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不好,就只能進行口才訓練了,口才訓練要求的是技巧與耐心的結合,如果你有耐心,進行訓練是有用的!下面是口才訓練的技巧
1、知識來自于積累
許多人以為,口才是口上之才 ,他們以為口才好的人,只是因為他們的口很會說話,而自己的口,卻是不會說話的。他們看見許多口才好的人,什么都會說,談什么都很動聽,只是因為他們的口齒伶俐,這種看法是表面的、片面的、膚淺的。我們應該清楚的了解到,一個理想的能言善辯者,除了基本的口才訓練外還要注意思考和觀察。固然,口才的能力是有賴于相當?shù)挠柧?,但口才的實際基礎是建立在他們善于思考、善于觀察、興趣廣泛、常識豐富以及擁有強烈的同情心和責任心的基礎上。沒有上述這些基礎,光是口齒伶俐,也不能成為一個口才好的人。
追本窮源,一個口才好的人,必須經常思考和觀察上面下功夫。他們不斷的擴充他們的興趣,積累他們的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同情心和責任心。他們談話的題材源泉,是非常充實的,你呢?是不是每天看報紙呢?你看報紙的時候,是不是指看看副刊上的小說消遣而已?是不是同時也很注意重要的國際及本地的新聞呢?是不是很留心的去選擇節(jié)目,是不是隨便聽聽就算了呢?你是不是選擇有意義的精彩的電影和戲???是不是看戲時,集中精神地去欣賞他們,而不是坐在戲院里打瞌睡?
說話,是我說完了你說,你說完了我說。很多人在說話的時候是這樣想的,我說完了就玩了;我說的一切就是結論,而且是絕對正確的結論,在沒有什么別的了。別人聽了有什么感想呢?別人認為他說的對不對呢?究竟明不明白他的意思呢?別人有什么看法呢?這一切問題,他都沒有想到,他也沒打算知道知道這些,他沒有預先估計一下你怎么聽,沒有預備聽你說話,不知道這些話跟他有什么關系。有許多人聽別人講話的時,也只是單純地在聽。聽了,同意于不同意、
明白、不明白都只放在心里,并不提出這個問題的看法或有什么不同的意見。如果不同意呢?就在心里說:這只是豈有此理,胡說八道;如果不明白呢?就在心里說,他到底說了什么呢?真是莫奇妙。至于應該怎樣提出看法呢?應該怎樣問個明白呢?應該怎樣交換意見,以求達到一致的或是接近的看法呢?連想也沒有想到。心中根本就沒有準備,你說完了我說,這樣說的人說完了就算了,聽的人也就聽玩了就栓了。說者自說,聽者自聽,各走各路,話是說不起來的。好像說,只是宣布一下我們自己的想法看法,聽不聽,信不信,明白不明白,一概由你。聽是聽了,信不信,明白不明白,也不關你的事。表面在一起,好像是談話,其實,只是在輪流演講。
話是講了很多,可是大家的距離,并沒有因此而更接近一點。
2、會說還要會聽,才能溝通
講話要一句一句的講,一段一段的講,現(xiàn)在還要加以補充,在談話時要你一句我一句地講,你一段我一段的講,只講不聽,都不能算是談話。說到這里,我們 就已經進一步了。進到什么地步呢?到現(xiàn)在,我們就應該知道,我們所要追求的口才,就不知是講的問題,還有了聽的問題,不知是口的問題,還有了耳的問題。
有良好口才的人,必須同時也有良好的耳才。很會說話的人,同時必須是很會聽的人,會說話的人,在說的時候,絕不只憑自己的意思一味地說。他未說之前,再說的時候,再說之后,都有一件事情使他非常關心,那就是,他的話在對方聽起來是怎樣的。
自己的腦子里有一點意思,自己把它變成語言,經過自己口唇的動作,發(fā)出聲音來,要經過對方的耳膜、耳神經傳達到對方的腦子里。這時候,應在對方腦子里的那一點意思,是不是跟最初在自己腦子里原來所要表達的意思完全一致呢?這是每一個懂得說話藝術的人所最關心的。我們研究口才最重要的對象,不是出于自己口中之語,而是達到對方腦子里。
一切關于口才的各方藝術,最后所追求的,就是自己的話在對方的腦子里所發(fā)生的印象及其效應—要對方明白自己的話,相信自己的話,想照自己的話去做。
怎么找到對方心里怎樣想呢?主要是靠聽,要很小心地聽對方講話,要好好地練習聽別人講話。一般人聽別人講話時,真是太不小心了。聽漏別人的話,聽錯別人的話,停走耳別人的話,這樣自己關于對方的認識,就是片面的,錯誤的,那樣,怎樣能夠希望自己的話,能抓住對方的注意 ,引起對方的興趣,以及能夠說中對方的心事,針對著他心中的疑慮來進行有效的解釋呢?
許多人都以為誰滔滔不絕地,口若懸河地,一大套一大套地講個沒完,誰就是有口才,我想這不一定是的,有許多人只顧著自己講,一點也不知道別人聽了會怎樣,即使他講得很不錯,我們也不能說他的口才很好??诓藕芎玫娜?,并不一定講很得多,秒就妙在他了解別人心情和看法。三言兩語就能使人佩服了。而這種人主要地靠他很善于聽別人的話,那么你要問了:“如果別人始終不開口說話怎么辦?”我會微笑告訴你,口才很好的人,就有這樣的本事,有辦法使人說出自己意見來。
你看這不是跟復雜了嗎?會說話的人,不但自己會說而且還要會聽,而且要有辦法使別人說,有辦法使別人高談闊論,有辦法使別人對他場所欲言,廣州卡耐基口才培訓學校www.gzknj.org開誠布公,甚至于推心置腹。不要忙,無論多么復雜的東西,我們都有辦法學會。不過我們要從最簡單的,最基礎的東西開始,我們要練習,看我們能不能抓住別人說話要點。在別人說完一段話時,我們能對自己說:他這一段話的意思,主要有幾點。試試吧聽到的話,事后記下來,或是轉述出來,告訴自己的朋友,或是自己的家人,這就可以很快的提高自己聽話的能力。我們要抓住對方說話的細節(jié),甚至于抓住對方說話的用語,聲調和表情。
3、面部表情是關鍵
一個口才好的人,不只要用口,不只用耳朵,而且還要用眼。這就是說一個口才好的人,不只要有耳才,還要有眼才。
一個口才好的人,無論在自己說話的時候,或是在對方說話的時候,他的眼神,總是隨時留意著對方的面部表情,眼神、姿態(tài)以及身體的各部的細節(jié)變動。
舉個例子吧,在你說話的時候,如果對方兩眼忽然發(fā)亮,那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對方的眼神好像茫茫然的樣子,那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對方的眼神突然濕了,那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對方聽了那一句話時,忽然笑笑呢,還是若有所悟的笑呢?如果對方聽時忽然打哈欠來如果對方手指不安地亂動,如果對方忽然把拳頭握緊……這些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對方說話時,那更是要把眼睛和耳朵都集中在對方身上。一個人并不只用語言來傳達他的是想感情,特別是一般人都沒有經過語言文字的訓練,他們說的話常常不能恰當?shù)谋磉_他們的心意。在他們的言語無能為力時,他們常常用它們的神態(tài)和動作來補充。他們感覺自己不太正確的時候,常常用力地夢要幾下頭;他們用手勢強調他們自己認為非常重要的地方;他們一面說一面點頭,常常是因為很滿意自己正說著的話;他們說話的時候,皺起眉頭,有時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的話是否正確。
他們的聲調自然也是應帶特別去體會的。同樣一句話,用不同的聲調來說,往往就傳達著不同的心意。在一句話里面,某一個字說中了一點,某一個字說得輕一點,就是這句話發(fā)生了或大或小的變化。可是,如果你只用耳朵聽,在聽人說話時,沒有用眼睛去捕捉對方的動態(tài)表情,那無論你對對方聲調的變化,把握得如何細致精當你仍然會漏掉許多你本來可以用眼睛發(fā)現(xiàn)重要的消息,我發(fā)現(xiàn)有許多人有這種不好的習慣,當他聽別人講話時,不是低著頭,就是兩眼望著別處,而總不肯望著說話者的對方。如果問他們?yōu)槭裁匆@樣呢?他們回答說:我不覺得有去理會注意的需要。有的說是:我有點怕,我覺得有點不好意思這是屬于害羞一類。有些人眼睛死盯著說話,好像頂著了小偷,又好像被美女所吸引住。
用這樣的眼光自然是不好,可是這里發(fā)生的問題,并不是兩眼望人這書本身,而是在于你望人時的心理狀態(tài)。貓王著老鼠,老鼠也望著貓。同時,夫妻之間,母子之間,師生之間,也常常望來望去。當你用眼睛看人的時候,固然有時候是在偵察。但更多的時候,你是認真地注意對方的說話,你是在熱烈關心對方,你是在誠懇地尊重對方,你也是在細膩地體貼對方。所以,用眼望去,在大多數(shù)場合是種禮貌。只要你對人無惡意之心,而又充滿熱情,你就不會害羞,也不會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