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酸痛
1。這是典型的頸肩?。☆i椎又痛又困,頭暈惡心,肩膀酸痛!我也是這樣的!我才20出頭,由于在電腦前每天工作大約10個小時,所以就得了這個病。肩膀的痛和頸椎是離不開的,其實是由于頸椎經(jīng)常保持一個姿勢,韌帶老化和纖維化造成的,腦部供血不足就會引起頭暈,肩膀痛!我中醫(yī)西醫(yī)都看過,其實最有效的,就是通過自己平時的生活習慣來調節(jié)!
首先就是要注意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每隔一小時就站起來走一走,轉動脖子和身體!還要注意的是,您這個年紀,千萬不要向后猛的仰脖子和轉脖子,對您是有一定危險的,向前面轉一轉就可以!
然后就是經(jīng)常把胳膊吊起來,鍛煉鍛煉,很有效,起初有點痛,慢慢就覺得肩膀輕松多了,很舒服!
再者就是睡覺的枕頭不能太高,做個小枕頭,只墊到脖子的空隙處就行。
如果現(xiàn)在的癥狀比較嚴重的話,可以到好一點的中醫(yī)醫(yī)院去針灸幾次,很有效,脖子肩膀和腦袋都會感覺輕多了!
2。肩周炎俗稱“漏肩風”,因五十歲前后多發(fā),人又稱“五十肩”。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礙為主要癥狀,是一種肩關節(jié)囊與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的慢性退行性病變。發(fā)病人群主要在40歲以上,尤其是50~60歲老人更為多見,且女性多于男性。
一部分肩周炎患者可不治而愈,極少人僅遺留輕度功能障礙。大部分患者須經(jīng)有效的治療才能痊愈。就肩周炎的治療康復問題,北京按摩醫(yī)院的韓麗娟、張領娣兩位醫(yī)生介紹說,使用傳統(tǒng)針灸、按摩、中藥熏蒸綜合療法對于肩周炎患者最為有效。對初期患者可采用較輕柔的手法進行局部按摩,以舒筋活血,通絡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滲出物的吸收,促進病變肌腱及韌帶的修復。對較重的患者則可采用針灸、拔罐及中藥熏蒸法治療。
兩位醫(yī)生提醒肩周炎患者:針灸和中藥薰蒸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為宜。不過在家中可自行選擇肩貞穴、肩井穴及肩部壓痛點處每天拔罐一次。兩位醫(yī)生強調道:患有肩周炎后,肩臂活動困難,動則疼痛加重。但平時還是要多活動肩部,如甩手、聳肩、摸高等,可減輕疼痛,有助于肩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進行上述鍛煉時原則上要求患者持之以恒,順序漸進,因人而異,具體可采用如下方法:
1.彎腰晃肩法:彎腰伸臂,做肩關節(jié)環(huán)轉運動,動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
2.爬墻摸高:面對墻壁,用雙手或單手沿墻壁做緩慢向上“爬動”狀,使上肢盡量高舉,然后再緩緩向下回到原處,反復數(shù)次。
3.雙手頸后部交叉,肩關節(jié)盡量內收及外展,反復數(shù)次。
4.外旋鍛煉:背靠墻而立,雙手握拳屈肘,兩臂外旋,盡量使拳背碰到墻壁,反復數(shù)次。
5.甩手鍛煉:患者站立位,做肩關節(jié)前屈、后伸及內收、外展運動,動作幅度由小到大,反復進行。
自創(chuàng)運動治療五十肩
肩周炎是一種肩周圍關節(jié)軟組織的慢性退行性病變,又稱五十肩。多見于50歲左右的人,發(fā)病原因是人到中年后,腎氣不足,氣血漸虧,加之早期勞累,肩部露外受涼,寒凝筋骨,機體新陳代謝功能減弱,各種組織出現(xiàn)退化性變化,肩關節(jié)功能活動減弱等。
醫(yī)生介紹說,肩周炎病起緩慢,患者常感肩部酸痛,不能持重物,初發(fā)1~2周后,疼痛漸增,肩關節(jié)外展、外旋功能開始受限。重癥者肩臂肌肉萎縮,疼痛較重,手不能舉臂梳頭、穿衣和背手搽背,夜間尤甚。
我去年5月發(fā)現(xiàn)自己有肩周炎,穿衣和背手都比較困難,舉手疼痛、難受。我到處求醫(yī)問藥、打針、抓藥。雖吃了不少藥,打了不少針,但收效甚微,為此心急如焚,度日如年。
后經(jīng)多方請教曾患此病的人,我探索出一套運動療法,并堅持鍛煉一個月后效果顯著,兩個月后可以打背,半年后肩周炎痊愈了,至今沒有復發(fā)過。現(xiàn)向有同樣病狀的患者朋友介紹這套運動療法,以供大家參考:
一、雙手運動:
1、用雙手由上而下抓空,力量由輕到重,適度為宜,各30下,早晚各一次;
2、用左手拍打右肩,右手拍打左肩各30下,早晚各一次;
3、左右手劃圈,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各30下,早晚各一次;
4、左手舉起往后夠肩背,右手舉起往后夠肩背各30下,早晚各一次。
二、頭部運動:由左至右輕旋轉30次,由右向左輕旋轉30次,點頭式運動30次;
三、腰部運動:由左至右旋轉30次,再由右至左旋轉30次。
我每天堅持做這套運動,效果不錯。它的關鍵就在于堅持。只有每天早晚都堅持運動,才能取得明顯效果。
希望我的這點體會對有同樣病癥的朋友能有所啟發(fā),希望大家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以上病例及治療方法只是個人體驗,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