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論走勢中樞維持與破壞分析思路以及纏論第三類買點的兩種模式
相信只要是訂閱用戶的都已經享有了“通達信手機版纏論中樞指標”,我們不妨就借用這套指標來解析一下當下的周線、日線以及60分鐘線的上證指數結構。
用通達信手機版纏論中樞指標看周線上證指數的話,你會發(fā)現上證指數本周是收出了一根比較長的上影線,結構上看上漲指數周線也是在跌破上方頂部走勢中樞區(qū)間后形成的向下筆,在它周線向下筆回落到前期下方的周線級別走勢中樞區(qū)間內獲得的支撐信號,當然這個信號還不是很穩(wěn)定,還有待進一步時間驗證。
用通達信手機版纏論中樞指標看上證指數日線的話,你會發(fā)現它日線上在破了頂部走勢中樞后一直是維持著一種強勢下跌筆和弱勢反彈筆的回落展現在我們面前;上證指數日線在回落的過程中也并沒有構筑日線筆的走勢中樞,而日線上是以筆的分型停頓展現在我們面前,這種分型停頓在日線上它沒有構筑成為日線走勢中樞,但是在日線的次級別上是可以確定中樞的,這也說明在今年的大盤回調過程中上證指數跌的是比較急的;在近幾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拉出了三天大陽線,從它目前的反彈形式來看,它反彈的速度還是過于急,所以后期有可能還會再次回落,這個風險還是要提防的,希望大家能認真對待一下。
當然如果要確定上證指數日線底部的話,那么至少要在上證指數日線底部構筑一個日線級別的走勢中樞,所以操作上應該是逢高減倉,其實這個我們用手機版通達信纏論中樞指標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的。
用手機版通達信纏論中樞指標看60分鐘上指數的話,你會發(fā)現上證指數60分鐘它是一種臺階式的下跌,只不過在近幾天是出現一個60分鐘一筆的強勢反彈,這筆60分鐘的反彈短期看還并未結束,但因為周五歐美股市暴跌,可能會使得大盤60分鐘這一筆上漲力度過早衰竭。就關注這筆反彈能不能拉回到60分鐘上方的走勢中樞區(qū)間從而卻進一步確定指數的60分鐘級別的底部,這樣的話也可以通過時間換空間的方式來扎實這個底部,從而讓日線級別去逐步確認底部。下面一起來欣賞今天文章標題對應的干貨。
2個同級別中樞的連接,用圖說明:
中樞的破壞,一定是次級別離開然后次級別回抽,回抽不能進入中樞內才可以認為中樞破壞,接下來的走勢就是要形成新的中樞或與原有中樞形成級別擴展2種走勢,今天主要分析次級別離開與次級別回抽的幾種方式,為了清晰說明,畫圖以說明:
這種劃分是用的同級別走勢來劃分的,這樣看起來直觀,當然也可以把a或b趨勢時找中樞來劃分,這樣來看有些累,也沒必要,當然也可以,這種
A產生b,再產生B的走勢恰好反映了走勢的生長,就像看一朵鮮花的盛開,好的走勢自然是花香撲鼻。
有關中樞分析的關鍵:
1、中樞有效定律:
中樞在沒有被第三類買賣點破壞之前一直有效;一旦被破壞掉,則立即放棄。
2、中樞分析方法:
任何時點切入行情,要最先關注和當前行情最近的未被破壞的中樞,利用中樞引力規(guī)則,使得一切操作有了判斷依據。
3、同級別無中樞的操作方法:
當最近一個中樞被破壞而新中樞未產生之前,以盤整背馳(即破壞中樞這一筆后隨后的一筆和之前同向一筆去比較)及近期重要高低點作為分析依據。
對比:哪一種操作更合理?
1、收益對比:中樞維持思路完勝;
收益不是多了一星半點,主要體現在6號點的賣出和9號低點的回補,這一點在同級別分解思路下做不到;
2、操作難易程度:同級別分解完勝;
同級別分解視角下是1買1賣,正收益;而中樞維持視角下是4買3賣,操作頻率要高很多。
下面一起來對纏論第三類買點的兩種模式做解讀,老哥我曾經推過一篇文章來詳細解讀了二買的幾種情況,很多人看了后希望老哥我再出一篇關于纏論第三類買點的幾種特殊模式,今天它來了;對于纏論第三類買點的模式,老哥我總結了兩種,希望這篇文章能對那些癡迷于做三買的朋友一些感悟。
第三類買點的定義
1、第三類買點定義:在離開第一個上漲中樞之后,第一次空頭反撲回調一筆,其低點不進中樞的ZG之內,此低點即為第三類買點。
此定義有兩點需要說明:一是第三類買點是在第一個上漲中樞之上形成的,若是第二個或第三個上漲中樞之上形成的類似的低點,不是第三類買點;二是第一次回調一筆的低點,若已經進了第一個上漲中樞的GG之下,卻不進中樞的ZG之下,仍屬于第三類買點。
上圖中,構成第三類買點的有哪些?
很顯然,第一個圖中是構成第三類買點,因為,它下面有一個下跌中樞。按中樞定義和下跌中樞畫法,下跌中樞是由下上下三筆構成的,顯然,它符合下跌中樞的定義,圓圈處低點回抽沒有進下跌中樞,它就是第三類買點。
不過,仍有一點需要給大家講明:雖然定義是按第一個上漲中樞來定義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尤其是一波較大級別的牛市行情中,或者是其本級別上漲幅較大,其次級別圖譜中,第二個或以上的出中樞一筆的回試,只要不進最近的那個中樞的ZG之內,仍可以當第三類買點操作的,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它的風險相對較大,但若明確了只是操作某級別的一個三買之后的上漲的一筆,這個風險就能夠被控制。
第2個圖中的第一筆回抽進了左側下跌中樞的區(qū)間之內,第二筆回抽沒進中樞,因為它不是定義中的第一次回抽,所以,它不是。不過,可以將第一次回抽時進了中樞中,當成是原中樞橫向的延伸,這時,它也有類三買的形態(tài),但沒有類三買定義,所以,也可以當三買操作?;蛘哌€可以這么看,雖然它只是簡單的一筆,由于回試了一次0軸,且占的空間也相當于一個中樞的位置,第一筆回試,可以當成中樞來看,那么,第二筆回試只要不與它的高點有重疊,就可以當成三買處理,但是,要清楚的知道,它不是嚴格定義中的第三類買點,只是可以操作。若按嚴格定義,其三買要先在其上形成一個上漲中樞,然后在上漲中樞之上才能形成三買。如下圖。
上圖中形成第二買點的一筆走勢,其后面的中樞是在其上形成的,但這一筆回試,已經使黃白線回試到了0軸附近,也相當于在此處構建了一個中樞,只是,我們要知道,這種2買是一種較強的走勢形態(tài),建議以定義操作為好。只是,我們心里要明白,這一筆,相當于一個中樞,因為它會擠占后面的上漲空間。
第3個圖顯然是第二個上漲中樞之后形成的,這種情況不構成第三類買點。第三類買點是在第一個上漲中樞之后形成的。圖(3)中的這種情況,其再度上漲一筆,往往是最后一筆上漲,因為它形成盤整背馳的概率非常高,其高點即開始下跌的概率是很大的。
第4個圖顯然是構成第三類買點的,只是這個三買之后走壞了,是三買之后的最弱的一種走法,后面會在講三買之后走勢的完全分類時講到這種情況 。{!-- PGC_COLUMN --}
由于第三類買點是在第一個上漲中樞之后形成的,在沒有形成第一個上漲中樞之前,前面的最后一個下跌中樞就是走勢的當下最近的一個中樞了,它依然對當下走勢起作用。因此,形成第三類買點就有兩種模式,模式一是在第2類買點附近形成第一個上漲中樞,然后出中樞一筆漲的較好,且回試一筆不進這個上漲中樞而形成的三買。這是一種最常見的形成第三類買點的方式,且占例較大,達八成以上。
模式二是沒有形成第一個上漲中樞,而是直接從第1類買點出現之后一筆強勁的上漲,突破左側最后一個下跌中樞的上軌ZG,且回試一筆不進此中樞ZG之下,形成第2、3類買點合并,顯然,這是一類較強的走勢,也是多形成V型反轉的快速上漲走勢。這是一種最快捷的三買模式,二、三買合并的,很少在此形成中樞的,一般都對應著一筆快速上漲,然后在其上才形成第一個上漲中樞,因此,是我們非常希望得到的一種三類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