涼。(宋·陸游·涼州詞)”;“天馬初從渥水來,郊歌曾唱得龍媒。不知玉塞沙中路,苜蓿殘花幾處開。......(唐·張仲素·天馬辭)”這個紫色朦朧的世界,永遠氤氳著春天的氣息。千里草場、萬里漠風;殘陽如血,紅旗漫卷,映襯出苜蓿一種古典的悲壯,一種動魄的激蕩。
張騫出使西域,從西域帶回了苜蓿種子,于是邊塞草長馬肥,漢朝的鐵騎踏遍大漠,金戈指處,硝煙散盡,玉門關外終于鳴鏑無聲。開著紫花的苜蓿從戰(zhàn)馬的牧草,成了人類春天餐桌上一道美妙的野蔬。春日融融,田野中,山坡上,便會鋪滿了散發(fā)出清香一地綠油油的苜蓿草。南風一吹,便綻放了紫色的小花,蜂飛蝶舞,燦然一片。鮮吃鮮采,爆炒入盤,滿口香嫩。晾干過冬,用開水一泡,放上調料,又別是一番鮮美。
苜蓿,又名草頭、木粟、光風草。金花菜、母齊頭、南苜蓿等。是一種重要的飼料作物,主要用于養(yǎng)馬。漢唐時,為養(yǎng)馬苜蓿種植較為普遍,元時苜蓿被用于救荒,政府曾規(guī)定“各社布種苜蓿以防饑年”。據(jù)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苜蓿原出大宛,漢使張騫帶回國,然今處處田野有之?!彼抉R遷《史記、大宛列傳》說:“大宛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于是天下始種苜蓿?!敝皇菚x人葛洪的《西京雜記》的記錄卻有一種詩情畫意:“(漢)樂游苑多苜蓿,風在其間,常蕭蕭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名懷風,又名光風?!?br> 青青苜蓿,紫花淡淡,因其清雅秀麗便和愛情也攀起緣來。于是苜蓿也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幸運草。苜蓿一般只有三片小葉子,葉形象一顆愛心,葉心較深色的部分亦是心形。據(jù)說在十萬株苜蓿草中,可能會發(fā)現(xiàn)有四片葉的。因為機會概率只有十萬分之一,因此‘四葉草苜?!还J為幸運的象征。它的每片葉子都有著不同的意義,當中包含了真愛、健康、名譽和財富。倘若人生同時擁有這些東西,那就是幸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