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橫空出世天柱山
安徽天柱山風景區(qū) 2019-12-09 17:08:47

千里來尋天柱山

我最早知道天柱山,是在40多年前,1969年的冬天。那時我作為濟南軍區(qū)裝甲兵工作隊的一個18歲的小隊員,在山東水泥廠執(zhí)行任務。在廠圖書館里,我從一本山東籍老詩人嚴陣的詩集中,讀到了他寫天柱山的一首詩。詩中的天柱山,能稱得上擎天一柱的山,該是多么的立地頂天,多么的雄偉壯觀。我這人是特別喜歡去游名山大川大江大河的,況且我的名字里就有一個“峻”字,還用過筆名“峻嶺”。我一直想去看看天柱山,卻一直未能如愿。

打上個月,我想去看看天柱山了。于是從地圖上查,找到了天柱山在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的版圖上。又從網上搜,知道了天柱山是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國家地質公園,與黃山、九華山并稱為“安徽三大名山”。還知道了古代道家尊天柱山為第14洞天57福地。山下還座落著佛教禪宗祖庭三祖禪寺。又從網上看到了那聳立于繚繞的白云白霧之中的天柱峰,不覺有些心馳神往。天柱山,果真如此地雄奇險峻嗎?它的峰頂,能不能上去呢?

4月上旬,到揚州瘦西湖參加了一個頒獎會,本擬歸來的途中拐個彎去看看天柱山的,卻因臨時有急事只在合肥停了一個多小時,見了安徽的一位文友,就急匆匆打道回濟南府了。

5月13日,終于成行。

上午9時30分,從濟南坐k491次到天柱山,車不太快,咣咣當當,走了10個半小時,抵達天柱山站已是夜色沉沉的22時30分。下了車,打的去當地朋友給安排好的小喬別院。我問中年的哥師傅,打表嗎?師傅一臉憨厚,說打表。我們這兒是旅游區(qū),上邊有規(guī)定,出租車必須打表,不能亂收費。這首先給了我一個挺好的印象。

到達小喬別院,才7塊錢。

進了“別院”登記時,我見墻上掛了一幅挺大的草書書法,字寫的龍飛鳳舞,是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書法左側還有倜儻瀟灑的蘇東坡老先生的畫像。喔,這小喬別院的店名,大概就是來自“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了?杜牧在《赤壁》一詩中也寫道:“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蔽覇栙e館老板,小喬是潛山人嗎?老板說,是。喲喲,沒想到潛山還是出絕代佳人小喬的地方,那大喬肯定也是潛山人了?嗨,這不是廢話嗎?又想,如今的潛山,美女一定很多吧?

走過奇特飛來峰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后,我到外邊去活動,在一個叫皖韻會所門口的石臺上壓腿,還注意過往的行人,看當地的美女多是不多。

早飯后,當地的一位年輕朋友陪我去天柱山。車子從一座嵌有“古南岳天柱山”六個大字的高大石牌坊下駛過。我問,南岳不是衡山嗎?怎么是天柱山呢?朋友說,春秋時期,這里是皖國的封地。因皖伯大夫施仁政,深受百姓擁戴,則稱山為皖山,水為皖水,城為皖城。安徽的簡稱皖即來源于此。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封天柱山為南岳。到了隋朝,因國家疆域向南方擴大,而五岳都在江北,就把江南的衡山封為南岳。但后人仍尊稱天柱山為古南岳。我問,這個皖字是什么意思呢?朋友說,現今解釋為光明美好的意思。我想,將“皖”字拆開是“白”和“完”,“白”可喻為陽光、白玉、圣潔,“完”則可解釋為完美無瑕了。

車子穿山繞嶺,向前疾駛。出城只四五公里,就見前邊出現了一大片綠樹覆蓋起伏連綿的大山。我問,這就是天柱山嗎?朋友說是。我又問,咱們這是向北走吧?朋友也說是。我不禁有些坦然。沒有調向,這太好了。不像2008年去甘肅的天水和敦煌,老覺得火車一個勁兒地向東開,而太陽卻從西邊出來了,真是氣人。

山路兩側,景致異常好看。山上全是翠竹綠樹,樹以高大挺拔的杉樹居多,也有松樹和許多叫不上的名字來的樹。山坡上還有一層層青青的茶園。

山崖上,開著一簇簇潔白的山花。朋友說,天柱山地區(qū)是南方與北方的交匯區(qū)域,樹木是四季常青的。你如果上個月來,正是滿山杜鵑花盛開時,這山簡直就是花的海洋。啊,有點兒遺憾。

車子開到大龍窩索道,從這兒乘索道上山。我本有點兒恐高的,但坐上了索道并沒怎么心驚膽戰(zhàn)。索道不太高,最高處也就百十米;也不太長,只有500多米。下了索道,沿石階路朝山上走去。

山中異常幽靜,空氣中有樹木和花草淡淡的香氣。林中不時傳來聲聲好聽的鳥鳴,還有山鴿子咕咕咕咕地求偶叫聲,也不知鳥在何處。石橋下,清澈的泉水在嘩嘩流淌。我忍不住說,真是個好地方??!

朋友說,天柱山的確是個養(yǎng)生的好去處。幾年前,有一對俄羅斯夫婦來到此山,本來他們多年未能生育孩子,但住了一段時間后,妻子居然懷孕了,之后接連生了兩個孩子。再之后,這對俄羅斯夫婦在天柱山下投資修建養(yǎng)生會所呢。

我說,那太好了。希望生兒育女的夫婦,都可以上天柱山來住上一段時間。生的男孩像大山一樣健壯,生的女兒像杜鵑花一樣美麗。

路的北側,有一座奇峰傲然屹立,峰頂上還有一塊扁平的石頭,這真是奇了。那塊石頭,看上去不太大,估計也得有幾十噸吧?不知是哪位天兵天將從昆侖山上搬來放上去的。我問,這就是天柱山的最高峰天柱峰嗎?朋友說不是,這峰叫飛來峰。

朋友又說,相傳遙遠的古代,天柱山四周是一片茫茫無際的西海,海中有許多蛇鱉興妖作怪,擾的民不聊生。后太上老君路見不平,運用法力從東海龍王那里借來一塊鎮(zhèn)妖石壓在飛來峰頂上,西海才平靜了下來。

朋友又說,相傳清朝乾坤皇帝來到天柱山,不相信飛來峰上的石頭是天外飛來的。信口念道:“飛來未必是飛來,定是世人胡亂猜。既然飛來又飛去,何必當初又飛來?!痹捯粑绰?,頓時電閃雷鳴,飛來峰上烏云滾滾,飛來石隆隆作響,似要飛起。嚇得乾隆皇帝忙改口道:“飛來一定是飛來,不是詩人胡亂猜。既然飛來又飛去,何必現在要飛走。”剛住口,天空頓時轉晴,陽光普照,飛來石又穩(wěn)穩(wěn)當當地蓋在了飛來峰頂上。

高隱亭下說二喬

再往前走,緊挨著飛來峰的是一組相依相偎的群峰。朋友說,這叫龍吟虎嘯崖。仔細看去,確實像一群龍和虎聚在一起,或引頸長吟,或昂首吼叫。再仔細看,群峰中間有一道長長的如天梯的石臺階,還有石塊砌成的城堡,隱隱約約還有一團團發(fā)紅的東西,大約是一片盛開的山花。朋友說,這座山寨上,曾駐扎過一位宋末元初的農民抗元將領劉源和他的部下。他的部隊在最強盛的時期曾達十萬之眾。原在山下抗擊元軍,而且屢屢重創(chuàng)敵軍。之后,因元軍過于強大,被迫退入山中,以此地為大本營據守,堅持18年之久。許多后人對此疑惑不解,這山上無水無糧,農民軍何以能堅持這么長的歲月?傳說這山寨下邊有一條暗道,可以直通天柱山腳下,糧草兵器皆從暗道運送上來。劉源堅守到18年上,因官兵收賣了他手下的一名戰(zhàn)將,劉軍才被攻破。但后人尋那暗道,尋了多年,一直沒有找到。

我問,劉源的部隊叫什么名字?比如黃巾軍、黑旗軍?朋友說,沒有名字。

前邊是高隱亭。朋友說,過去此地住著山民何氏三高,后來何氏把此處讓給了三祖寺的僧人。僧人為何氏三高的高風亮節(jié)所感動,將此地起名叫高隱亭。站在觀景臺上,朋友指著半山腰一個如意狀的湖對我說,這湖叫煉丹湖。傳說湖邊的一個山洞為東漢末年著名方士左慈的煉丹處。這湖位于海拔1100多米的山上,水溫較低,水中有天柱山的三寶之一娃娃魚。天柱山的另外二寶是天女花和魚鱗木,魚鱗木也叫珍珠黃楊。我看那湖水湛藍湛藍的,就像鑲嵌在墨綠的群山之中的一塊巨大的藍寶石。

朋友指著遠處一條彎彎曲曲的河道說,那是潛河,它繞著天柱山轉了一個大彎,最后流入長江。

我問,長江離這里有多遠?朋友說,最近處60多公里。

我們在亭下歇息,品嘗著天柱山茶和炒瓜蔞籽。這茶是綠茶,香氣淡淡的,很是可口。瓜蔞籽也很香,很好吃。朋友說,天柱山一帶生產瓜蔞,皮、瓢、籽均可入藥,給農民帶來不小的收益。

朋友說,潛山不只是大喬、小喬的故鄉(xiāng),還是《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焦仲卿的故鄉(xiāng),還是雜技皇后夏菊花、著名黃梅戲演員韓再芬的故鄉(xiāng)。這五位女子,并稱為天柱山的“五朵金花”。

是嗎,這讓我很是驚訝。

朋友又說,京劇的鼻祖,也就是帶領徽班進京的程長庚,還有言情小說大家張恨水,也是我們潛山人呢。

哇哇!這更讓人驚訝。

品著茶,我這個愛尋根問底的人又問,大小喬的故鄉(xiāng)真在潛山嗎?朋友說,真在。前些年,有五省七地爭大小喬的故里。但后據考證,大小喬的舊居就在潛山縣城的東南郊。如今舊居內還有一口古井胭脂井,傳說為當年大小喬對井水梳妝,天長日久,臉上胭脂落入井中,將井水染紅,并有了胭脂香,故名胭脂井。東漢建安四年,即公元199年,小霸王孫策從袁紹處借得三千兵馬,回江東恢復祖業(yè),在好友周瑜的扶持下,攻占了皖城,即潛山。他得知城東喬公有二女國色天香,聰慧過人,就上門求親。孫策娶了20歲的大喬,周瑜娶了18歲的小喬。

我說,《三國演義》中,數百個人物,男男女女都有名字,唯獨大小喬姐妹這一對絕代佳人沒有名字。朋友說,有,大喬叫喬貞,小喬叫喬婉。我說這是老百姓給她們起的名字吧?朋友說可能是。又說,大喬嫁給孫策只兩年多,孫策就因中了吳郡太守許貢家客的毒箭英年早逝,年僅26歲。小喬與周瑜恩愛相處12年。210年12月,周瑜在準備攻取益州時病死在巴丘(今湖南岳陽),年僅36歲。此時小喬也不過 30 歲左右。二喬年紀輕輕守寡,也挺凄慘的。

大喬小喬到底有多美?

《三國志》中沒寫,杜牧沒寫,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也沒寫。古人描寫女子之美,愛用閉月羞花,沉魚落雁。那時候沒留下照片,也沒有錄像,只能在腦海中想象她們的美麗了。

朋友說,前邊是神秘谷。

橫空出世天柱峰

神秘谷中,一個迷宮連著一個迷宮。石階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明忽暗,忽寬忽窄。狹窄處只能容一個人通過。如果是個胖子,則要側身縮肚才能過去。有的巨大的石頭懸在上邊,看上去搖搖欲墜,令人擔心,卻是掉不下來的。朋友說,當年農民軍劉源的部隊就在這谷中宿營。這些石洞迷宮中,就存放著他們的刀槍和糧食,而入谷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敵兵來攻山,只滾木擂石就把他們砸個人仰馬翻。即使敵兵進了谷中,也會被躲在洞中石縫里的農民軍用竹矛、弓箭奪去了性命。

我們在兩個迷宮相連處,一塊較平坦的石臺上小憩,抬頭見對面一塊巨大的暗黑色石頭上刻有:“天柱一峰擎明月,洞門千仞鎖云雷?!眳s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詩句。這詩寫的真有氣勢。

朋友看看前邊,說天柱峰快到了。

沿著一條拐來拐去有點兒黑暗的石階路走上去,石階路上邊是一片如井口一樣發(fā)亮的天空。

當我從那“井口”鉆出來,剛邁上天池峰,還沒直起腰,朋友一指前方:那就是天柱峰!

呵,我不禁大大地吃驚了。在千尺懸崖下邊,在湛藍湛藍的蒼穹下,在一大片墨綠與翠綠交匯的松林竹林之中,屹立著一座淺灰色的山峰。這山峰就像大海之中的蓬萊仙山一般。它不像泰山從山下一步一步一尺一尺越走越高,最后可以走到絕頂上去。天柱峰的四周并不連接山嶺,而是獨自從峽谷中鉆出來的。我立刻想到了一個名詞:竹筍。天柱峰就像一棵巨大的竹筍,矗立在那里。峰頂上的石壁、石柱、松樹,就像筍尖上的葉片兒。想在多少萬年以前,當地殼發(fā)生變動時,很早很早就埋藏在地球深處而又憋足了勁兒的一棵巨大的石筍,抖擻精神,吱吱咯咯,轟地一聲拱開了堅硬的地殼,然后迎著春風春雨,轟轟隆隆,一直把威武挺拔的身子全顯露了出來。漢武帝封它為鎮(zhèn)守南國的南岳,真是當之無愧。

從天池峰到前邊去看天柱峰,要過一座用兩條窄窄的石板搭成的“天橋”,“天橋”下邊也是懸崖深谷。盡管有安全網,但我壯起膽子,試了一下,還是不敢過。朋友伸出一只有力的手,牽我過了石橋,來到石欄桿旁。欄桿下是更深的千尺懸崖。立在欄桿旁,還是弓著腿,不敢站起來。于是先蹲下去,沖著天柱峰拍照。

天柱峰是天柱山的最高鋒,海拔1489.8米。據史書記載,從峰下到峰頂相對高度為90丈,那就是270米了。峰的坡度,得有七八十度,有的坡則是直上直下,接近90度。石坡上,可見雨水常年沖刷形成的暗黑色痕跡。峰下有茂密的松林環(huán)繞,石壁上則生長著一些樹干不高但卻粗壯、枝葉旺盛的松樹。就是峰頂上也有幾株松樹。這松叫黃山松。向陽的枝條伸展開去,似一條條手臂迎接遠方的客人,更多的功能是承接陽光和雨露。這些峰頂上崖壁上的松樹,得有幾百年上千年甚至幾千年的歲數了吧?沒有人去栽種它們,它們的種子是風送上去的,或是山鴿子、松鼠和猴子帶上去的吧?在這烈日曝曬、冰封寒凍,缺少泥土又缺少水份的石縫中,它們就這么頑強茁壯地生長起來了,而且長得枝如鐵、桿如銅,真如京劇《沙家浜》第五場《堅持》中新四軍指導員郭建光帶領傷病員們唱的“挺然屹立傲蒼穹。八千里風暴吹不倒,九千個雷霆也難轟。烈日噴焰曬不死,嚴寒冰雪郁郁蔥蔥?!边@郭建光的扮演者,叫譚元壽。他是程長庚的弟子譚鑫培的曾孫。譚家被稱為老生譚派。

我問朋友,這峰頂有人上去嗎?

朋友說,有。從古至今,當地的藥農多次上去過。這石縫中,產一種很珍貴的石耳。藥農爬崖有他們的辦法,利用粗壯的竹竿,一段段接力,往上攀登。

朋友指著峰頂上的一塊石壁說,您看見了嗎?那上邊有刻上去的字。我仔細看看,隱約可見石壁上有幾個紅字,但看不清筆劃。

朋友說,清咸豐年間有一位駐守此地的清軍都統李云麟,在藥農的幫助下,把繩索捆在身上,靠竹竿爬上了峰頂。李云麟大為自豪,下來后寫了“孤立擎霄”四個大字,讓藥農賀良謀、賀良佐爬上峰頂,刻在了石壁上。之后,他還寫了一篇千字文《天柱山刊崖記》,記述這次爬山與刻字的經歷。大概也是想千古留名吧。

那石壁上還有“中天一柱”四個大字。是大概1944年,駐守此地的原桂系將領、國民黨第五戰(zhàn)區(qū)副司令張濟公(張淦),在看了天柱峰后大為驚奇,但他沒敢爬上頂峰,而是寫了字,讓藥農賀良謀的曾孫賀來朝、賀來賓去給刻在了峰頂的石壁上。而且是刻在了“孤立擎霄”的上邊。張濟公也是想“青石(史)”留名吧?

由此,我想起了四個字“膽大包天”。當地的藥農、石匠、還有那位清代的都統李云麟,可都是膽大包天了。

朋友問我,您敢上去嗎?

我連連搖頭:不敢!老兔子是兔子膽!

朋友和旁邊的游客都笑了。

我想起了一個“情況”。今天我們來看天柱峰,陽光明媚,藍天湛晴的一絲兒云也沒有。如果大霧彌漫,祥云繚繞,天柱峰是一種什么景致呢?如果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天柱峰是一種什么景致呢?如果大雪飄飄,銀裝素裹,天柱峰是一種什么景致呢?還有,如果晚上宿營在天池峰上,看皎皎月下的天柱峰,又是怎樣的一種景致呢?以往有沒有人描寫過夜色下的月色下的天柱峰呢?

沿石階路轉到天柱峰的東側,這里有一座漢武帝劉徹的拜岳臺,臺面上有陰陽八卦。從這里,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天柱峰的東面。

當年,漢武帝是稱天柱山為萬歲山的。在中國,被稱為萬歲山的大概也只有天柱山了。我這人這么多年去過許多山,看過許多山峰,但像天柱峰這樣奇特的山峰還是第一次見到。

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有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痹谔熘?,山也挺高,仙也大名。水也挺深且挺長,龍也挺靈。當地還有三句話,安慶有一座山叫天柱山,有一方水叫張恨水,有一朵花叫夏菊花。正是這靈山秀水,才養(yǎng)育了大喬小喬這一對杜鵑花般的絕代佳人,才讓程長庚、韓在芬擁有了一鳴驚人天籟般的金嗓子,才使張恨水的才思如山泉般噴涌,才使夏菊花擁有了那柔若無骨“雙層雙飛燕”震驚世界的好身手。

橫空出世的天柱山,好一塊風水寶地?。ㄓ辛罹?/p>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巍巍天柱山
天柱絕頂探秘
天柱一峰擎日月
這個春天在潛山等你!
安徽境內的天柱山為何也稱南岳
三國二喬:天柱山下姊妹花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