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覽程陽風雨橋后回到三江縣城,用過中餐后,我們便參觀這次游程的最后一個景點----三江鼓樓。鼓樓是侗族村寨的標志和靈魂。它屬木質結構,以榫穿合,整座建筑不用一枚鐵釘,有四面、六面或八面等形狀,形似寶塔,巍峨壯觀,飛閣重檐,結構嚴謹,做工精巧,裝飾細致,色彩樸質。鼓樓幾層至幾十層不等,一般高10多米,最高者達幾十米。
三江鼓樓被譽為“世界第一鼓樓”, 于2002年11月建成,是三江侗族自治縣成立50周年的縣慶項目,由當?shù)刂亩弊迕耖g工匠楊似玉為首的民間樓橋師傅隊伍攜手建造而成,是集文化、觀賞、旅游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侗鄉(xiāng)建筑。三江鼓樓以占地面積最大、高度最高、樓層最多和主柱最大創(chuàng)下“四個”世界之最:
1.占地面積最大。鼓樓共有60根柱頭著地,占地面積600平方米,連同裝飾一新的鼓樓廣場,總面積超過4000平方米,為三江各族群眾社交、集會、節(jié)日慶典提供了寬敞的活動場所。
2.高度最高,為42.6米。
3.樓層最多。樓面呈金字塔形,端莊平穩(wěn),共有27層瓦檐,每層檐角輕盈起翹,以精巧雕飾和鮮艷的檐板彩繪,與龐大、粗獷的樓身形成鮮明對比詩人賞心悅目。
4.主柱最大。4根支撐鼓樓的杉木主柱直徑均在70厘米以上。第一主柱樹齡208年,胸徑85厘米,長27米,第二主柱樹齡 206年,第三、第四主柱樹齡也在百年以上,這在鼓樓建筑史上是絕無僅有。三江鼓樓在設計上取眾鼓樓之長,獨具特色,為增強旅游觀賞功能,共設計有4層觀禮臺,這次我們有7位同事(包括我在內),沿著細小陡峭的樓梯登上最高一層觀禮臺(第25層),最高一層觀禮臺,每次僅限10人攀登,在這里眺望,整個三江縣城盡收眼底,難怪鼓樓門上的寫著“仰觀閃閃星辰近,俯看粼粼潯江低”。
在鼓樓的基座石上,雕刻有反映侗族日常生活場景的浮雕,有搶花炮、踩歌堂、打油茶、斗雞斗鳥、養(yǎng)蠶織布等,畫面栩栩如生,鄉(xiāng)土氣息濃郁,展現(xiàn)出侗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侗族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藝,令人嘆為觀止。
三江鼓樓對面有一佛教寺廟--福祿寺,群山簇擁、綠樹環(huán)抱,清幽雅靜,佛教設施一應俱全,大雄寶殿莊嚴雄偉,信男善女絡繹不絕,但由于時間關系我們沒有游覽這一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