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瑪麗一世 (英格蘭)[編輯]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瑪麗一世

畫家:安東尼·摩,畫于1554年
英格蘭及愛爾蘭女王
在位1553年7月19日 - 1558年11月17日
加冕1553年10月1日
前任簡·格雷或愛德華六世
王位共享者腓力二世
繼任伊麗莎白一世
西班牙王后
任期1556年1月16日 - 1558年11月17日

配偶腓力二世
皇室都鐸王朝
父親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
母親阿拉貢的凱瑟琳
出生1516年2月18日
格林威治
過世1558年11月17日 (42歲)
倫敦
安葬1558年12月14日
倫敦西敏寺
簽章

瑪麗一世Mary 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是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都鐸王朝第四位和倒數(shù)第二位君主(1553年7月6日-1558年11月17日,實際上任在7月19日)。她于其同父異母弟弟愛德華六世死后繼承英國君主寶座,再次于英格蘭復辟羅馬天主教(舊教),取代她父親亨利八世提倡的新教盎格魯派。過程中,她下令燒死約300名宗教異端人士。此舉動為她得來“血腥瑪麗”的綽號??墒?,瑪麗苦心經(jīng)營的羅馬天主教在她死后由伊麗莎白一世再次由新教所取代。

目錄

[隱藏] 
  • 1 童年與早期生活

    • 1.1 教育與訂婚

    • 1.2 亨利八世再婚

  • 2 登位女王

  • 3 統(tǒng)治時期

    • 3.1 婚姻

    • 3.2 國內(nèi)政治

    • 3.3 懷孕

    • 3.4 宗教

    • 3.5 宗教迫害

    • 3.6 對外政策

    • 3.7 商業(yè)貿(mào)易與收入

  • 4 死亡

  • 5 其他

  • 6 參考文獻

  • 7 外部鏈接

童年與早期生活[編輯]

瑪麗是亨利八世和第一任妻子凱瑟琳王后(阿拉貢的凱瑟琳)唯一幸存的孩子。在瑪麗出生以前,凱瑟琳王后曾多次流產(chǎn),一名女嬰早夭,三名男嬰夭折?,旣愂前⒗暤撵车夏隙篮涂ㄋ沟倮麃喌囊辽惱皇赖耐鈱O女。她在倫敦的格林威治出生,教父為約克總主教托馬斯·沃爾西樞機。童年時的瑪麗是一個體弱多病的孩子,患有眼疾,鼻竇有毛病,亦經(jīng)常為頭痛所苦。

教育與訂婚[編輯]

縱然健康不太理想,瑪麗仍然是一個早熟的小孩。她良好的教育大多歸功于凱瑟琳王后,她亦是瑪麗的第一位拉丁語老師。除此以外,瑪麗亦有學習希臘文、科學及音樂。1521年7月,當瑪麗還不過是5歲半時,已能在王宮的賓客前演奏古鍵琴,為父親贏盡面子,亦因而深受他的寵愛。她9歲的時候,父親亨利八世賜予她威爾士女親王的稱號。在英國歷史中,這一直是王儲的頭銜。盡管亨利十分疼愛瑪麗,他仍然因無男性后嗣而甚感失望。

早于瑪麗還小時,亨利八世已為她的婚事張羅。在她2歲的時候,她與法國王太子,即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兒子訂婚。但3年后,婚約宣告無效。1522年,她被安排與22歲的表哥,神圣羅馬帝國的查理五世締結婚約,唯數(shù)年后,查理五世與一位葡萄牙公主結婚,與瑪麗的婚事因而告吹。法國的弗朗索瓦一世亦曾被視為瑪麗的訂婚對象,因兩人的婚事會促使兩國結成友邦。后來簽訂的婚約亦保證瑪麗會嫁予弗朗索瓦一世或他的次子,奧爾良公爵亨利。但后來亨利八世的首席顧問沃爾西成功透過其他方法保存兩國的盟國關系,瑪麗的政治婚姻亦失去其目的。婚事再次告吹。

亨利八世再婚[編輯]

由于凱瑟琳王后并未為亨利誕下他渴求的王子,兩人的婚姻岌岌可危。亨利希望可結束這段婚姻,但得不到教宗克勉七世的同意。有人認為教宗的決定受凱瑟琳的外甥子,查理五世所左右。亨利堅稱凱瑟琳早于16歲時已與他的兄長亞瑟結婚,因而已經(jīng)不潔,但凱瑟琳與亞瑟是否有圓房一事備受爭議。1533年,亨利八世秘密跟女侍官安妮·博林結婚。坎特伯里大主教托馬斯·克蘭麥隨即宣布亨利與凱瑟琳的婚姻無效,和安妮的婚姻才是合法的。亨利八世因而與羅馬天主教教廷決裂,自任為英國國教會(或稱英國圣公會)首腦。因此,凱瑟琳被褫奪王后的位分,頭銜變成威爾士王妃(即作為亞瑟遺孀的頭銜),瑪麗亦因此被貶為私生女,而公主的身份則轉(zhuǎn)予她的同父異母妹妹,安妮的女兒,即之后的伊麗莎白一世。

瑪麗被逐出宮廷,被迫遣散她的仆人。1533年12月,她甚至被命令成為伊麗莎白的女侍官。這段時期,瑪麗的身體仍然抱恙。不過,瑪麗一直堅持自己公主的身份,亦因而招惹父親亨利和繼母安妮的惱怒。這亦可能是瑪麗一直不獲準探望生母以及出席其葬禮的原因。由于她一直受到父親和繼母安妮的冷酷對待,但她也一直沒有善待童年至少女時期的伊麗莎白,她更為安妮被處死一事幸災樂禍,并稱安妮為女巫。雖然安妮死去,但瑪麗和父親亨利的關系并沒有好轉(zhuǎn)。瑪麗嘗試透過承認父親英國國教會最高領袖的地位以取悅他。由于瑪麗否定羅馬天主教教廷,她亦間接承認凱瑟琳與亨利八世的婚姻的不合法性,以及她私生女的身份。

1536年,安妮·博林被處斬后,伊麗莎白亦失去公主的名銜以及王位的繼承權。安妮死后兩星期,亨利八世旋即再婚,對象是一名名為珍·西摩的女侍官。珍為亨利誕下王子愛德華,即后來的愛德華六世,但珍卻于產(chǎn)后不久死去。由于瑪麗答允當愛德華的教母,并出席及協(xié)助主持珍的喪禮,亨利便重新賜她仆人及居住于皇宮內(nèi)的權利作回報。

1543年,亨利八世與凱瑟琳·帕爾結婚,這是他第六位,亦是最后一位妻子。凱瑟琳成功修補王室成員間的關系。翌年,亨利透過第三次繼承法案,重新賦予瑪麗和伊麗莎白王位繼承權,緊隨愛德華王子之后。但兩人仍然是法律上的私生女。

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愛德華六世繼位。由于當時愛德華年紀尚幼,政權落在以新教徒為多的攝政議會中,這些新教徒嘗試使新教成為英格蘭的國教?,旣愂且幻\的天主教徒,直至查理五世應她所求出手協(xié)助以前,她要求在她的小教堂內(nèi)私下進行彌撒均不被允許。宗教的差異是瑪麗和愛德華之間的爭執(zhí)源頭?,旣惾鄽q時曾與愛德華及伊麗莎白出席聚會,被愛德華斥責她不尊重他的宗教法律?,旣惿罡惺苋瑁踔烈虼说魷I。

登位女王[編輯]

1553年7月6日,愛德華六世死于結核病,年僅15歲。愛德華并不希望王位落入瑪麗手中,深恐她將復辟天主教。因此他決定把瑪麗從王位繼承權的名單上剔除。但由于他不可能只奪去其中一位姊姊的繼承權,所以連信奉新教的伊麗莎白也一并失去王位的繼承權。值得注意的是,愛德華的這個舉動違反了1544年的第三次繼承法案。

愛德華六世和信奉新教的高層貴族也希望把王位傳給亨利八世的妹妹,法國瑪麗王后的新教徒外孫女簡·格雷女勛爵。她在同年7月10日繼位。然而,瑪麗受到更多人的擁護,一因她母親的悲慘命運,廣受同情成為助力。另一方面,簡·格雷的公公諾森伯蘭公爵和他的支持者則兵敗如山倒。簡·格雷被推翻,被稱為“九日女王”,瑪麗則成了新女王。簡·格雷和約翰·達德利則被囚于倫敦塔。達德利于不久后以高度叛國罪被處死。雖然瑪麗深知簡·格雷本無爭奪王位之心,但后因新教勢力蠢蠢欲動,企圖再次擁立她為女王而迫不得以把簡·格雷處決。

1553年10月1日,瑪麗正式加冕成為英格蘭的女王,瑪麗一世。

統(tǒng)治時期[編輯]

婚姻[編輯]

瑪麗加冕后已是37歲了,因此她希望盡快找到合適夫婿以生下儲君,以免王位落入其信奉新教的妹妹伊麗莎白手中。當時查理五世向她建議與他的獨生子腓力,即后來的腓力二世結婚。據(jù)說瑪麗在看到他的畫像后,便宣稱自己已愛上這位西班牙王子,并立即答應婚事。

1554年7月23日,兩人首次見面,兩天后便舉行婚禮。可是,腓力與瑪麗結婚純粹是基于政治利益考慮。再且,女王與西班牙人的婚姻并不受英國國民的普遍歡迎。即使是瑪麗的顧問亦勸喻她與英國人結婚,以免英格蘭將來失去政治及經(jīng)濟等方面的獨立性。

根據(jù)婚約內(nèi)容,腓力得到英格蘭國王的稱號,所有文件必須同時有腓力及瑪麗二人的簽名,國會亦只會同時聽命于兩人聯(lián)合的命令,甚至連貨幣上也同時雕有國王與女王的肖象。不過,婚約亦指明英國于西班牙有戰(zhàn)役時,沒有義務為其國王查理五世提供任何軍事援助。

為了使腓力的頭銜可與瑪麗看齊,查理五世把那不勒斯及耶路撒冷的王位贈予腓力?,旣愐蚨蔀槟遣焕账够屎蠹懊x上的耶路撒冷王后。1556年,查理五世退位,腓力繼位,瑪麗則順理成章成為西班牙王后。

國內(nèi)政治[編輯]

由于瑪麗一世堅持嫁予西班牙王子腓力二世,國內(nèi)新教徒借口再起暴動。簡·格雷的父親堅稱其女兒才是合法的英格蘭女王。而托馬斯·懷逸則以擁立伊麗莎白之名,率領軍隊從肯特郡一直到倫敦才被打敗。暴動被鎮(zhèn)壓后,簡·格雷的父親、丈夫及她本人均被控以高度叛國罪而處死。雖然伊麗莎白堅持自己沒有參與起義,但她仍然被監(jiān)禁于倫敦塔兩個月,隨后則被軟禁。

懷孕[編輯]

縱然瑪麗十分渴望誕下王儲,但在與腓力的婚姻中并無子嗣。在兩次的假懷孕后,腓力嘗試游說瑪麗釋放伊麗莎白,有說這是腓力恐防瑪麗會難產(chǎn)而死,因而先博取伊麗莎白的好感。但在令瑪麗感到羞恥的假懷孕后,腓力便留下憂傷的瑪麗,獨自前往法蘭德斯指揮與法國的戰(zhàn)事。

宗教[編輯]

作為女王,瑪麗對英國國教的問題十分緊張。她拒絕承認父親與羅馬教廷的分裂以及她弟弟愛德華六世所信奉的新教。她使英格蘭重新與梵蒂岡復合,并任命她從前的女教師的兒子及據(jù)聞為曾經(jīng)的追求者,列金諾·保爾樞機為坎特伯里大主教。而從前的大主教托馬斯·克蘭麥則被瑪麗下令處死。保爾成為瑪麗重要的顧問。

愛德華六世所立的宗教法亦被瑪麗廢除。她亦嘗試說服國會廢除亨利八世所立的新教法律。要取得英國國會成員的同意并不容易,而瑪麗亦作出了大大的讓步,亨利八世所沒收的隱修院土地不獲發(fā)還,這是因為新任的土地擁有者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宗教迫害[編輯]

為數(shù)不少的新教徒領袖被處決(特別是被燒死)。約有800個較富有的新教徒選擇流亡國外。被殺的包括約翰·羅杰斯(1555年2月4日)等人。宗教迫害持續(xù)了四年,死亡人數(shù)并不確實。約翰·霍斯在其《殉道者之書》中指出,有284人因信奉新教而被殺害。在薩塞克斯郡的路易斯,群眾透過營火紀念這些殉道者。倫敦斯特拉福的圣約翰教堂外,則設有紀念碑紀念在薩塞克斯郡被燒死的新教徒。除此之外,在東薩??ぜ拔魉_福郡亦有紀念于當?shù)赜龊Φ男陆掏降哪沟鼗蚣o念碑。

對外政策[編輯]

盡管亨利八世早已于1542年建立愛爾蘭王國,但歐洲天主教勢力一直不承認英格蘭對愛爾蘭的管治。不過,瑪麗一世于1555年取得教宗的認可,承認她和她的丈夫腓力均是愛爾蘭的君主。

腓力二世繼承西班牙王位后,于1557年三月至七月間到英國游說瑪麗在西班牙與法國的戰(zhàn)爭中(意大利戰(zhàn)爭)支持西班牙。丈夫的要求使瑪麗感到為難。若英國支持西班牙,必須向法國宣戰(zhàn):蘇格蘭與法國早為友好邦交,英格蘭的安全受威脅;英格蘭與法國的貿(mào)易停止,但當時英格蘭從愛德華六世時開始經(jīng)濟一向微弱。最后瑪麗仍然同意支持西班牙(其實這舉動破壞了婚約中的協(xié)定),令英格蘭的新教徒再次響起反西班牙的聲音。戰(zhàn)事中,英格蘭于1558年1月13日失去了其在歐洲大陸的唯一占領地,海港加來。雖然加來早已成為英格蘭的經(jīng)濟負擔,但失去這海港對英格蘭亦非毫不可惜?,旣惡髞硪酁榇硕瘒@。

商業(yè)貿(mào)易與收入[編輯]

英格蘭面對最大的問題是安特衛(wèi)普布料貿(mào)易的衰落。雖然瑪麗與腓力結了婚,但英格蘭沒有在西班牙與新大陸的高利潤貿(mào)易中賺到多少。西班牙很小心地保護著這宗貿(mào)易,不容別國插手,而瑪麗則因其西班牙王后身份,不能接受英格蘭商人走私。為了擴大英格蘭的貿(mào)易及挽救經(jīng)濟,瑪麗繼續(xù)依照諾森伯蘭公爵的建議,在歐洲各地尋覓新的營商港口。

死亡[編輯]

在其統(tǒng)治時期中,瑪麗先后兩次出現(xiàn)假性懷孕。有人懷疑假懷孕的成因是瑪麗想要誕下王儲的壓力??v使瑪麗已于其遺囑宣布腓力只能在王儲年幼時擔任攝政王,但終究她亦沒有誕下任何子女。1558年11月17日,瑪麗一世逝世,享年42歲。她的同父異母妹妹伊麗莎白繼位,即伊麗莎白一世。雖然她早已表明希望下葬于其母親凱瑟琳的墓旁,但于12月14日她被埋于西敏寺的一個墓內(nèi),伊麗莎白一世死后亦同葬于此墓。

瑪麗一世在位時,蘇格蘭女王也稱為瑪麗一世,但并非同一人。

其他[編輯]

  • 雞尾酒“血瑪麗”(由伏特加、番茄汁、檸檬片、芹菜根混合而制成,鮮紅的蕃茄汁看起來很像鮮血)名稱正是來源于瑪麗一世的綽號。

參考文獻[編輯]

  • Marie von Bunsen: Maria Tudor. Das Lebensschicksal einer englischen K?nigin (1516–1558). 柏林 1941年

  • Jane Dunn: Elizabeth and Mary. Cousins, Rivals, Queens. 倫敦 2003年, ISBN 0-00-257150-1

  • Raingard E?er: Die Tudors und die Stuarts (1485–1714). Kohlhammer, 斯圖加特 2004, ISBN 3-17-015488-5

  • David Michael Loades: Maria Tudor (1516–1558). England unter Maria der Katholischen. 慕尼黑1982, ISBN 3-7667-0638-1

  • Peter Marshall: Reformation England 1480–1642. 倫敦 2003年, ISBN 0-340-70623-6 (englisch)

  • H. F. M. Prescott: Maria Tudor, die Blutige. Kohlhammer, 斯圖加特1966年

  • Peter Wende (Hrsg.): Englische K?nige und K?niginnen. Von Heinrich VII. bis Elisabeth II.Beck, 慕尼黑1998年, ISBN 3-406-43391-X

外部鏈接[編輯]

維基語錄上的相關摘錄:Mary I of England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瑪麗一世 (英格蘭)
  • 英國王室官方網(wǎng)站

  • Maria Tudor Seite (English)

前任:
簡·格雷
英格蘭女王
愛爾蘭女王
自稱法國女王
1553年-1558年
繼任:
伊麗莎白一世
隱藏▲
英格蘭君主


韋塞克斯 · 丹麥王朝
(849 - 1066)
阿爾弗雷德大王 → 長者愛德華 → 光榮者艾塞斯坦 → 愛德蒙一世 → 愛德瑞德 → 愛德威(英語:Eadwig) → 和平者愛德加 → 殉教者愛德華 → 愛塞烈德二世 → 埃德蒙二世 → 卡紐特大王1→ 哈羅德一世1→ 哈德克努特1→ 懺悔者愛德華 → 哈羅德二世 → 愛德加二世


諾曼王朝
(1066 - 1154)
威廉一世 → 威廉二世 → 亨利一世 → 斯蒂芬 → 馬蒂爾達


金雀花王朝
(1154 - 1485)
亨利二世 → 亨利二世和幼王亨利→ 亨利二世 → 理查一世 → 約翰 → 亨利三世 → 愛德華一世 → 愛德華二世 → 愛德華三世 → 理查二世


蘭開斯特王朝
(1399 - 1471)
亨利四世 → 亨利五世 → 亨利六世


約克王朝
(1461 - 1485)
愛德華四世 → 愛德華五世 → 理查三世


都鐸王朝
(1485 - 1603)
亨利七世 → 亨利八世 → 愛德華六世 → 瑪麗一世菲利普→ 伊麗莎白一世


斯圖亞特王朝
(1603 - 1653)
詹姆斯一世 → 查理一世


英格蘭聯(lián)邦
(1653 - 1659)
奧利弗·克倫威爾 → 理查德·克倫威爾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53 - 1714)
查理二世 → 詹姆斯二世 → 瑪麗二世 → 威廉三世 → 安妮女王


漢諾威王朝
(1714 - 1901)
喬治一世 → 喬治二世 → 喬治三世 → 喬治四世 → 威廉四世 → 維多利亞女王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溫莎王朝
(1901 - 1917/實際上至今)
愛德華七世 → 喬治五世 → 愛德華八世(實際上) → 喬治六世(實際上) → 伊麗莎白二世(實際上)


注1: 丹麥入侵者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瑪麗一世_(英格蘭)&oldid=27824578”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英國王室的前塵往事之都鐸王朝:紅白玫瑰合一,締造黃金時代
【每天老照片】--4274-- 身邊不乏顯貴追求者,伊麗莎白一世為何成為了“童貞”女王?
【英國王朝志】都鐸王朝(八):瑪麗一世
血腥瑪麗’ 英國首位執(zhí)政女王:在權力與親情徘徊
九日女王 簡·格雷
【十大女王¹】血腥瑪麗:天主教在英格蘭的復興之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