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生活打卡季#
歲月匆匆,不知不覺就又站在了辭舊迎新的門檻上,這個時節(jié),心中會生出許多感慨。或許懷舊,或許祝福,或許期盼,或許悵然……
隨著年齡的增長,感覺年味越發(fā)淡了,不止我如此,身邊很多人都是這種感覺。不再有兒時對新衣服,新鞋子的期盼,也不再有可以吃到花生、瓜子、糖果的那份欣喜。煙花也禁了,更讓年味淡了許多。
在我國古代,春節(jié)是熱鬧的,是詩意的,是充滿希冀的。今天讀書,我主要讀與春節(jié)有關(guān)的古詩詞,一來感受詩詞的美,二來是感受一下詩詞中的年味,給自己心靈一點慰藉。

一位叫做清代的黃景仁的詩人在除夕之夜的詩作“年年此夕費呻吟,兒女燈前竊笑頻。汝輩何知吾自侮,枉拋心力作詩人?!?/h1>
寫小兒女在燈前的歡笑,寫自己的生活感受,“汝輩何知吾自侮,枉拋心力作詩人?!笔亲约涸娮鳌笆芯湃丝鞍籽郏贌o一用是書生?!钡母锌?。他的另一首詩《癸巳除夕偶成》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除夕之夜, 凝望星空,在家家團聚、笑語聲聲的時刻悄立市橋上。是一年的經(jīng)歷的感慨,還是對未來的憧憬呢。
唐代的孟浩然的詩作“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nóng)。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xì)夂颍舱f此年豐。”是以閑適恬靜坦然的心情,祈禱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外,期盼日子安穩(wěn)。
除夕最熱鬧的詩作應(yīng)該是宋代大詩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h1>
人們在爆竹聲中,送走了舊歲迎來了新的一年,在和煦的春風(fēng)里,喝著新釀的白酒,沐浴在新年的陽光下,門楣頂上用桃木板寫成祈福新年的桃符。那份過年的喜慶祥和一直溫暖著世人。

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守歲》記載了除夕夜守歲的習(xí)俗?!皟和瘡姴凰?,相守夜歡嘩。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h1>
在蘇軾的筆下,孩子們在年夜歡呼雀躍的嬉鬧玩耍,看著他們歡笑的模樣內(nèi)心應(yīng)該有一種久違的歡喜,期盼晨雞勿唱,更鼓不鳴,讓這夜更長一點,那是對其樂融融的除夕之夜格外珍惜。
明朝詩人文徽明在《拜年》中寫道:“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已隨人投數(shù)紙,世情嫌簡不嫌虛?!?/h1>
記載了新年投送拜年帖的習(xí)俗。不用見面,把拜帖投送到長輩或好友的屋子里表達(dá)自己的初心與敬意,讀著看著,收到拜年帖的長者師友內(nèi)心也會心生暖意。
唐代詩人高適《除夜作》“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是客居異地面對旅館寒燈除夜所寫的作品,是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是團聚的期盼,是事業(yè)未竟年紀(jì)徒長的惋惜。

清代葉燮的《迎春》“律轉(zhuǎn)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h1>
春節(jié)時,春天的氣息,蕩漾在城鄉(xiāng)巷陌,蕩漾在人們心頭。屋內(nèi)戶外一片熱鬧盛況,人們內(nèi)心的都充滿無限春意,年節(jié)一派新春氣象在一首詩中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春天到來心情是歡悅的,新年氣氛是喜慶的?!按涸谇чT萬戶中”這句詩告訴我們什么是春天。
宋·葉颙《已酉新正》“天地風(fēng)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tài)多。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h1>
在詩人筆下,新春佳節(jié),是風(fēng)霜盡去,是春意盎然。是新春代替了舊氣象。是梅花、柳樹展現(xiàn)了新姿,是新年因為高興飲了太多的屠蘇酒的高興與歡笑。
毛滂的《元日·玉樓春》“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沉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tài)苗條先到柳。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xiāng)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h1>
蓮花滴水送走了舊的一年。深井懸凍酒,曉寒侵人之時,柳枝的苗條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氣息。佳人歌女勸酒佐興,酒香盈袖。酒桌上推杯換盞,飲至深醉,但誰才是相知?唯有春天才是老朋友。毛滂的元日應(yīng)該是熱鬧過后的內(nèi)心孤獨。

唐代的詩人白居易基本是除夜即寫詩 記錄生活種種,有的感傷,有的思念。最為喜悅的是這首《除日答夢得同發(fā)楚州》“共作千里伴,俱為一郡回。歲陰中路盡,鄉(xiāng)思先春來。山雪晚猶在,淮冰晴欲開。歸歟吟可作,休戀主人杯?!?/h1>
55歲時白居易因病從蘇州刺史任上離任,而此時劉禹錫也卸任和州刺史,兩人于江南相會,結(jié)伴北還。途經(jīng)淮安恰逢除夕之夜,白居易寫下了這首和詩。與摯友相伴,千里歸鄉(xiāng)是不勝欣喜的;天氣放晴,河水解凍正好行船,是喜悅的;家鄉(xiāng)漸近,歸心似箭,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比春光還要急促,近鄉(xiāng)情濃,亦是欣喜的。因為值得高興的事太多,所以白居易在結(jié)尾以幽默的口吻勸慰朋友,回鄉(xiāng)之后一定詩情噴涌,但是要珍重身體,不要貪戀美酒。 這首除夜詩,寫得興奮而恬淡,真誠而豁達(dá),讀來令人動容。
宋代詞人楊無咎《雙雁兒·除夕》“窮陰急景暗推遷。減綠鬢,損朱顏。利名牽役幾時閑。又還驚,一歲圓。勸君今夕不須眠。且滿滿,泛觥船。大家沈醉對芳筵。愿新年,勝舊年?!?/h1>
這是楊無咎在除夕夜寫的一首詞,表達(dá)了對新一年的美好愿望和歡度除夕時的心情。詞人說,這一年過得忙忙碌碌,這一年容顏又老,這一年為名利奔波都沒怎么好好休息。到了除夕這天才忽然發(fā)現(xiàn),一年就這么過去了。但既然是除夕,大家都不醉不歸,索性就不睡覺了,開開心心聚一下多好啊。這首詞寫了詩人除夕這一天的狀態(tài),也寫出了世人除夕的狀態(tài),點出了除夕的本質(zhì):舊歲至此夕而除,新年至此夕而至。他的“新年勝舊年”祝愿,寫給自己,也給親朋,寫給世人,也寫給我們,愿都能收獲屬于自己的快樂和幸福。
《丁卯元日》錢謙益“一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奉母猶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夢維魚。釣簾欲迎新巢燕 ,滌硯還疏舊著書。旋了比鄰雞黍局 ,并無塵事到吾廬。
錢謙益的新年是愜意的。用一杯新年的酒在庭院拜禮,有幼小的兒子牽著衣角安慰著我的隱居生活。侍奉母親,還可以欣慰的是有肉為餐;占卜年景更歡喜的是夢里見魚。釣起門簾將要迎來筑巢的新燕,洗滌硯池放在一邊,懶得寫書立說。閑來和鄰居在一起玩一玩,并沒有什么煩人瑣事來到我的家里。

宋代的趙長卿有一曲《探春令》笙歌間錯華筵啟。喜新春新歲。菜傳纖手青絲細(xì)。和氣入、東風(fēng)里。幡兒勝兒都姑媂。戴得更忔戲。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除夕,詞人有感于一家人和和氣氣地團坐著吃春酒、慶新年而揮筆寫就此詞。笙歌,華誕,新衣,一團和氣。一句“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便道出了普通百姓心中最溫暖的心愿和祝福,時至今日,也是一首極好的新年祝詞。
宋代文天祥《除夜》“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fēng)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懼忘。無復(fù)屠蘇夢,挑燈夜未央?!?/h1>
這是在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除夕,文天祥被關(guān)在燕京(今北京)牢獄里寫的詩。這是他在人世間過的最后一個除夕。身陷牢獄,面對死亡。在這理當(dāng)家家團聚的除夕,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思想在故國的山河大地上遨游 ,回想的是“驚風(fēng)雨”、緊張激烈的戰(zhàn)斗生活,是對南宋故土的深深思念。這除夕之夜,詩人預(yù)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將隨著一年之終而結(jié)束。他早已下定以死成仁、以死明志的決心因此面對死亡,他是那樣坦然,那樣平靜。身陷牢獄,仍心系天下安危的寬廣胸懷和面對死亡無所畏懼,既慷慨而又從容的精神狀態(tài),永遠(yuǎn)鼓舞著后人。這該是一個多么悲壯的除夕呀。
除夕,詩人們喝屠蘇酒、換桃符、看花市、守歲,涵蓋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無論生活怎樣,無論是否團聚,他們把日子過得恬靜,把春節(jié)過成了詩意,日子里始終充滿溫馨浪漫的情懷。要過年了,讓我們品讀這些經(jīng)典詩詞、用他們溫潤自己的心靈、用心擁抱詩的盛宴,守住內(nèi)心的溫暖,守住這祥和的春節(ji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