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媽媽送來的,小女孩5歲,送來的時候鼻子和右臉都被鋸開了?!?/span>
近日,陜西漢中西鄉(xiāng)縣人民醫(yī)院接診了一個被電鋸鋸傷的小女孩,萬萬沒想到,弄傷這位小女孩的竟是大她5歲的姐姐……
據(jù)了解,當時女孩的媽媽在屋里做飯,小女孩和10歲的姐姐在院子里玩耍,不知怎么的,姐姐就翻出了一把電鋸,學著動畫片《熊出沒》中的光頭強在妹妹臉上鋸了過去……
醫(yī)生鄭魯玉說,小女孩的鼻翼和右臉都有很深的傷口,而且由于是電鋸鋸傷,傷口不僅不整齊,還有缺損,他們經(jīng)過清創(chuàng)縫合,但傷口仍坑坑洼洼的,“將來愈合了也會留下很深的傷疤?!?/span>
如果按照美國的分級制度
《熊出沒》不適合14歲以下兒童觀看
如果按照美國對電視節(jié)目的分級制,《熊出沒》因為存在如炸彈、電鋸、打斗等內(nèi)容,應該被設置為TV-14級,即不適合14歲以下兒童觀看。
早在2014年,中國科學院腦科學博士陸宇斐推出了首個民間兒童影視劇分級制度。根據(jù)該分級標準,9部熱播的兒童影視劇的級別如下:
1、《喜羊羊與灰太狼》——適合7歲及以上兒童
2、《熊出沒》—— 適合10歲以上兒童
3、《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適合任意年齡段
4、《洛克王國》—— 適合10歲以上兒童
5、《賽爾號》—— 適合10歲以上兒童
6、《摩爾莊園》—— 適合7歲以上兒童
7、《麥兜響當當》—— 適合任意年齡段
8、《百變豬豬俠》—— 適合7歲及以上兒童
9、《巴啦啦小魔仙》—— 適合10 歲及以上兒童
現(xiàn)在的動畫片無時無處不在,想讓孩子們完全不看那是不可能的。既然不能避免,那就因勢利導,正確引導孩子看動畫片吧。
1.選擇人物造型可愛、充滿童趣的動畫片
動畫人物千姿百態(tài),但是無論美丑,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可愛、有趣,讓人忍不住產(chǎn)生喜愛之情。
2.選擇畫面穩(wěn)定清晰、色彩鮮艷
畫面穩(wěn)定很重要,有些動畫片為了達到某種“藝術效果”故意抖動畫面;有些則是粗制濫造,使得畫面效果比較差,這樣的片子對寶寶的視力有弊無利。有些動畫片具有很強的藝術性,例如在國際上得獎的一些動畫短片,但是它們的色彩往往偏灰偏暗,明暗對比不鮮明。這樣的動畫片,即使您愛看,相信您家的孩子也是不太會感興趣的。
3.遠離暴力、低俗
大多數(shù)歐美的動畫影視公司對自己出產(chǎn)的動畫片都有明確的受眾年齡定位,若是專門針對寶寶的動畫片,會有嚴格的規(guī)定確保在鏡頭中沒有與暴力相關的道具、動作和畫面,在國內(nèi)目前還沒有這么詳細的規(guī)定,這就要靠爸爸媽媽的“火眼金睛”來加以鑒定了。
如果想讓孩子合理對待動畫片,家長就要以身作則,平時適當接觸手機和電腦。而且也要限定孩子看動畫片的時間,形成習慣。
盡量不讓孩子單獨看動畫片,而應該和孩子一起看動畫片,跟孩子討論動畫片的情節(jié)人物,幫助孩子識別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