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病初愈的人必定是氣虛的。如果不及時調理,病恢復的慢,氣虛下去,只會加重病情。
還有一種氣虛體質的人,雖然沒有得病,但一定是病的最初的源頭所在。
我們這里說的氣虛,包括肺氣虛;脾氣虛;腎氣虛和心氣虛。
氣和血是生命的組成部門,是重要的兩元素,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血的流動一定要通過氣來幫它推,身體的大部分的問題最初都是由于氣虛引起的。氣虛的人身體比較虛弱,肺氣是比較虛的,肺虛的人比較容易感冒、哮喘,動不動就出虛汗。氣虛會導致吃下去的食物沒有氣來消化它,氣虛的人比較膽小,心血容易不足,心臟不好,容易怕冷,怕吹空調吹風。氣虛會導致脾、腎、心的問題。氣虛會導致五臟六腑功能的下降。
舌苔:
▲氣虛體質的舌象之一
整個舌苔布滿舌體:正常是中間一層薄薄白白的,因為沒有辦法氣化身體的濕氣,所以整個舌苔會布滿水汽和舌苔,并且有齒痕。氣虛導致濕氣重,脾氣虛。
中間有裂紋:典型的胃氣很虛,無法生發(fā)舌苔,中間的溝無法補上去。
舌苔特別厚:無法氣化消化食物,導致舌苔特別厚;
光苔:沒有舌苔,胃氣不足,有的人因為大病過后,脾胃完全受損而導致的,有的人是飲食,如喝酒傷胃導致的;
調理方案:
艾灸法:這里重點艾灸6大穴位,補氣效果好:太淵穴(肺氣);中脘穴(肺氣);足三里(胃氣);腎俞穴(腎氣);命門穴(腎氣);關元穴(元氣);太白穴(治本)。先刮膀胱經(jīng)去濕。
食療的中藥方推薦:四君子湯加黃芪熬水喝。補氣最好的本草是黃芪,如果濕氣不重就搭配紅棗,如果濕氣重就搭配四君子湯(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四味基本中草藥為主的古方劑,主治脾胃氣虛,益氣健脾,燥濕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