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橋上侗鄉(xiāng)景,百家宴中三江味
廣西三江縣因境內(nèi)的三條大江,即榕江、潯江、苗江而得名“三江”,是廣西唯一的侗族縣,侗寨就在這蜿蜒起伏,松竹疊翠的山水之中……
風雨橋由木料和石基建成,集橋、廊、亭三者于一身,亭廊相連,襯著程陽的青山秀水,十分入眼。
原來那些好看的紅傘下面是敬迎客酒的侗家人,不喝酒不讓進寨哦。不過只一小口就可以,侗家酒是不會讓你醉倒的。
程陽風雨橋也叫永濟橋、盤龍橋,它不僅是過河通道,也是侗家人的商區(qū)和休閑所在,更是寨子的最佳觀景臺。侗家人認為,每一個生命都是從風雨橋走到人間的,它能給人帶來福音,帶來希望,所以他們會把風雨橋修得富麗堂皇,以吸引更多的生命來到自己的寨子,人丁興旺,福澤綿長。
橋的兩邊就是一幅幅田園畫卷,茶園,田地,吊腳樓,河邊緩緩轉(zhuǎn)動的水車,遠處山坡的一派蒼翠……
很久很久以前,程陽本是荒蕪之地,直至一位北來的“程”姓男子和一位南來的“陽”姓男子,各攜家眷至此,架屋定居,開荒種田,這片地方才有了人煙;再后來,楊、吳、陳、李、石等姓氏人家又先后遷至此處,與程、陽兩姓共同建設(shè)這片古老的家園,人們便一代一代在這里生息繁衍。大伙兒都公認程、陽二氏是這塊土地的祖先,于是稱之為“程陽”。清朝以來,程陽逐漸形成馬安、巖寨、平寨、大寨、董寨、吉昌、平坦、平甫八個自然村落,俗稱“程陽八寨”。
遠處田間那一溜花傘下是對歌的侗家男女,形成了侗寨的一道風景線。
侗家青年對歌場景
悄悄告訴你一個秘密,這寨里的男人大半都出去打工了,寨里的主力全是婦女,那些對歌的“男人”全是女子扮的,這里的女子可不止是半邊天哦。
寨子里的女人們真是太能干了,歡迎游客的儀仗隊是她們,種田采茶的是她們,唱歌跳舞的是她們,做飯待客的還是她們……
雖然有八寨,但是匆匆行走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有什么寨界一類的東西,能記住的就是風雨橋在大寨,吃百家宴的地兒是平寨。八寨中有一個是苗寨,其它都是侗寨。因為正是旅游旺季,一小段商區(qū)卻很是熱鬧!
抽旱煙的侗家大爺也成了寨中一景
賣酒的店鋪很有裝飾性,成了大家排隊照相的背景
挑擔而來的侗家女與侗家小樓的背景組成了一幅畫,好美
穿過一條小巷子就是鼓樓廣場了
幾乎所有寨中女子都穿著侗族特有的盛裝:藍衣服、銀項圈和一腦袋花色絨球的頭飾
鼓樓到了,這只是平寨鼓樓,還不是侗鄉(xiāng)最大的鼓樓。很遺憾廣場周圍蓋了幾個方頭方腦的現(xiàn)代建筑,怎么也躲不開,不明白為什么不把新建筑也蓋成侗家風格的
鼓樓是寨子里最高的建筑物,是寨子的主要活動場所,村民們議事、典禮、迎賓、歌舞娛樂都在這里進行。這座平寨獨柱鼓樓雖冠以獨柱之名,但里面的結(jié)構(gòu)相當復雜,只是以一根獨柱作主干來支撐整個鼓樓的框架而已
看到這鼓樓的結(jié)構(gòu),相信侗族木匠的數(shù)學一定不錯。不止鼓樓,就是風雨橋、吊腳樓,侗族的工匠們都可以不用鐵釘,全用榫卯連接來建造,這個民族的聰明才智真是不可小覷。
看,廚娘們開始出場送餐了。
傳說中的百家宴開始布宴。這是一個既有民族風情又相當聰明的做法,由寨子里挑選出來的精明主婦為客人做好侗家飯,分別擺放在各自的責任餐桌上。
各家飯菜不一樣,客人們不但可以坐在自己的餐桌上用餐,還可以去任何一個餐桌上去品嘗別家的菜肴,這種吃法,我還是頭回體驗,真的很好玩,太好玩了。
廚娘們開始敬酒
吃了一圈,還是我們這桌的飯菜最好吃,廚娘也最好看,哈哈,廚娘聽到表揚也樂得合不攏嘴。比起我去過的一些所謂的民俗村,這里的民風還是挺純樸的,每個待客村民只是認真盡自己職守,并且樂在其中,我由衷地希望她們一直這樣,永遠都保持這種純凈的笑容。
酒足飯飽,廚娘們拉起客人的手開始跳舞,雖然就是踩著點繞場轉(zhuǎn)圈,但此時酒酣情至,大半客人都興致勃勃地加入了進來。
在侗寨的節(jié)目已到尾聲,是不是還很有些意猶未盡啊!
必看的景觀還有一個就是位于三江縣城的世界最大鼓樓。也許因為這個之最,三江鼓樓成為一個售票才能進入的商業(yè)場所,如此它只能成為一個商業(yè)標簽,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和活力,孤寂冷清的矗立在那里,比較之下我還是更喜歡平寨的那個熱鬧的鼓樓。
返程時觀賞了堪稱世界第一風雨橋的三江風雨橋。這是一座新橋,建在三江縣城,由著名侗族木匠師傅、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侗族木構(gòu)建筑營造技藝傳承人楊似玉及7個木構(gòu)建筑工程隊共150多人承建。2009年年9月至2010年12月建成。
橋建在潯江河上,新的工藝與侗族特色木構(gòu)建筑技藝精華結(jié)合而成,自然建得相當?shù)母叽笊狭?。全橋長368米,寬16米,最高處為18米,有7個橋亭,其長度和規(guī)模均為世界之最。這座橋一建成,就自然而然的成了當?shù)刈钪牡貥肆恕?/p>
侗鄉(xiāng)游畢,再見美麗的三江,謝謝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