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芋
別名 痕芋頭、狼毒、野芋頭、山芋頭、大蟲芋、天芋、天蒙
來源 為天南星科海芋屬植物海芋Alocasia odora (Roxb.) K. Koch.,以根狀莖入藥。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肉質大草本,高可達5米。根狀莖肉質粗壯,圓柱形,長可達30厘米,粗可達10厘米,外皮茶褐色。葉極大,近革質,葉柄粗壯,長60-90厘米,下部擴大而抱莖,葉片箭狀寬卵形,長30-90厘米,寬20-60厘米,先端短尖或鈍,基部心狀箭形,葉緣淺波狀,側脈9-12對,上面亮綠色。春末夏初由一葉腋內長出1-2個肉穗花序,外圍粉綠色呈舟狀的佛焰苞所包圍,花單性,雌雄同株,無花被,常有臭氣。漿果朱紅色至紫紅色,近球形,密排于肉穗花序上。
生境與分布 生于山谷疏林下的陰濕處、水溝邊或村莊附近肥沃地上。分布于福建、臺灣、廣西、廣東及江西、湖南、貴州、云南的南部。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剝去外層粗皮。本品有毒,須用大米炒至焦黃,久煎(2小時以上)去毒,方能內服。否則引起舌腫麻木,甚至有中樞神經中毒癥狀,輕者可用米醋或生姜解毒。
性味功能 微辛、澀、寒,有毒。清熱解毒,消腫。
主治用法 感冒,肺結核,腸傷寒,蛇蟲咬傷,瘡瘍腫毒。用量10-15克,鮮品30-60克。久煎后方能內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但不能敷正常皮膚。不能與密陀僧同用。
參考配方 1.流行性感冒:鮮海芋根狀莖10斤,去皮洗凈,切成薄片,用大米120克,食鹽15克,混合入鍋,急火炒至大米成棕黑色,加水20斤,煮沸2小時,過濾。預防:每日1次,每次150毫升,連服3天。治療:每日2次,每次150毫升。
2.肺結核:海芋根狀莖干片1斤,加水10斤,久煎至3斤時過濾,再濃縮至1斤,加入適量的糖。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3次,小兒酌減,15-30天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