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要邁入新的一年,臘八節(jié)拉開新年的篇章。提起臘八,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喝臘八粥。其實臘八作為傳統(tǒng)的民間節(jié)日,這天的講究非常多,不僅要祭祀祖先,還要為來年的豐收祈福。

不同的地區(qū)習俗不同,老輩人講究臘八這天“吃3物,忌2味,做1 事”,寓意來年家人安康,事事順意。無論多忙,老傳統(tǒng)別丟,一起來看看吧!
【吃3物】
1、山楂丸
農歷的臘月初八,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同時也是“冬補”的契機。家里準備年貨,少不大魚大肉,稍不留神就容易積食。所以很多地方有臘八前后吃山楂的習俗,消食解膩的同時還能解饞。

山楂的酸度對牙齒是極大的挑戰(zhàn),不妨給家人分享七度方山楂丸。雖然是山楂制品,但它在里面混合紅棗和蜂蜜等甜味食材,讓山楂丸的口感酸中帶甜,牙齒不好的老人和孩子也能安心吃。

七度方山楂丸采用錫紙獨立包裝,鎖水性更好。剝開錫紙山楂天然的香味讓人直流口水,入口綿軟濕潤,沙沙的顆粒感嚼勁十足。臘八開始家里就少不它,緩解油膩又能促消化,“冬補”期間敞開吃。
2、臘八粥
臘八粥是臘八這天的“主角”,它傳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但是你真的會煮臘八粥嗎?很多人會將它和八寶粥混淆。其實臘八粥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七寶五味粥”,各地風俗不同放的食材也不一樣,但遠超過八種。

臘八粥的食材基本包含這5大類,谷類(大米、糯米等)、豆類(紅豆、黃豆等)、堅果類(核桃、杏仁等)、藥膳類(芡實、枸杞等)、果蔬類(桂圓、紅棗等)。我們常說“五行俱全”,粥里放入這5類食材一起熬煮,除營養(yǎng)全面,也寓意五谷豐登,闔家歡樂。
3、五黑糕
既然是傳統(tǒng)節(jié)日,自然少不傳統(tǒng)糕點的搭配。年關將近天氣嚴寒,沒有太多可以吃的美食,五黑糕就成大人孩子都喜歡的“零嘴兒”。黑芝麻做的糕點味道香濃,家人圍坐在一起互相分享,嘴巴甜心里也甜。

七度方五黑糕是以粗糧為主制作的糕點,除含有大量的黑芝麻,還包含黑米和黑豆。額外加入桑葚果和黑枸杞輔助調味,不僅保證糕點的營養(yǎng)均衡,在寒冬還能為大家提供更多熱量,抵御寒氣。

七度方五黑糕營養(yǎng)全面,但熱量并不高,選用天然食材的組合,加上少量麥芽糖的調味。其中沒有白砂糖和油脂的添加,怕胖又饞甜食的朋友吃起來也沒有負擔。過節(jié),大家一起“甜起來”吧!
【忌2味】
1、忌辛辣
臘八這天的飲食以甜味為主,辛辣的食物盡量少吃。此時正處于“冬燥”的關鍵期,溫度低燥氣重,人們本身就比平時更易上火。若再遇辛辣食物的刺激,就像“火上澆油”,損傷身體。臨近新年,那么多好吃的美食等著大家,一定要養(yǎng)好身體,安心過年。

2、忌寒涼
忌口寒涼的食物也和此時的氣候有關,冬天氣溫低寒氣重,萬物都處于收斂的階段。寒涼的食物進入身體,首先需要消耗能量把它暖熱,其次寒氣容易留存在體內,不利于身體的養(yǎng)護,冬天飲食還是要以溫補為主。

【做1事】
1、留剩粥
每年喝臘八粥時家里的老人總會讓孩子們在碗里剩一點,平時節(jié)儉的長輩怎么此時如此“浪費”?其實臘八留剩粥也是傳統(tǒng)習俗,老話說“窮日過臘八,喝粥要剩下”。臘八留點剩粥,寓意來年告別貧窮,年年有余。

小貼士:作為禮儀之邦,每個節(jié)日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這些習俗正是祖輩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和飲食智慧,正因為有這些,才有“年味兒”。過臘八就是年,希望大家牢記傳統(tǒng),平平安安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