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遺產(chǎn),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保護自然遺產(chǎn)而設(shè)立的,我大中國共評上14項。
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保護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杰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而設(shè)立的,中國共有38項。
如果一處景觀兼具自然遺產(chǎn)和文化遺產(chǎn),則可評選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用腳去想也知道,評選這個的難度可就大多了!
雙重遺產(chǎn)(World Heritage - Mixed Property),又叫復(fù)合遺產(chǎn)或混合遺產(chǎn),目前,全球總共有39項復(fù)合遺產(chǎn);至于我國,則只有4個。
評選這個有什么好處呢?我還專門了解了一下,最大的好處就是提升知名度。聯(lián)合國給打廣告,能沒知名度嗎?當然,能評上雙重遺產(chǎn)的地方,必然也是值得人們游覽的景點。
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我國的4個復(fù)合遺產(chǎn)吧,看看你都去過幾個?
泰山
它是中國第一個獲評的雙重遺產(chǎn),于1987年12月12日入選。
泰山,又名岱山,為五岳之首,位于山東省中部。
泰山東西長200千米,南米寬約50千米,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雖然絕對高度并不驚人,但在齊魯大地上,泰山之高大擁有壓倒性的優(yōu)勢。山東的第二高山——沂蒙山,主峰海拔則只有1156米。
泰山雄偉厚重,既肅穆又奇秀,景色宜人?!疤┥饺粘觥薄ⅰ霸坪S癖P”、“晚霞夕照”、“黃河金帶”自古就被文人墨客所推崇。
在文化方面,泰山被古人認是可以和天帝交流的地方,形成了廣泛的泰山信仰,泰山廟遍布全國。史書記載顯示,秦朝到清朝,共有13位帝王親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有24位帝王派欽差前往祭祀72次。山上遺留了20多處古建筑群,以及2200多處碑碣、石刻。
黃山
它于1990年入選雙重遺產(chǎn),是中國的第二個雙重遺產(chǎn)。
黃山古稱黟山,于唐代改名黃山(楊貴妃的后老伴下令改的),寓“黃帝之山”之意。
黃山位于安徽黃山市境內(nèi),南北長約40千米,東西寬約30千米,總占地面積約1200平方千米(其中黃山風景區(qū)160平方千米)。
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并稱五絕,聞名于世,秀美奇絕的風光讓人留連忘返。因此黃山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稱號,甚至傳下一句名言“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在文化意義上,傳說黃山是黃帝采藥煉丹、進而得道成仙的地方,景區(qū)內(nèi)的多處景觀都與此有關(guān)。
風光如畫的黃山吸引了佛、道兩家爭相建設(shè)寺廟,也時常有文人雅士來此隱居。與黃山有關(guān)的詩詞、文章、繪畫也多如牛毛。
峨眉山-樂山大佛
1996年入選雙重遺產(chǎn)。
峨眉山有四座山峰,主峰高3000余米,雄險奇秀,自古就是風景名勝地。
峨眉山又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據(jù)說漢代已有佛寺。有確切證據(jù)的最早佛寺,是魏晉年間所建的黑水寺。晉朝時,慧持和尚來此建立普賢寺,以供奉普賢菩薩,從此峨眉山成為普賢菩薩的道場。歷史上,峨眉山曾有大小寺院百余處。
峨眉山附近的樂山大佛,開鑿于唐開元年間,歷90年方才完成。樂山大佛依山而鑿,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說法。
武夷山
1999年入選雙重遺產(chǎn)。
武夷山為山脈名稱,但一般所說的武夷山指福建與江西交界處的小武夷山。
其主峰海拔2157.8米,為大陸東南的第一高峰,號稱“華東屋脊”。這里山勢奇險,生物資源豐富,又常有云海奇觀。
秀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了許多文人雅士 、文臣武將來山中游歷或隱居,從而留下大量文化遺存。同時,它也包含了古閩越、道教、儒家、客家等文化要素。
以上就是我國獲評的四個雙重遺產(chǎn)。除了這四個,你覺得我國還有哪些地方,有機會入選雙重遺產(chǎn)呢?歡迎發(fā)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