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凡在經期前或在行經期間發(fā)生腹痛,痛引腰骶,甚至昏厥或其他不適,以至于影響生活和工作,通稱為痛經。原發(fā)性痛經指生殖器官無明顯器質性病變,常發(fā)生在月經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多見于未婚未孕婦女,往往經生育后自自行緩解或消失;繼發(fā)性痛經指生殖器官有器質性病變,在此主要針對原發(fā)性痛經。
選穴取穴
痛經選任脈的氣海、關元、中極穴,可通調氣血;足少陰腎經的氣穴,可溫腎壯陽;足太陰脾經的血海、三陰交穴,可行氣活血;足太陽膀胱經的腎俞、次髎、胞肓、膀胱俞、三焦俞穴,可固本培元。
刮痧方法 腰骶部 沿脊柱,自上而下由三焦俞穴刮拭至次髎穴,重點加強三焦俞、腎俞、次髎穴。用刮痧板的圓角分別點按胞肓、膀胱俞穴。
下腹部 沿腹部正中線,自上而下由肚臍刮拭至恥骨上緣,重點加強氣海、關元、氣穴、中極穴的刮拭。
下肢內側 用刮痧板的圓角分別點按或刮拭血海、三陰交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