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圖片大全之--大田基黃
別名 星宿菜、赤腳草、紅根草、紅根子、紅腳菜、紅梗草、黃腳雞、黃鱔草、矮桃草、散血草
來源 為報春花科排草屬植物紅根排草Lysimachia fortunei Maxim.,以全草入藥。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狀莖細(xì)長,棕紅色,有匍匐枝。莖直立,柔弱長分枝,淡褐色,基部帶紅色,有黑色小點。葉互生,具短柄,葉長橢圓狀披針形或闊披針形,長4-9厘米,寬1-2厘米,兩端漸尖,全緣,上面綠色,有黑色腺狀斑點,下面淡綠色,中脈稍突出。5-7月開花,總狀花序頂生,細(xì)長柔弱,長達(dá)10厘米,稍有腺毛,花梗長1-3毫米,苞片三角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萼片長為花冠之半,鈍頭,邊緣有緣毛,膜質(zhì),中部有黑色點,花冠深5裂,白色,裂片卵形,雄蕊5,短于花冠,花柱稍短于雄蕊。蒴果小球形,果梗長于蒴果。
同屬植物珍珠菜,外形極相似。高50-100厘米,葉長6-14厘米,寬2-5厘米,春季開花,花密集,常偏于一方,蒴果卵狀球形,頂端有棒狀宿存花柱。功效相同。
生境與分布 野生于山坡、溪邊、低草叢潮濕處。分布于華東、中南等地。
采集季節(jié) 夏、秋采收。
性味功能 微苦、澀、平。清熱利濕,活血調(diào)經(jīng)。
主治用法 感冒,咳嗽咯血,腸炎,痢疾,肝炎,疳積,瘧疾,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痛經(jīng),閉經(jīng),白帶,乳腺炎,結(jié)膜炎,蛇咬傷,跌打損傷。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搗爛外敷。孕婦忌服。
參考配方 1.細(xì)菌性痢疾:大田基黃30克,魚腥草、鳳尾草各20克,水煎服,每日兩劑。
2.跌打損傷疼痛:①大田基黃鮮全草90-150克,搗爛外敷傷處。②大田基黃根30克,水酒各半煎服,另用大田基黃、蔥白、酒糟各適量,搗爛,炒熱,敷患處。
3.月經(jīng)不調(diào):大田基黃根、益母草各10克,月月紅、馬鞭草各6克,水煎服。
4.月經(jīng)不調(diào)、小便不利:大田基黃根30克,水煎,對甜酒服。
5.閉經(jīng):珍珠草鮮根30克,茜草15克,水煎,沖黃酒、紅糖服。
6.腰部扭傷疼痛:珍珠菜鮮根30克,雞蛋2個,將根切碎,加入雞蛋煮熟,加鹽少許,連藥渣食之。
7.瘧疾:大田基黃90克,水煎,頭煎于瘧發(fā)前2小時服下,第二次煎水當(dāng)茶飲。
8.乳癰:大田基黃30克,白酒15毫升,炒至酒干,再加水煎服。藥渣搗爛,趁熱外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