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是照相機鏡頭中控制光線的裝置, 因為影像由穿過鏡頭的光影投射到膠片(數(shù)碼相機是CCD/CMOS等圖像傳感器)上,為了能使光量得到控, 便由開啟光圈大小來進行調節(jié)。光圈中心開口的大小代表光圈的數(shù)值,通常用f系數(shù)來表示。數(shù)值愈小,孔徑的開口愈大,進光量愈多,反之進光量愈少。通常在拍攝時所說的“開大光圈”, 是指把光圈的數(shù)值調小, 把光孔開大的意思, 如從F5.6調大一級到f4、或二級到f2.8等。同樣,“關小光圈” , 是指把光圈的數(shù)值調大, 把光孔 關小的意思, 如從f5.6關小一級到f8、或二級到f11等。這種習慣上的說法是和鏡頭上所標示的光圈數(shù)值正好相反的, 注意不要弄錯。
快門是照相機中控制曝光時間長短的裝置, 小型相機一般使用鏡間快門,而單反相機常用焦平面快門。
鏡間快門位于鏡頭中間,靠金屬片的開合控制曝光。
顧名思義,焦平面快門位于焦平面附近,也就是膠片(或CCD/CMOS)的前面。焦平面快門一般擁有前幕和后幕兩張簾幕,它們是靠一個上緊的彈簧裝置來驅動水平或垂直地通過膠片平面,以往水平走向的焦平面快門較多,現(xiàn)在幾乎都被垂直走向的快門所取代。當按下快門鈕時,前幕開始自上往下走動,然后依照快門速度留下一定的空隙,后幕緊跟著追趕下來,光線就從前幕和后幕之間所預留的空隙投射到膠片上,使膠片感光??障对?寬,通過的光量會越多,空隙越窄,通過的光量便會越少。快門速度越快,空隙便會變窄,速度越慢,空隙便會變寬,焦平面快門就是這樣以時間長短來調節(jié)光量的。在快門速度的標示序列中可以看到,如1/4、1/8、1/15、1/30 、1/60、1/125等。不難看出,它們之間是倍數(shù)關系,是指幾分之一秒的曝光時間。譬如說,1/30秒是1/60秒的兩 倍時間,而通過快門的光量也是兩倍。反過來1/30秒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時間,而通過快門的光量也是倍減。
注:本文根據網絡資料匯集、改編,由于資料來源繁多,恕難一一標注,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謝。
光圈和快門是調整和控制曝光量的裝置,它們是倍增或是倍減的關系,這種關系可以通過不同的組合來得到相同的曝光量。例如說,光圈F8、1/30秒為正確曝光值時,如果用光圈f5.6、1/60秒,或是f11、1/15秒來組合,它們所 得到的曝光量也是一樣的。這樣,攝影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目的來選擇光和快門速度。
光圈和景深有密切的關系,因為通過調整光圈的大小可以直接控制景深。景深是指在鏡頭聚焦調節(jié)中,所能清晰成像的最遠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間的距離。光圈的孔徑最大(f值最小)時景深最小, 孔徑最?。╢值最大)時景深最大。
當我們知道光圈不但能控制光量, 而且還能控制景深時, 在攝影表現(xiàn)中, 便可以有效地利用它。在實際拍攝中, 譬如以開大光圈, 選用小景深, 就能從距離不同的諸多物體中突出某一物體, 使它能夠得到強調, 而它的前后的景物便不在清晰的焦點之內, 從而避免喧賓奪主的現(xiàn)象。另一方面, 如果收小光圈, 選用大景深, 這時照片中的前后景 物都將控制在清晰的焦點之下, 相片包含了豐富的信息和細節(jié)。在初學攝影時,可以用大光圈和小光圈來練習拍攝 一些照片, 看看是否能達到同表現(xiàn)的內容有效地相結合, 力求做到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多作這方面的練習, 日積月累, 便會熟能生巧, 在日后的攝影創(chuàng)作中自然地應用自如。
在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中, 一般不論光圈的實際設置值為多少, 為了方便取景對焦, 通常鏡頭總是在最大光圈的情況 下取景和對焦的, 只是在拍攝曝光時光圈才自動處于設置值。
數(shù)碼相機的快門與我們傳統(tǒng)相機的快門有著很多理論上和應用上的不一樣。用我們已掌握的傳統(tǒng)相機的知識已不能完全指導攝影實踐了,我們有必要了解數(shù)碼相機快門的知識。
首先,數(shù)碼相機快門的工作原理就有所不同。數(shù)碼相機的快門有全電子快門和機械快門兩種。全電子快門是通過對影象傳感器件的光電模擬電量讀取時間的控制來控制曝光時間的。機械快門與傳統(tǒng)相機快門的作用相似, 但作用原理卻不完全一樣。專業(yè)的單鏡頭反光數(shù)碼相機就是用的機械快門。數(shù)碼相機上使用機械快門的目的;一是通過控制快門關閉的時間來達到控制曝光量的目的。二是與電子快門配合,用機械快門做輔助器件,以提高圖象的信噪比。
其次,數(shù)碼相機的快門在不工作時所處的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傳統(tǒng)相機的快門是關閉的,而數(shù)碼相機的快門是打開的。這樣才能使CCD接受光產生電信號,供取景屏(LCD)使用。數(shù)碼相機的快門是在拍攝時才關閉,然后再打開進行記錄曝光。這也是數(shù)碼相機快門得時滯較長的原因之一。
再其次,因為數(shù)碼相機的全電子快門曝光原理與傳統(tǒng)相機快門曝光原理的不同,對閃光同步的認識亦應當有所變化。數(shù)碼相機的閃光同步時間有很大的范圍,它可以輕易的達到1/1000秒。傳統(tǒng)相機進行閃光攝影時,快門速度對曝光是沒有影響的,影響曝光量的只是光圈的大小??稍跀?shù)碼相機上數(shù)碼相機的快門速度對曝光就有著明顯的影響。對于距離較近的物體進行閃光拍攝時就會出現(xiàn)曝光過度,表現(xiàn)為畫面上有一些小白點。這就是噪音強的表現(xiàn)。此時,我們可以通過調高快門速度來控制曝光,使曝光正常。
數(shù)碼照相機的“快門時滯時間”指的是從按下快門釋放按鈕到開始曝光的這段時間,簡稱為時滯。同傳統(tǒng)相機相比,目前大多數(shù)的消費級數(shù)碼照相機的時滯都比較長。當我們面對驚心動魄的精彩瞬間按動快門后,實際拍攝到的卻是此后的情景。特別是在拍攝運動物體時,拍攝到的照片和拍攝者想要抓取的瞬間相差甚遠,甚至有時在取景框里看到了精彩瞬間,并及時按下了快門,卻還是沒有抓拍到,令人懊悔不已。對于拍攝時機就是生命的攝影而言,時滯 的確是數(shù)碼相機的主要缺點之一。
時滯的產生
實際上,傳統(tǒng)照相機也有時滯。從事體育攝影的記者對這一點 深有體會,因為體育運動速度極快,要想得到最佳瞬間,必須有適當?shù)奶崆傲?,才能抓拍到精彩的瞬間,而提前量的掌握反映了體育攝影記者的基本素質。從看到精彩瞬間的出現(xiàn)到反映到我們的大腦,由大腦發(fā)出指令,按動快門,再加上快門的自由行程,畢竟需要處理時間。對于一般的拍攝題材,由于我們多年來的習慣和適應,對這些時間 往往不以為然或忽略不計了。
使用數(shù)碼照相機出現(xiàn)的時滯不僅包括人腦的反映、處理時間,還要加上電腦的反應、處理時間,所以在攝影這門瞬間的藝術中讓人感到不能容忍時間的流逝。
數(shù)碼照相機的時滯是由于影像處理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因此數(shù)碼照相機制造商早已開始采取對策,設計制作如 何讓照相機在最短的時間內捕捉到拍攝時機。目前,絕大多數(shù)數(shù)碼相機的時滯都是普通傳統(tǒng)相機的2-3倍,只有頂級專業(yè)單鏡頭反光數(shù)碼相機的快門時滯與傳統(tǒng)相機基本相當。普及型數(shù)碼相機的快門時滯一般為0.2-2秒左右(依據各個型號有所不同);專業(yè)單反數(shù)碼相機的快門時滯一般為0.06 秒左右。例如,尼康D1為0.058秒,佳能EOS 20D擁有0.2秒高速啟動及0.065秒的快門時滯,基本可以迅速抓拍運動畫面。
新款的數(shù)碼相機在時滯問題上下了很大功夫。卡西歐的“QV-R4”釋放時間達到0.01秒,比高級單反照相機還要快。理光最新的G4快門時滯也達到0.1秒。松下“LUMIX DMC-FZ1”的快門時滯也僅0.1秒。
減少時滯的技巧
從拍攝的角度來看,快門時滯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要找出一些減小快門時滯的方法,倒的確有很多成功的經驗 值得你借鑒、參考:
五、利用高速快門凝固運動的瞬間
為了清晰地拍攝運動中的人和跑動的動物的敏捷動作,快門速度必須很快。即便在光線足夠明亮的地方,如果利用全自動模式進行拍攝,往往也容易導致抖動。況且,拍攝高速動作時,光線不一定足夠明亮。具體需要多大的快門 速度?光線亮度不足時該怎么辦?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問題。
說到具體的速度,比如說拍路人的行走動作,要想拍攝到沒有抖動且清晰的圖像,快門速度最好設置在1/250 秒左右。對于更快的動作,就必須設置成更高的速度。幾乎所有的數(shù)碼相機,最高的快門速度都在1/1000秒~ 1/2000秒上下,因此從理論上來說,基本上所有的機型都可能拍攝到肉眼捕捉不到的瞬間。
利用運動模式和手動曝光等功能
如果相機有運動模式、快門優(yōu)先模式或全手動模式,控制快門速度比較容易。
設置成運動模式后,曝光就會自動地向著提高快門速度的方向進行設置。比如,佳能“G5”,如果是普通的程 序模式,光圈值和快門速度一般都分別在F6.7和1/260秒,但是如果設置運動模式,光圈值和快門速度就會分別變 成F2.8和1/1000秒。
如果是具有手動曝光功能款式的數(shù)碼相機,就能夠通過快門速度優(yōu)先和手動曝光設置,來指定自己需要的快門 速度。如果將快門速度設置得太高,就會出現(xiàn)曝光不足的警告標志等,此時可通過提高ISO感光度,來利用高速快 門進行適當?shù)钠毓?。另外,即便是曝光不足,也一定需要高速快門時,最后也可以利用電腦進行修正。
只有自動模式的傻瓜相機如何提高快門速度?
然而,利用全自動模式拍攝時,快門速度很少會達到最高速度。那么,為了提高快門速度,應該怎么做呢?如果假設手中的數(shù)碼相機是全自動設置的,無法手動設置快門速度 ,那么想拍清楚運動的照片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只能在光線明亮的場合拍攝。光線亮度需要達到什么程度呢?一年中有一半的時間如果超過下午三點,光線就顯得太暗。當然,閃光燈自動閃光,或者抖動警示標記閃爍的情況則另當別論。
當拍攝對象距離較近時,有一種方法就是強制使用閃光燈。但問題在于拍攝對象正在逐漸遠去時,閃光燈的光線就照射不到對象上。要想拍攝距離較遠的拍攝對象,如果光線稍有不足,那么用其他方法提高快門速度也是非常有效的。這就是提高ISO感光度。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根據不同的機型,有的機型即使提高了ISO感光度,往往是快門速度不變,而是鏡頭光圈被縮小。
從實際拍攝來看,利用高速快門凝固運動物體不是很難,但在單幅照片中表現(xiàn)運動的能力卻非常有限,因為它所記錄的只是非常短暫的一瞬間,即一個單獨的運動造型和一個空間片斷,學會用較低速的快門速度表現(xiàn)運動物體,充分挖掘低速快門的潛力,則會獲得更為有趣的畫面效果。
這里所說的低速快門是相對物體的速度而言的,一般指的 是1/15以下的快門速度。從畫面的效果來理解,凡是快門速度不能將運動物體清晰地凝固下來,我們就可以稱其為 低速快門。 低速快門可以使畫面產生各種各樣的線條和虛影,使畫面完全虛化或有虛有實,達到“以虛襯實”、 “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從而表現(xiàn)動感,渲染氣氛,創(chuàng)造特定的意境。
例如拍攝汽車,馬路上的路標、樓房作為實的背景,襯托虛的汽車,交代了環(huán)境的同時又渲染了車如流水馬龍的現(xiàn)場氣氛。 為了表現(xiàn)動感使用速快門時, 必須使用三腳架將相機支穩(wěn),以免不該虛化的物體因手持相機出現(xiàn)抖動,造成技術上的失誤。在低速快門拍攝時, 有時會應為光線過于強烈導致曝光過度,這時可以在相機前加裝中灰濾鏡或偏震鏡,使進入鏡頭的光線減少而使用 低速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