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the psychology of Trading? Come into this chat for a discussion on the emotions of trading and how we can work with our Trading Emotions! Come in Here to chat with me and your fellow traders
證券交易心理學」這一章介紹科斯托蘭尼著名的【科斯托蘭尼雞蛋】理論,這顆有名的雞蛋,分為六個階段,從A1A2A3到B1B2B3,說明股市上漲與下跌的修正、相隨與過熱三種階段。之前我也有一篇描述過這顆科斯托蘭尼雞蛋,以及固執(zhí)的投資人與猶豫的投資人,如何在雞蛋裏表現他的證券交易行為,重複的部份就不再寫。
印證前一章講1987與1994都有遇到巨幅升息,央行宣示貨幣緊縮,但是1987年有崩盤,1994年卻沒有崩盤,代表的就是1987時剛好在股市過度買進的B3階段,但是1994則應該是在B1的階段。也就是說1987的巨幅升息來的太晚,沒有事先澆熄熱情與高期待的證券玩家,讓泡沫長的太大。
證券市場的技基本面是經濟狀況與企業(yè)獲利,科斯托蘭尼認為證券市場的技術面,不是價格圖表與平均線壓力線,而是股票是在固執(zhí)的或猶豫的投資人手中,因為固執(zhí)的投資人高賣(A3B1)低買(B3A1),所以重點是怎樣的人才算是固執(zhí)的投資人,及如何讓自己成為最後總是勝出的固執(zhí)的投資人。固執(zhí)的投資人必須兼?zhèn)湟韵挛鍌€特色,有錢、有自己的想法、要有信念、有耐心、有運氣。對投機人士而言比長期投資者更重要的是想像力。
科斯托蘭尼投資是藝術而非科學,所以想把經濟當做科學研究的經濟學家,或想把股市當作重力計算的科學家,注定沒法在證券交易中預測正確。他說:「證券市場的數學公式是2*2=5-1」證券市場不會直接得到4,而是會繞了一大圈才到4,缺乏這種耐心的人,不要接近證券市場。
他用【科斯托蘭尼雞蛋】理論講解了如何套用在1982年(A1)到1987年的一個循環(huán)(B3),A1開始的特徵是出現「股票之死」的媒體,A2的特徵是長期利率開始降低,好消息讓指數開始上漲,成交量也開始增加,A3過熱的特徵是猶豫者開始買進,類似擦鞋童也開始買進,推動指數繼續(xù)上揚,大眾持續(xù)亢奮買進已漲多的熱門股,而非被低估的股票,B1開始在固執(zhí)的投資人已經所有手上股票賣給猶豫者,固執(zhí)的投資人停止買進,B2的特徵是聯準會為了預防通膨開始升息,貨幣因素轉為負向,B3的特徵是毫無預警,可能是貨幣貶值(通貨膨脹與更高的利率)的可能或是一點指數下跌,都能引起悲觀,產生連鎖反應的崩盤??梢允峭鈪R利差交易引起債券連鎖反應,或是股市與期貨投資組合引起股期連鎖反應,或是次級房貸證券引起債券連鎖反應,每個年代連鎖反應的構成不同,但是演員都相同就是這群猶豫的投資者。A3與 B3則有時會很短(一天)。
很可惜科斯托蘭尼在1999年過世了,沒能再為我們演示2000年到2007年的這個循環(huán),否則這應該也是個很有趣的時期。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期貨及選擇權投資交易更是如此!
期貨一年、股票十年。理由就是你做決策的次數。股票市場,一天甚至一週才須要去檢討是否交易失誤,但期貨市場,有時候必須每小時,甚或每五分鐘就必須做一個決定,因此,冷靜客觀的氣質,控制情緒的能力是交易人要俱備的,並且因為是槓桿操作,所以輸贏金額比率較大,如何在持有一筆買賣合約時能夠處之泰然,不會失眠。
而觀察成功的交易者,似乎天生就能夠在買賣中不受情緒影響,這並非一般人做得到的;故本文主要是想透過理性的分析,希望每個想要改變的人,都能透過訓練而得到這種能力,但所費之時間可能因人而異,也請有心在此的投資人能夠堅持下去。
首先,便是如孫子兵法所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1】知己、了解內在性格的養(yǎng)成,有兩點必須要注意的:
一、熟悉本身的投資風險偏好,獲利期望值。
從事期貨投資的目的是什麼?有人利用期貨避險、也可利用期貨與現貨套利、還可以是短線當沖,或者說就是想要賺錢,但要想清楚要賺什麼錢?賺多少錢?賺多少錢又搭配期初投入保證金的大?。慷L險與利潤是並存的,要有相對應的損失準備金,自己生活的後盾足夠嗎?此時是否自己可承受的起?
二、優(yōu)缺點(最重要的是弱點)。
除了自己的個性會影響到交易期貨與選擇權的績效,事實上,現在所處的位置也會有所影響,男的、女的?上班族、專業(yè)投資人?已婚或未婚(不同的狀態(tài)、自信心不同、會導致週轉率不同)?下單速度、取得資訊的方便性…?不同條件不同屬性:適合短線、長線?這些是做期貨投資前必須先考慮清楚的。
【2】知彼、了解外部所處的環(huán)境,重點如下:
一、商品特性、以及目前所處的位置。
不同的商品特性不同,舉例如下:股價指數通常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所以為政者通常喜歡做多,導致指數期貨上漲的時間長,但卻快速下跌來進行修正;而農產品因為固定種植及採收成本,故常在一相對低點進行橫向修正,偶而會因供需或氣候變化等因素導致突然性的大漲,最大利潤及最大風險也極容易在此產生。
二、分析工具、須檢視其風險值的大小。
沒有一個技術分析方法不會賺錢,不管是用均線的方式、或是波浪理論,但也沒有一個方法一定不會賠錢,問題在於:我們使用前真正的了解「它們」嗎?像是期貨程式交易,選擇權策略交易、多商品價差交易等,無一不是充滿了挑戰(zhàn),也都值得花全部的精力來研究!
此外、由於人皆有七情六慾,所以外在環(huán)境持續(xù)會有一些訊息(有些人說是干擾)來影響我們,要如何避免自己受其影響?有個簡單的方式來評估其影響力,那就是將其原本屬於文字的敘述「轉化」成數字條件,並試著進行回溯測試(如果無法回溯的、先放棄再說),如此才會對我們的判斷產生正向的影響。
例如外資買賣超金額,乍聽之下,可能只是一個參考數字,但若能透過公式的轉換變成我現在應持有的部位,且透過回溯測試的效果是好的,則爾後此買賣超金額就不只是參考,而是獲利的好工具了。
記得:文字理由影響的通常是心情,數字的變化才會跟我們荷包的大小有關。
期貨心理分析:感性與理性的差異訓練
1、認識自己:「在期貨市場,令人意外的事情每天都發(fā)生,必須隨時要有決斷的心態(tài),才有能力應付市場快速的變化,不然你在幾分鐘之內,數度改變心意和方向,最後會產生精神上的錯亂?!挂晃徊俦P者這麼說。
2、不要建立在希望上:不要將行情分析寄託在希望之上,分清楚理性與感性的差異,否則你會根據希望進行買賣。「雖然在生活的其他領域中,希望是一種美德,但在期貨交易中,它卻會成為真正的障礙?!挂粋€新手盼望市場會轉變成對他有利時,往往會違反基本的買賣規(guī)則。
3、不要任意改變原先的決定:在交易過程中,一旦決定買賣的基本方向,就不要讓行情短暫漲跌搞亂了你的交易計劃。根據買賣當天的價格變動或消息來做決定,往往會遭殃。成功的期貨交易者說,他們寧可在開盤以前先確定基本看法,在不受市場行情干擾下做好決定,看多、看空、或橫盤,決定好之後再適時下單。在買賣當天若完全改變當初的看法,會把自己誤導,最糟的是若小有斬獲,對將來之交易紀律反而會大打折扣。
4、不要盲目的跟隨群眾所認同的:成功的期貨交易者喜歡有一個自由呼吸的空間,當大家爭相買入的時候,他們卻找理由賣出。根據歷史,群眾總是走向錯誤。當成功的交易者所持有的合約跟一般大眾,尤其是那些散戶相同時,他會感到不適。
5、有效但須長期的訊息:在買賣當中,若聽到一些操盤大師的意見,會不由自主的讓你想轉換合約的方向,這時最好是考慮此意見能夠長期的參考,不然只帶進不帶出,長線變短線,這些都不是投資該有的錯誤,到頭來你會發(fā)現,能使你獲利更多的,竟是你自己原來的看法。
6、學著喜愛損失:一位成功的交易者說:「學著喜愛損失,因為那是交易的一部份。如果你能心平氣和地接受損失,而且不傷及你的元氣,那你就是走在通往期貨交易的成功路上?!乖谀愠蔀橐晃毁I賣好手之前,務須去除你對損失的恐懼感。
7、要有適當的休假:每天買賣會使判斷力鈍化?!府斘业男闹庆`敏度降到90%的時候,我祇能保本,再降下去,我就開始賠錢。」這位期貨交易者每做五、六個星期就來一次完全的休息。休息一下,你會對市場有一個較為超然的看法;它還會幫你以另一個心境來看自己以及下一個目標。採用策略「休息一下!」會使你有一個更好的視野來觀察市場。
一:找出未來的方向。(80%的人在追的…)
二:設定交易益損比。(20%的人在做的…)
三:掌握交易主動權。( 0.1% 的人吧……)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行情預測是一種『道』,而為了將不可說之道以可用之詞來說明,於是乎產生一些理論、學說、指標,指標可教、道不可教,所以我們只談技術指標教學,而不敢說未來行情的判斷;而透過價格的變化產生的歸納分析方式,就叫做技術分析了。但為什麼期貨交易者比較習慣使用技術分析?那一個技術指標是你的最愛?你知道使用技術指標的風險嗎?
除了部份選擇權複式組合單在行情看錯的時候不賠之外,不論用什麼方法在交易,感覺上好的策略交易總脫不開行情的研判,但是、賺大錢的關鍵真的是在於你對行情研判的正確與否嗎?很多人花很長的時間在研究及討論技術指標,也有很多人到處去上各式各樣技術分析的教學課程,原因不外乎是投資人想透過技術指標來「找市場未來的方向」,希望掌握正確的行情,這可以說是所有技術指標研究者的夢想,特別是很多人用過去的歷史回溯後發(fā)現有那麼一點道理時,更是理直氣壯的令人覺得可怕,這是技術分析攻略者的第一階段,透過指標找方向,而且不斷的在尋找,企圖尋找出現在金融市場的「聖盃」,一個不敗的神秘指標。
技術分析會受期貨交易者廣泛使用的原因,除了提供市場可能方向外,它對『點位』的計算才是值得稱許的,很少有人是藉由技術指標來「找停損點」,也就是像真正武林高手一樣:不求勝、先求敗,這就是技術分析攻略的第二階段!每個技術指標,除了告訴我們什麼是對之外,也告訴我們什麼情況是錯,會運用對錯之間的互動訂定交易策略的投資人,才有可能深入了解技術指標的精神;一般人做生意,只知道賺多少錢、但不知道風險及可能最多賠多少錢,這不是很可怕嗎?在第二階段當中,交易人要學會的是:如何讓自己永遠的活在市場中。
第二階段投資人在交易時,由於習慣透過技術指標找停損點,所以想法就從「猜」行情向上或向下,改成「算」進場價是多少、出場價在那了,一旦到了這個境界,「益損比」的概念就自動成形,交易就會變成考慮此時進場劃不劃算,而不是現在會不會漲。養(yǎng)成計算益損比的習慣,可稱為技術指標攻略第二階段的中心思想。
由於期貨及選擇權都是高槓桿的商品,所以交易設停損是重要的,但是停損卻是不符合人性的,因為經驗值告訴我們:停損的時候都會很心痛,心情也會受很大的影響、而只要不符合人性的事情,都沒辦法堅持很久,這也就是為什麼一般投資人都知道,但執(zhí)行起來困難重重,到最後反而落個四不像就更糟了。要克服此問題,除了精進技術指標運用的功力,也可以採段落式交易模式,不斷的提高交易勝率,或參考贏家的交易習慣:以每月或每日之帳戶損益,取代每分或每筆之買賣價差損失。
新手在開盤時進出、老手在收盤時佈局。技術分析攻略的第三階段:「掌握交易的主動權」。
每天市場開盤時,最容易受到前一天國際股市漲跌影響,而散戶最容易因為自己的部位方向不對,而被迫執(zhí)行砍倉,此時也是最容易判斷錯誤的時候;但若是老手則不然,他們對所留倉的部位非常清楚,不管對錯,早在前一天進場時便已經想好,而開盤只不過正是進行部位調整的時機,以求取最大利潤,所以,一個人是倉惶失措、一個人是以逸待勞,孰優(yōu)孰劣,勝敗已分。
市場不會因為你買進而上漲、更不會因為你「盯著盤看」而上漲,市場本身有其自己的趨勢,在交易時不妨先當個趨勢追隨者,漲時做多跌時空,不問成本只重勢;先把應該做的事變成常做的事,而習慣執(zhí)行應該做的事的時候,自然就會開始做對的事!而當你常常做對的時候,就是你已經開始掌握自己交易主動權的時候,你會感覺市場有一種節(jié)奏,而自己剛好就順著節(jié)奏在交易,這時候、進出只是呈現內心想法的一種「示現」,而賺錢只不過是示現之後的「呈現」罷了!這就是從技術分析的第一階段找方向、進到第二階段發(fā)現益損比、到最後第三階段掌握交易的主動權、進而達到獲利的地步!
金融交易市場流傳一句話:當你覺得不舒服的時候,就是你該離場的時候了。
由於技術指標的分析是一法通、萬法通,為了在所有市場中皆能獲利,以達分散投資風險的目的,再加上交易紀律及執(zhí)行力的考量,所以有部份專業(yè)操盤人因此對『電腦程式交易』情有獨鍾,所謂程式交易系統(tǒng),就是將指標或行情研判之邏輯寫入程式當中,再由電腦根據即時市場資訊決定是否進場或出場,此時人所扮演的角色便只有執(zhí)行一事,也可以克服投資人常犯的下列三個錯誤:
一:投資人習慣在賺錢的時候提早獲利出場,但在虧錢的時候卻放任不管。怕到手的肥羊跑了?
二:行情的研判在每個人的心中各有定見,一旦決定方向,在交易上便會習慣性的操作單一方向,完全不去覺察市場已經產生任何改變。死多頭?死空頭?
三:大部份人都習慣低買高賣,他們在意『今天價格的貴賤』重於近幾天已經形成的趨勢,所以常常在有大行情的時候,投資人手上往往是逆勢單。搶個回檔?省省吧!
要克服上述三種問題,除了平常不斷的訓練外,透過程式交易的強制執(zhí)行也可帶來相當好的效果。
記?。簺]有一種技術指標不會錯,也還沒有一套技術分析的方法代表真理,所以隨時要有停損的準備,這裡所謂的停損不止是單筆單子的停損,也包含整戶操作的退出觀望,別忘了,只有手上留有現金的人、才有可能是最後的贏家。這也才是將技術指標應用在交易最主要的目的,然後就有機會進入『道』的境界了。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期貨市場中可預期的、穩(wěn)定的獲利模式 ~ 程式交易
一、前言:
如果說,拿期貨交易(~此所稱期貨可視為臺灣加權股價指數期貨~)與股票交易兩者間來比較風險孰大,無庸置疑的,所有在金融市場之從業(yè)人員及投資人都會說:「期貨交易之風險遠大於股票交易」。此處所指之風險,不應指輸或贏的機率,因兩者大同小異,一般來說應是指輸贏金額的絕對值大小及輸贏金額的相對速度而論。
深入探討其原因,不外乎是期貨交易屬保證金交易,其槓桿倍數遠大於股票,因此在股票市場的一個小小波動,或許只是2%~3%的金額損失,但若換成指數期貨,相對期貨保證金來說可能便是10%~20%之損益,因此,往往對期貨交易者產生相當大的心理壓力。所以投資人在交易決策訂立並執(zhí)行時,最常犯的兩大人性的弱點--貪婪與懼怕--便無時無刻浮現在心中而不自知,這也就是為什麼常聽到投資人在盤後討論行情時,往往說的頭頭是道,但一開盤就完全不知所措,忘記自己原本的計劃,而跟著市場行情的起伏在隨波逐流、追高殺低,而後再一次的懊惱不已。
正因為人性中充斥著貪婪、恐懼、狂妄或自我安慰等阻礙交易獲利的特質,所以在歐美等金融市場成熟與資訊科技發(fā)達的國家,便利用交易者本身對市場之瞭解層次(或程度),再搭配上電腦程式的撰寫人員,共同發(fā)展出很多類型的程式交易系統(tǒng),目的皆是希望藉由固定的操作權式來避免人性的弱點;甚至為了徹底杜絕下單執(zhí)行時人為判斷的影響,除買賣訊號顯示於電腦螢幕之外,包含下單之行為亦全權委託由電腦直接執(zhí)行(這點應該也是目前臺灣期貨商亟欲發(fā)展之重點),希望能由此達到期貨交易市場中所有投資人追求的目標--持續(xù)而穩(wěn)定的獲利,但即使目標如此明確,市場上也充斥著數以百(或千、萬)計的程式,似乎還是沒有一個可以讓投資人安心的系統(tǒng)產生,反而一旦投入所有資金,卻有可能輸的更慘甚至輸的莫名其妙;本文之目的即是在討論此一問題,並根據個人經驗對此提出解答。
事實上,在波動如此快速又劇烈的市場,有紀律且確實執(zhí)行的交易策略是有必要存在於每一位投資人的心中,在此筆者將擁有此能力的交易者稱為『機械化交易者』,而若將此交易方法寫入電腦系統(tǒng)中則稱為『程式交易系統(tǒng)』,以下則就程式交易系統(tǒng)之精神、運用與執(zhí)行做較深入之剖析,希望讀者在看完此篇文章後能對程式交易有更深一層之認識,並做出正確之投資決策。
二、程式交易概念:
所謂程式交易系統(tǒng),當然就是將交易之邏輯寫入程式當中,再由電腦根據即時市場資訊決定是否進場或出場,此時人所扮演的角色便只有執(zhí)行一事;而根據筆者在期貨市場多年所觀察到投資人常常犯的三個錯誤,第一:投資人習慣在賺錢的時候提早獲利出場,但在虧錢的時候卻放任不管。第二:行情的研判在每個人的心中各有定見,一旦決定方向,在交易上便會習慣性的做該方向,完全不去覺察市場已經產生任何改變。第三:大部份人都習慣低買高賣,他們在意價格的『貴賤』重於趨勢,這也是常常有大行情的時候往往投資人手上是逆勢單的原因。而要克服上述三種問題,除了平常不斷的訓練之外,程式交易也可帶來相當好的效果。
一個完整的程式交易系統(tǒng)通常都會包含幾個原則:進場條件、出場條件、停損點、或口數控管的限制,而由於出場條件一般來說會跟進場條件相反,所以較不會一進場就急著要出場,而犯下上述第一個有賺就跑的錯誤;而既然跟著程式進出,當然多空都要做,這也就克服個人喜好交易方向的第二個錯誤了;而市場上所見程式的大都跟趨勢有關,且只要是開始跑程式,自然而然對過去歷史資料的交易損益變的非常敏感,而果真如此,則除非是為組合程式模組或較特殊的逆勢交易系統(tǒng),一般來說不會犯第三個逆勢交易的錯誤,因為比較不會賺大錢嘛。
以下便以不考慮其它條件之下,單就移動平均線來做測試:以臺指日線為例,若收盤價大於20日均線(即月線)則買進,小於20日均線則賣出,績效可參閱下表:
交易時間
87/10 ~ 92/10
交易商品
臺指期貨
交易次數
116
勝率
30.17%
獲利金額
947,200
交易口數
1
最大虧損金額
281,800
年報酬率
38%
註:期初投資資金:500,000,交易成本:3,000元整。
驚訝吧!隨便一個簡單的策略,它所產生的投資績效竟可以打敗市場上95%的人(因為80%的交易者賠錢、15%的人其報酬率低於10%),但若考慮此交易模式之損益曲線、或最大虧損金額,就不是每一位交易人皆可接受的,不接受、當然就跟不下去了。俗話有說:適用於某甲的好方法,對乙來說可能並不恰當,所以,每個人都必須建立屬於自己的交易系統(tǒng),其中不管是利用5分鐘的短線交易系統(tǒng),或是用週線的超長線系統(tǒng),最重要的就是進出場的規(guī)則必須要一致且可清楚定義,而一旦個人的交易方式明確後,便較容易達到穩(wěn)定報酬的境界。如果一個交易系統(tǒng)與自己平時交易習慣或精神不同的話,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切實執(zhí)行的,如此,要交易系統(tǒng)何用?
在期貨市場交易經驗豐富的人都知道,一次或一時的輸贏不代表一切,但若因此在整個交易行為上產生非理性的決策,則後果及下場便是可預期的;有太多的例子告訴我們這類的事了,其中最常見到的人有下列二種:一是常常贏的人,在他的交易過程中很少有輸的時候,此時來自於四面八方的讚美便不絕於耳,但也往往在此時會讓人陷入“我是神”的迷思中,而一旦有這種想法,期貨交易者必備的風險控管與資金控管便拋在腦後了,此時最容易發(fā)生所謂的「贏九輸一:一次就掛」的情況;第二種人便是常常輸或遇到較大虧損的人,這種人最怕的是失去信心,不是因此而退出期貨市場或變得畏首畏尾、神經兮兮,便是開始到處求神問卜、遍訪名師,運氣好的或許重新再來,但大部份人的結局都只有更差,而不會變好;上述所討論的兩種型的人,在表面上看來或許只是交易技術的高明與否,但若往更深沉的層面去探討,事件的本質應是與人性有關,因為人與生俱來的貪、嗔、怨、癡等七情六慾,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交易者做出客觀的判斷,也影響日後的投資方法;而金融市場基本上算是一個零合遊戲,勝負是公平的,一旦你失去客觀,憑主觀而意氣用事,錢自然就到客觀的人手中。
所以說利用程式交易的目的,就是強調可擺脫人性的主觀意識,達到客觀交易的精神;但不可諱言的,所有程式在撰寫的過程中,百分之百都是來自於人為的想法,也就是來自市場交易者的觀念,而交易者本身,很難不受其主觀認定之標準來決定買賣方式,甚至有一大部份是受到近期市場波動的影響而不自知,如此一來,便間接的侷限住了原本交易系統(tǒng)的發(fā)展,此應是發(fā)展程式過程中必須要注意的一點;在國外、利用電腦程式輔助交易衍生性金融商品已行之有年,其最大的好處,便是利用程式交易其一致性邏輯的優(yōu)點,除可避免因人為執(zhí)行而產生的不確定性,造成風險的增加外、對“未來”績效的評估,也有一定的幫助。
在這裡有一點提出來供大家參考:任何一個有效率的市場,是因為不斷有交易者的熱情參與投入,故只要市場存在,就會提供交易者一定的利潤,也就是不管你用那一種方法,只要符合交易的常理,並持之以恆的執(zhí)行,市場必會給你一定的回報,這就是『利潤來自市場』;不過市場是公平的,它並不會特別鍾愛或討厭某人,所以交易者或投資人本身也必須建立一個觀念:穩(wěn)定且有紀律的交易,長期來說,它可以帶來一定的績效,但期待因此有暴利產生,甚至一夜致富,無異是火中取栗;這種現象往往發(fā)生在初接觸程式交易的投資人身上,誤以為自已找到期貨市場的葵花寶典,當投入所有的資金後,一旦稍遇不如意的行情,便發(fā)生嚴重的資金風險,這也是期貨市場中的大忌。
右圖是玉米期貨的走勢圖,時間是從2003 年開始,各位看官應可看出一些商機吧!那就是如果它是一支股票,表示在短短的二年內(從2005年底開始)漲了快四倍,可是因為它是期貨,期貨是保證金交易,雖然我們知道商機無限,但卻擔心期貨交易的風險,不敢放手去投資,所以只好眼睜睜的看著它愈來愈貴,而我們的物價也跟著水漲船高,正所謂:什麼都漲、就只有薪水沒漲。
期貨未平倉量分析概述---想了解市場買、賣力道者必讀
一、定義:何謂未平倉量(Open Interest, OI)
未平倉量是指在交易收盤後,期貨結算機構統(tǒng)計市場上今天所有尚未結清的買進部位或賣出部位的總和。 因此:多頭未平倉量=空頭未平倉量=總未平倉量,所以多單的未平倉量在同一時間不可能大於空單。
二、期貨交易為什麼要研究未平倉量
行情在上漲的時候,會有兩種買單在貢獻力量,其中有1.新買單、2.平倉買單,
而通常新買單進場比較容易採限價買進的方法,平倉買單就可能有兩種心態(tài),其一是獲利出場,也就是行情下跌一波後,在相對低點的買進回補先前的空單;另一種是比較容易採市價買進的做法,特別是在相對高點,這是什麼原因呢?那是因為空單被軋很久,又看到行情上攻,受不了市價買進的平倉停損單。這是一般投資人的想法,但希望不是你的想法。
同樣的、在行情下跌的時候,也會有兩種賣單:1.新賣單、2.平倉賣單,而解讀模式亦同上述,而行情下跌時又會特別明顯,為什麼呢?因為大多數的人在漲的時候,會比較喜歡參與其中,而在跌的時候,通常較容易出場觀望;而若是空單套牢,由於可能有大部份是來自於法人的避險單,或某些特定大戶的空單,其受追繳或斷頭的壓力較小,所以不太會因行情上攻而停損,可是若是多單套牢,由於大部份散戶皆喜歡做多,因此一旦行情向下,這種多單通常會非常害怕,所以賣單出來的也會比較猛,也就是斷頭單的威力,君不見:下跌時的最後一根容易是大長黑,因為~ 反轉總在斷頭後。再說一次,我真的希望這只是市場想法,而不是你今天早上的心情。
而研究期貨未平倉量的最大目的,就是透過了解期貨未平倉量數據變化,分析可能的新單進場數量、抑或平倉單的數量、獲利單、最重要的是斷頭單出場的數量,並由此判別出行情延續(xù)的動力,或可能反轉的跡象。
三、未平倉量 OI 的計算
某市場 張三 李四 王五 趙六 成交量 請自行試算:未平倉量
第一日 +1 -2 +1 0 2 2
第二日 +1 +1 -3 +1 3 3
第三日 -1 -2 +2 +1 3 3
第四日 -1 +2 0 -1 2 1
第五日 0 +1 0 -1 1 0
註:「+」為買進,「-」為賣出
四、未平倉量的意義
1.維持價格走勢的動能(動能=位能=價格變化)
例:彈簧理論,就跟彈簧一樣,壓迫的愈緊、它所產生的能量愈大,所導致的反作用力也會讓它彈的更高,就好像持續(xù)壓縮的行情一樣,若價格一直在一個區(qū)間行進,而未平倉是不斷的累積,則一旦行情向上(或下)突破,其所帶來的追價買盤(或賣)必然會積極進場,那勢必也會推升行情到更高的水位,所以我們說動能=位能=價格變化。
2.衡量市場上意見變化的指標
常態(tài)慣性是否改變:市場不會因一個小小的改變就會產生趨勢的重大反轉,但在重大反轉之前常常會有一些徵兆產生,這時候、未平倉量的變化便有其重要性了。
市場飽和程度:質與量的分析有其根本差異,在不同的價位區(qū)間累積的未平倉量,其所代表的意義是不相同的,如果沒有參考進場成本,而只是單純以未平倉量之總數來看,容易讓交易者誤判,這要非常小心。
3.部位是否被取代
“末”波段長紅或長黑通常是反轉的徵兆,因為反轉總在停損後、而停損時的交易模式就是追價、也是最容易出現長紅的地方,因此當我們在尾盤看到長紅或長黑時便須要特別的注意;另外在箱形突破時之真、假確認也可以藉由未平倉的增減值來判斷,若是未平倉增加而價格突破,通常是真突破,反之則否。
五、成交量與未平倉量
以臺灣加權指數類商品為例,可同時比較加權現貨的成交量變化與臺指期貨之未平倉量變化,兩者同時使用來預測行情,若同時增加,表示價格走勢持
期貨贏家要素:賺錢,在於你有好的習慣及管理!
一、無持有成本之交易習慣!
漲時做多、跌時做空、無定向、無停損:投資人在期貨進場交易時、大部份是以個人之技術指標分析為依歸、但在出場時的考慮因素,卻常常將有沒有賺錢做為是否出場之判斷,但是別忘了,市場不會因為你是否賺錢來決定方向,所以…做現在該做的事,忘了你的進場價吧!這一點是大多數人賠錢的主因,只在乎1、2點的價差、卻導致斷頭的風險,太不值得了,因為太重要了,所以再重複一次:忘了你的進場價吧!
二、用帳戶權益數控管風險!
帳戶內僅留有最大留倉口數的資金、而非所有可以投資的資金:由於期貨要預存資金至帳戶內以充當保證金,也就是若一開始考慮自己可承受的最大口數風險,那帳戶裡的錢最好就是這麼多,有多立即出金,這樣也可避免因交易時心態(tài)轉變而犯一般人最常犯的錯誤:加碼攤平,愈貪愈貧。且每次進場交易後,帳戶內的權益數變化就是你投資的損益,所以在交易的時候,只須要注意自己的權益數,利用權益數的變化來觀察今天的交易是否符合自己期望,若是,則可持續(xù)交易,甚至可以大膽加碼!若否,則代表今日行情與自己設定不同,建議不妨可適時退場,而最好的策略當然就是觀望,並保持資金在手上了。
三、獲勝金額重於操作勝率!
賺大錢是以獲利金額決定、而非獲勝次數多寡來決定:日損益優(yōu)於次損益,也就是說這一筆單子有沒有賺錢跟今天有沒有賺錢是兩回事,而交易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面子,而賺錢考慮的是金額大小,但決定獲利金額的大小通常不是買賣之間的價差點數,而是這筆單子的口數大小決定,所以研究技術分析或其它分析方法要在乎的不是找一個絕對正確的進場點,更不是在找方向,而是要研究如何在對的時候加碼?以及在錯的時候怎麼減碼?這才是交易期貨要賺大錢最重要的習慣。
資金管理:
1、不要把全部資金押在同一筆交易:準備多口資金的錢做一口交易,不是為了有足夠的閒錢「凹」單,更不是為了怕追繳,而是假設你會買進多口期貨,可以先一口少量進場,再看看市場接下來走勢是否對你有利,若是,加碼追進、若否、快速離開。成功的交易者使用這個基本法則加上許多技術上的訊號指引他們加減碼操作。好的操盤人,喜歡等市場證明手中持有的未平倉合約是對的,然後才會陸續(xù)投入資金。
2、資金比例與口數的配置:就是大錢做短、小錢看長??跀刀嗟臅r候,短進短出、趨勢單則以小部位留倉,目的可提醒並避免做反向單。而為了遵循這個規(guī)則,必要時做小合約商品也無妨,這個規(guī)則可幫助你避開一次性的重大損失,或許有時你會錯過賺大錢的機會,但你會因而避免大賠。
3、只用你輸得起的錢:因為若非如此,你將不能從容運用心智上的自由作出穩(wěn)健的買賣決定。一位受訪者這麼說:「你應該將用來做期貨及選擇權交易的資金,看作準備要丟掉的錢,也就是變成假錢的概念,像是在玩大富翁一樣。而且必須事先將自己的資金和財產做一番審慎的分析,才不會危及其他的情況。期貨交易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心智獨立。」一位成功的買賣者也說:「你必須在最小的心靈干擾或外在影響之下從事買賣;也就是說,你買賣的決定,不能受輸掉家用錢的恐懼感所左右。」
4、斤斤計較:如果你要買進商品,請勿存著討價還價的心理,以低於市價2點下單。那些存心從市場榨出額外小錢的人,往往眼睜睜地看市場走勢趨近他的目標,然後又滑開了。所以,為了多賺五分錢,他們往往賠掉十塊錢,當你覺得操作時機已到,就勇敢去做,不應計較。
5、盡量提高『益損比』的比例:控制每筆單的最大可能損失金額不超過最小可能獲利金額。任何的買賣都一定會有50%的對錯,而你盡早把虧損的合約平倉,繼續(xù)持有賺錢的合約,那你就會成功,有些成功的買賣者,他捫十次買賣中只有三或四次賺錢,但基於他們的自律功夫,或運用停損單,他們在大賠之前早已脫身,新手最普遍的失敗原因就是:「沒有認錯的能力」。要克服「逗留市場,希望市場走勢轉為對自己有利」這一項誘惑,須得受過很多的教訓才辦得到的。
部位管理:
1、建立「鑽石型」交易:小部位做長、大部位做短。期初進場時,由於不確性較大,屬試單性質,可先小量進出,待行情較明確(這個定義很玄、可參考海龜交易法),可適時放大部位,但行情的末端,由於變化快速,部位應再縮小。而應當避免的方式為「倒金字塔」型, 也就是增加的合約數比原來的還多。這是一種危險的買賣技術,因為只要市場超出原本的預期,你所有的利潤就被一掃而空。
2、將獲利的部位抱?。簩①嶅X的合約賣出,可能是導致期貨投資失敗的原因之一?!钢灰绣X賺就不會破產」的口號不適用於期貨交易。其理由為:假如你不能讓利潤繼續(xù)滋長,則你的損失將會超過利潤把你壓垮。如何知道何時平倉收取利潤?停止損失的技術法和其他一些圖表可以參考。成功的交易者說:「不可只為了有錢賺而平倉收取利潤;要結掉一個賺錢的合約,你必須有個理由?!?/div>
3、不要在賠錢的方向上加碼:不論你如何有信心,也不要在已經賠錢的商品上增加合約。如果你那麼做,就顯示你已不能配合市場腳步,但是有些買賣者不同意此一法則,而寧願相信一種「價格平均」的技術。接受訪問的贏家們認為那是一種危險的技術,使用這種技術的人,如果不是有特殊的原因,不然就只是在強辯以掩飾其繼續(xù)投資的錯誤。這點可由前面之「心理分析」所提到的希望而得知。
4、不要對賠錢的合約戀戀不捨:不要持續(xù)保有賠錢合約兩天以上,也不要讓它拖過一個週末。這是某位成功期貨交易者用來強迫自己自律的一個法則?!纲u掉賠錢的合約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即使買賣老手亦有同感?!顾f:「所以我要自己切實遵守,不允許有例外情形發(fā)生。這樣盲目服從這條規(guī)則,兩年下來,我跳過了幾筆可能大賠的機會,也是讓我可以一直在期貨市場交易的關鍵因素?!?/div>
5、使用停損單:停損單的使用是一種簡單的自律功夫,它可幫你自動停止虧損。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當你下單時,也要同時設定停損點,如果你不這樣做,那你還會多賠更多錢,徒然增加損失而已?!拐堄涀。菏褂猛p單的原則,是你在下新單之前就已經考慮好的,因為如果你的停損單下的太臨時且急迫,它除了會讓你很快地帶著損失出場,對下一筆交易並沒有任何幫助。
6、學習逆勢操作:大部份新進場的投資客傾向於買漲,也就是說,在認為會上漲的市場買進,但因為市場的滑落往往快過它們的上漲,所以你能藉著在高價時拋;低價時買,屢次快速套到利潤。因此,逆勢操作法值得你學習。
7、不要立刻反做:當你持有一賠錢的合約,而決定把它平倉時,不要做180度逆轉的事。例如:當你買進時,除非你本就預定此筆買單是試單,當下殺破線就是要放空;或是透過電腦程式自己執(zhí)行多、空的指令;否則當市場走向與你相反時,先停損出場、觀望一段時間,再決定是否反向操作。因為如果你逆轉自己的合約,可能會受到更大的打擊--市價走低,或許你的損失可能減少;但若市價再走高時,你會損失更多!最重要的是:你現在已經失去理智了。趨向指標DMI(Directional Movement Index): 本指標對「加減碼」的判別有極大的幫助
趨向指標DMI是美國技術分析大師威爾斯-王爾德(Wells.Wilder)發(fā)明的一套技術分析工具。主要是藉由分析股價在上升及下跌過程中,所展現力量變化的連貫性,以計量分析的方法,研判市場上的未來價格變動力量,來決定波段操作或短線進出,並提供投資人在投資金額上加減碼的依據。
絕大部分指標,都是以每一日的收盤價或漲跌幅變化來計算出不同的分析數據,其不足之處在於忽略了每一日的高價與低價的波動幅度。兩天收盤價可能是一樣,但其中一天波動不大,而另一天震幅卻在7%以上,那麼這兩天的意義絕對不同。而趨向指標DMI則是把每日的高低波動的幅度因素計算在內,來分析預測未來的走勢。
應用如下(可同步運用在選擇權操作上):
1. 當+DI曲線在-DI曲線上時,表示上升動能強於下降動能,所以+DI向上穿過-DI時,為買入信號。若ADX曲線伴隨上升,則股價的漲勢更強。 (可伴隨買入買權buy call。)
2. 當-DI曲線在+DI曲線上時,表示下升動能強於上降動能,所以-DI向上穿過+DI時,為賣出信號。若ADX曲線伴隨上升,則股價會出現較急跌勢。(可伴隨買入賣權buy put。)
3. ADX曲線的功用是輔助判斷漲勢和跌勢的強弱是否延續(xù)的反轉信號。ADX在50以上的區(qū)間及20以下的區(qū)間有重要技術含義(實際運用須視商品特性而訂),而其轉折點也是非常重要的買賣信號。
4. 當ADX曲線位於+DI曲線和-DI曲線的下方,特別在20以下時,代表股價處於整理期,應退出觀望(可伴隨賣出買權sell call或賣出賣權sell put或同步賣出,形成莊家策略。);而 ADX曲線從20以下向上爬升時,不論當時股價是否漲跌,都可認定,將產生一段有相當幅度的行情。
5. ADX曲線向上運行,代表目前的趨勢正在加強。此時若+DI曲線在其上,代表當前趨勢為上升行情;反之,如果-DI曲線在其上,代表當前趨勢為下跌行情。ADX曲線一旦高於50以上,由上升轉為下降,意味著之前的行情開始轉變。 (時間價值開始耗損,可將選擇權之買方進行獲利了結。)
6. 當ADX曲線在低檔愈久,也代表一種預告信號,一旦向上揚升,對期貨交易者而言,此時即將可能產生波段行情,主要可用在投入資金的比例(加減碼)。
算法簡介如下:
先算出DM值:包括+DM{正趨向變動值} 及 -DM{負趨向變動值}
須計算「+DM」、「-DM」、「真實+DM」、「真實-DM」、「+DM(14)」、「–DM(14)」
1. 把當日最高價減去前一日最高價 = +DM。
2. 前一日最低價減去當日最低價 = -DM。
3. 若+DM>-DM成立,且+DM大於0,則「真實+DM」= +DM,若+DM小於等於0,則「真實+DM」= 0。
4. 同理,若+DM<-DM且-DM大於0,則「真實-DM」= -DM,若-DM小於等於0,則「真實-DM」= 0。
5. 接下來計算 +DM(14)與 –DM(14)之值。
起始值:可先用前14天之「真實+DM」的平均數做為第一天之+DM(14),用前14天之「真實-DM」的平均數做為第一天之-DM(14),而後計算如下:
當日+DM(14)=前一日+DM(14)*(13/14) + 當日真實+DM*(1/14)
當日-DM(14)=前一日 -DM14*(13/14) + 當日真實 -DM*(1/14)
再算出TR值 (當日價格與前一日價格相比之最大波動值)
TR(True Range)為波動實值,其算法為取以下三值中的最大一值,如下:
1、為當日最高價減去當日最低價。
2、∣Ht-C(t-1)∣ 為當日最高價減去前一日收盤價的絕對值。
3、∣C(t-1)-Lt∣為前一日收盤價減去當日最低價絕對值。
公式TR=MAX(Ht-Lt,∣Ht-C(t-1)∣,∣C(t-1)-Lt∣)
可簡化為 TR=MAX(H,L,前日收)-MIN(H,L,前日收)
再計算 TR(14):起始值計算比照DM(14)之計算方式,取前14根做平均數。
當日TR(14)=前一日TR14*(13/14) + 今日TR*(1/14)
以上為合併DM值與TR值之呈現:
然後算出DI值
+DI(14)=+DM(14)/ TR(14) * 100
-DI(14)=-DM(14)/ TR(14) * 100
如果+DI(14)為36,代表上攻力道中有36﹪的價格變動是真實有效的,如果-DI(14)為20,代表下殺力道中有20價格變動是真實有效跌破的。而真實有效的值才可列入ADX的計算。
例:以下列五個圖形來論,不論圖形之1、3、4之TR值都是相同的,因為前一根收盤被這一根的高低點包住,所以若+DM相同,其對+DI的貢獻度是一樣的;較不同的應是1與2的比較,一般來說圖形2是從空頭直接拉上來的,感覺好像是比較強,可是在+DI的解釋反而是較小的(因為分母TR大、分子+DM一樣),代表圖2之後較易盤整;而下列對DI貢獻最大的為圖5,表示開高走高在多頭的意義也是最大的,也就是創(chuàng)新高的能力會直接反應在此指標上。
最後算出DX及ADX
ADX(趨向平均線)是用來判別14日內價格變動趨勢的明顯度,計算如下:
1、先取DX值:DX=∣(+DI 14)- (-DI14)∣/ ((+DI14)+ (-DI14))。
再取ADX值:起始值計算比照DM(14)之計算方式,取前14根做平均數。
當日ADX(14)=前一日ADX*(13/14) + 今日DX*(1/14)
2、ADX向上,表示價格變動的趨勢力量愈大,亦愈有可能產生連續(xù)行情,反之若向下,通常伴隨著是橫向整理。
ADX愈大、代表目前市場上潛藏的動能愈強,任何方向皆可能有波段產生。
以下為一歷史資料試算,給有興趣的投資人參考:
日期
最高
最低
收盤
+DM
-DM
真+DM
真-DM
真+DM14
真-DM14
TR
TR14
+DI
-DI
DX
ADX14
2006/10/18
7057
6976
7025
2006/10/19
7033
6961
6981
-24
15
0
15
72
2006/10/20
7026
6997
7017
-7
-36
0
0
45
2006/10/23
7050
6977
7049
24
20
24
0
73
2006/10/24
7120
7058
7097
70
-81
70
0
71
2006/10/25
7105
7060
7060
-15
-2
0
0
45
2006/10/26
7125
7072
7093
20
-12
20
0
65
2006/10/27
7130
7077
7093
5
-5
5
0
53
2006/10/30
7035
6976
6981
-95
101
0
101
117
2006/10/31
7009
6966
7002
-26
10
0
10
43
2006/11/1
7025
6992
7003
16
-26
16
0
33
2006/11/2
7072
6956
7063
47
36
47
0
116
2006/11/3
7179
7055
7141
107
-99
107
0
124
2006/11/6
7156
7045
7115
-23
10
0
10
111
2006/11/7
7211
7163
7183
55
-118
55
0
24.571
9.714
96
76.000
32.33
12.78
43.333
2006/11/8
7190
7154
7156
-21
9
0
9
22.816
9.663
36
73.143
31.19
13.21
40.496
2006/11/9
7232
7110
7128
42
44
0
44
21.187
12.116
122
76.633
27.65
15.81
27.237
2006/11/10
7164
7102
7162
-68
8
0
8
19.673
11.822
62
75.587
26.03
15.64
24.929
2006/11/13
7178
7110
7132
14
-8
14
0
19.268
10.977
68
75.046
25.68
14.63
27.411
2006/11/14
7212
7162
7206
34
-52
34
0
20.320
10.193
80
75.399
26.95
13.52
33.188
2006/11/15
7266
7216
7247
54
-54
54
0
22.726
9.465
60
74.299
30.59
12.74
41.194
2006/11/16
7270
7231
7248
4
-15
4
0
21.388
8.789
39
71.778
29.80
12.24
41.750
2006/11/17
7274
7238
7257
4
-7
4
0
20.146
8.161
36
69.222
29.10
11.79
42.338
2006/11/20
7248
7205
7220
-26
33
0
33
18.707
9.936
52
67.992
27.51
14.61
30.625
2006/11/21
7311
7226
7306
63
-21
63
0
21.871
9.226
91
69.636
31.41
13.25
40.664
2006/11/22
7345
7297
7343
34
-71
34
0
22.737
8.567
48
68.090
33.39
12.58
45.267
2006/11/23
7427
7337
7394
82
-40
82
0
26.971
7.955
90
69.655
38.72
11.42
54.446
2006/11/24
7437
7363
7433
10
-26
10
0
25.758
7.387
74
69.966
36.82
10.56
55.428
39.16
2006/11/27
7515
7451
7510
78
-88
78
0
29.490
6.859
82
70.825
41.64
9.68
62.260
40.81
2006/11/28
7475
7435
7454
-40
16
0
16
27.383
7.512
75
71.123
38.50
10.56
56.945
41.97
2006/11/29
7498
7395
7465
23
40
0
40
25.428
9.833
103
73.400
34.64
13.40
44.228
42.13
2006/11/30
7553
7475
7542
55
-80
55
0
27.540
9.130
88
74.443
36.99
12.26
50.203
42.70
2006/12/1
7626
7537
7612
73
-62
73
0
30.787
8.478
89
75.483
40.79
11.23
56.816
43.71
2006/12/4
7674
7585
7658
48
-48
48
0
32.016
7.873
89
76.448
41.88
10.30
60.528
44.91
2006/12/5
7704
7565
7610
30
20
30
0
31.872
7.310
139
80.916
39.39
9.03
62.686
46.18
2006/12/6
7714
7610
7714
10
-45
10
0
30.310
6.788
104
82.565
36.71
8.22
63.405
47.41
2006/12/7
7738
7672
7698
24
-62
24
0
29.859
6.303
66
81.382
36.69
7.75
65.140
48.68
2006/12/8
7679
7598
7633
-59
74
0
74
27.727
11.139
100
82.712
33.52
13.47
42.681
48.25
2006/12/11
7639
7575
7614
-40
23
0
23
25.746
11.986
64
81.375
31.64
14.73
36.468
47.41
2006/12/12
7608
7454
7467
-31
121
0
121
23.907
19.773
160
86.991
27.48
22.73
9.465
44.70
2006/12/13
7500
7375
7450
-108
79
0
79
22.199
24.003
125
89.706
24.75
26.76
3.904
41.79
2006/12/14
7491
7427
7478
-9
-52
0
0
20.614
22.289
64
87.870
23.46
25.37
3.904
39.08
2006/12/15
7568
7525
7540
77
-98
77
0
24.641
20.697
90
88.022
27.99
23.51
8.701
36.91
2006/12/18
7668
7540
7634
100
-15
100
0
30.024
19.218
128
90.878
33.04
21.15
21.944
35.84
2006/12/19
7675
7583
7593
7
-43
7
0
28.380
17.846
92
90.958
31.20
19.62
22.788
34.91
2006/12/20
7678
7602
7662
3
-19
3
0
26.567
16.571
85
90.532
29.35
18.30
23.172
34.07
2006/12/21
7710
7617
7642
32
-15
32
0
26.955
15.387
93
90.709
29.72
16.96
27.319
33.59
2006/12/22
7692
7625
7692
-18
-8
0
0
25.029
14.288
67
89.015
28.12
16.05
27.319
33.14
2006/12/25
7698
7656
7679
6
-31
6
0
23.670
13.268
42
85.657
27.63
15.49
28.163
32.78
2006/12/26
7802
7674
7789
104
-18
104
0
29.408
12.320
128
88.681
33.16
13.89
40.951
33.37
2006/12/27
7845
7778
7795
43
-104
43
0
30.379
11.440
67
87.133
34.87
13.13
45.288
34.22
2006/12/28
7840
7746
7800
-5
32
0
32
28.209
12.908
94
87.623
32.19
14.73
37.212
34.43
2006/12/29
7888
7793
7880
48
-47
48
0
29.623
11.986
95
88.150
33.60
13.60
42.385
35.00
2007/1/2
7992
7880
7988
104
-87
104
0
34.935
11.130
112
89.854
38.88
12.39
51.676
36.19
2007/1/3
8035
7953
7989
43
-73
43
0
35.511
10.335
82
89.293
39.77
11.57
54.914
37.53
2007/1/4
7996
7936
7976
-39
17
0
17
32.975
10.811
60
87.200
37.81
12.40
50.618
38.46
2007/1/5
7989
7828
7830
-7
108
0
108
30.619
17.753
161
92.472
33.11
19.20
26.598
37.62
2007/1/8
7808
7726
7736
-181
102
0
102
28.432
23.771
104
93.295
30.48
25.48
8.929
35.57
2007/1/9
7835
7750
7822
27
-24
27
0
28.330
22.073
99
93.703
30.23
23.56
12.414
33.91
2007/1/10
7761
7670
7693
-74
80
0
80
26.306
26.211
152
97.867
26.88
26.78
0.182
31.50
2007/1/11
7738
7594
7626
-23
76
0
76
24.427
29.767
144
101.162
24.15
29.43
9.853
29.96
2007/1/12
7795
7687
7786
57
-93
57
0
26.754
27.641
169
106.008
25.24
26.07
1.630
27.93
2007/1/15
7833
7746
7804
38
-59
38
0
27.557
25.666
87
104.650
26.33
24.53
3.553
26.19
2007/1/16
7847
7785
7815
14
-39
14
0
26.589
23.833
62
101.604
26.17
23.46
5.465
24.71
2007/1/17
7856
7711
7835
9
74
0
74
24.690
27.417
145
104.703
23.58
26.18
5.233
23.32
2007/1/18
7930
7840
7922
74
-129
74
0
28.212
25.458
95
104.010
27.12
24.48
5.131
22.02
2007/1/19
7921
7856
7862
-9
-16
0
0
26.197
23.640
66
101.295
25.86
23.34
5.131
20.82
2007/1/22
7903
7780
7885
-18
76
0
76
24.326
27.380
123
102.846
23.65
26.62
5.907
19.75
2007/1/23
7892
7826
7885
-11
-46
0
0
22.588
25.424
66
100.214
22.54
25.37
5.907
18.76
2007/1/24
7996
7954
7993
104
-128
104
0
28.403
23.608
111
100.984
28.13
23.38
9.219
18.08
2007/1/25
8033
7960
7975
37
-6
37
0
29.017
21.922
73
98.985
29.31
22.15
13.929
17.78
2007/1/26
7915
7811
7837
-118
149
0
149
26.945
30.999
164
103.629
26.00
29.91
6.997
17.01
2007/1/29
7857
7756
7787
-58
55
0
55
25.020
32.713
101
103.441
24.19
31.62
13.325
16.75
2007/1/30
7807
7752
7769
-50
4
0
4
23.233
30.662
55
99.981
23.24
30.67
13.785
16.54
2007/1/31
7793
7638
7734
-14
114
0
114
21.573
36.615
155
103.911
20.76
35.24
25.850
17.20
2007/2/1
7786
7692
7740
-7
-54
0
0
20.032
34.000
94
103.203
19.41
32.94
25.850
17.82
2007/2/2
7839
7781
7810
53
-89
53
0
22.387
31.571
99
102.903
21.76
30.68
17.020
17.76
2007/2/5
7836
7760
7779
-3
21
0
21
20.788
30.816
76
100.981
20.59
30.52
19.432
17.88
2007/2/6
7896
7791
7889
60
-31
60
0
23.589
28.615
117
102.126
23.10
28.02
9.627
17.29
2007/2/7
7899
7860
7868
3
-69
3
0
22.118
26.571
39
97.617
22.66
27.22
9.145
16.71
2007/2/8
7907
7803
7870
8
57
0
57
20.538
28.744
104
98.073
20.94
29.31
16.651
16.71
2007/2/9
7925
7845
7884
18
-42
18
0
20.357
26.691
80
96.782
21.03
27.58
13.463
16.47
2007/2/12
7844
7784
7792
-81
61
0
61
18.903
29.142
100
97.012
19.49
30.04
21.311
16.82
2007/2/13
7830
7742
7743
-14
42
0
42
17.553
30.060
88
96.368
18.21
31.19
26.269
17.50
2007/2/14
7841
7776
7833
11
-34
11
0
17.085
27.913
98
96.484
17.71
28.93
24.064
17.96
2007/2/26
7945
7899
7899
104
-123
104
0
23.293
25.919
112
97.593
23.87
26.56
5.337
17.06
2007/2/27
7970
7911
7925
25
-12
25
0
23.415
24.068
71
95.693
24.47
25.15
1.375
15.94
2007/3/1
7771
7652
7660
-199
259
0
259
21.742
40.849
273
108.358
20.07
37.70
30.526
16.98
2007/3/2
7694
7611
7668
-77
41
0
41
20.189
40.860
83
106.547
18.95
38.35
33.858
18.19
2007/3/3
7640
7556
7589
-54
55
0
55
18.747
41.870
112
106.936
17.53
39.15
38.145
19.61
2007/3/5
7548
7270
7285
-92
286
0
286
17.408
59.308
319
122.084
14.26
48.58
54.616
22.11
2007/3/6
7425
7320
7409
-123
-50
0
0
16.165
55.071
140
123.363
13.10
44.64
54.616
24.44
2007/3/7
7469
7383
7427
44
-63
44
0
18.153
51.138
86
120.695
15.04
42.37
47.603
26.09
2007/3/8
7534
7417
7523
65
-34
65
0
21.499
47.485
117
120.431
17.85
39.43
37.669
26.92
2007/3/9
7566
7492
7517
32
-75
32
0
22.249
44.093
74
117.114
19.00
37.65
32.926
27.35
2007/3/12
7595
7541
7595
29
-49
29
0
22.731
40.944
78
114.320
19.88
35.81
28.602
27.44
2007/3/13
7643
7581
7624
48
-40
48
0
24.536
38.019
62
110.583
22.19
34.38
21.553
27.02
2007/3/14
7518
7435
7469
-125
146
0
146
22.784
45.732
189
116.184
19.61
39.36
33.493
27.48
2007/3/15
7677
7530
7652
159
-95
159
0
32.513
42.465
208
122.743
26.49
34.60
13.273
26.46
2007/3/16
7724
7580
7666
47
-50
47
0
33.548
39.432
144
124.261
27.00
31.73
8.062
25.15
波 浪 理 論 簡 介 :本法對「損益比」的依據有一定的參考性
波浪理論是相當有名的技術指標分析方法,不管是運用在股票選股、或期貨的進出場點、支撐壓力的判斷,甚至是選擇權交易策略的擬定,都扮演非常有效的角色,唯仿間人士因不了解技術指標的精神,誤認為技術分析是絕對的真理,導致在學習波浪理論時,先給予過大的期待,如此一來,當預測不如預期,便將它棄如敝屣,實屬可惜,因此特為文論述如下:
基本節(jié)奏:由五波段上升(又稱攻擊波),三波段下降(又稱調整波)所形成完整週期。
攻擊五波
第 1 波:最重要的一波,代表多空轉折!
波浪理論第1波,其宣告意義極大:上升速度快與寬度的增加。(寬度在股市中可講成是各類股的輪動)第1波大部分都是在盤底時不知不覺中完成而容易被視為反彈波;特別是領先股票在此波時已出現一波比一波高,且低檔有愈墊愈高之傾向(有第三小波的味道)。
第 2 波:回檔佈局的好時機。
隨著第1 波而出現的第 2 波調整波通常都比較大(深)。所以會很明顯的有大量的賣空。而此時行情總是飄忽不定,甚至複雜到難以判別波形結構。這也是因為大多數人都相信整個走勢還在低迷的階段,但成交量越來越小,振幅比較細或價格趨勢較不穩(wěn)定,反映出賣壓逐漸衰竭。如上所述調整幅度較大,常讓人誤判下跌波的熊市尚未結束。
反轉型態(tài)(如頭肩底、W底、三重底…等等)通常在此波結束後確認。
第 3 波:這一波沒做到,那…還是趕快退出市場比較好!
這一波是主升段,具有爆炸性狂漲,時間最長,幅度最大,成交量最大,也最容易走出延長波。且此時基本面會出現逐漸有利的報導。
半數以上的投資人都開始進場買賣了。大約30% ~ 40% 保守的投資人還在等待回檔再買,可是事與願違,這波段的回檔都比較小,也就有報紙上常見的辭彙『看回不回』這種說詞。
且遇利空不回,利多大漲,所以這一波的K線圖表中一般都會有跳空缺口出現。
第 4 波:汰弱留強、落後補漲,二線股準備「大鳴大放」了!
這波通常以三角形調整波出現的機會比較多;不過基於交替原則,波形必須有別於前面的第二波。而通常走勢較為簡單且快速;又浪底不應該低於第1波的波頂。
次級股票通常於此時開始下跌。
第 5 波:有可能很長、很大,敢抱、敢追的人就會賺到錢,不過…小心一點好?。?/div>
瘋狂熱賣的狀況下,前面提及的 30% ~ 40%保守的投資人,大部分會在這波中抓狂而投入。正常狀態(tài)這波的幅度都比第 3 波小,但這不是絕對的,當市場樂觀情緒高漲時,就會出現延長波。
頭肩頂的頭部,都在這裡成形。左肩為第三波。右肩為 b 波。
攻擊波
假如第一波和第三波之波動長度(或長相)相當,則第五波將很可能出現一個延伸的大浪;尤其是第五波之成交量較第三波擴增時。
反過來說,如果第三波衍生延伸波,第五波理應相似第一波之結構。
調整三波
第 A 波:
市場上會認為這只是下一個上漲走勢必經的調整波而已。而個別股票初見技術上具殺傷力的裂痕,但散戶投資人無視於此,仍然群湧買進。
第 B 波:
這波的升勢會比較情緒化。市場人士都誤認為上一個上升波浪尚未結束。但有四點可以大膽預言:
一:是騙人的;叫人上當的把戲。
二:多頭陷阱;投機者的天堂,也是散戶心態(tài)上的放縱。
三:僵化,不知變通的自滿。
四:最後注定要完全被C波拉回。
適當的寬度通常是推動波的特性,修正波並沒有此特性。
一般說來,中級波以下的b波通常表示成交量遞減;而基本波級以上的b波通常表示群眾的廣泛參與,其成交量遠大於前多頭市場之量。
第 C 波:
破壞力極強,如同第 3 波的特性,全面下跌。一片套牢聲,大家漸漸的遠離號子,不敢看盤。當號子沒人時,又會開始默默的進行另一個迴圈中的第 1 波。
附屬第 d 波:
除了擴張三角形裏的”d”波,其它的d波經常會有成交量的增加。
此波有修正波的特性,也有第一波的特性。
附屬第 e 波:
對大多數市場觀察家來說,是新頂點之後的另一個下跌走勢的開端;新聞媒體經常也在此推波助瀾。
e波總會似是而非的衝破三角形之邊線,更使投資人深信市場的空頭走向;且因e波是最末波,所以投資者心理與第五波類似。
所以:請準備往相反的方向走。K線圖上為破底穿頭盤。
波浪之間的比例原則
波浪理論可用來推測市場的漲幅和跌幅,主要是採取黃金分割率和費氏級數之神秘數字去計算。
如:C波是A波的一倍或1.618倍,而一個上升浪可以是上一次高點的1.618,另一個高點又再乘以1.618,包含股票與期貨分析皆可以此類推,唯在使用前務必先了解商品特性,才不致於有誤用之慮。
另外,下跌浪也是這樣,一般常見的回檔或反彈幅度比率有0.236(=0.382*0.618)、0.382、0.5、0.618等。
計算比例原則的最大好處,是可以知道目前的投資是否符合「正期望報酬
葛蘭碧八大法則之說明
:本法對「趨勢」及「買賣點」的選擇極有助益。
葛蘭碧八大法則不管是運用在期貨的買賣點判斷、或作為選擇權買方或賣方的進場依據,都非常的有用,特別是對趨勢的研判、可提供迅速且有效的準確性。
在買賣點的判斷,主要是當價格穿越移動平均線的同時,即視為買進與賣出訊號發(fā)出的依據,在觀察走勢及買賣點時可同時配合艾略特波浪理論:一、三、五波為攻擊波、而三波調整波A、C同向,如此會有更明確的輪廓。
右圖是實際的加權期貨走勢圖,時間是民國82年至85年共三年的時間,它的週線圖很漂亮的呈現了波浪理論的上升五波、及下降三波,並揭示了葛蘭碧八個最佳進場點。
利用葛蘭碧的理論來判斷趨勢,主要便是以價格與簡單移動平均線之位置加上均線斜率來決定,當價格在移動平均線之上時,加上均線斜率為正,則股價就屬於上升趨勢,反之當價格在均線之下,加上均線斜率為負時,則屬下跌趨勢;在操作上即是根據此來做進出準則,上升趨勢即偏多操作,下跌時當然是偏空操作。
買進時點:
1.移動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斜率趨向為零),而股價從平均線的下方突破平均線時(有較明顯之紅K棒站上),這就是買進訊號。(通常此時為上漲的初升段,易上下震盪洗盤,故口數部位不建議過大。)
2.股價雖跌破平均線之下,但隨即又回復到平均線之上時,且移動平均線有向上揚升之跡象,這就是買進訊號。(此時在型態(tài)上容易發(fā)現W底、並常發(fā)生在波浪之第3波。)
3. 股價走勢在平均線之上,且均線斜率一直向上,但目前價格從回檔下跌走勢翻揚向上,(可用較小級距之KD指標向上交叉做判斷),此為加碼買進訊號。(若不跌破均線、代表強勢上漲,此時回檔極淺,通常為0.382左右。)
4. 股價目前處於下跌趨勢,均線明顯向下,若突然暴跌,且與均線正乖離過大,可買進搶反彈,因為股價通常會再度趨近於移動平均線。(常為末跌段的表現,C波機率較高,一般將此定為出場點而非進場點。)
賣出時點:
5. 移動平均線走勢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平均線的上方往下跌破平均線時,這就是賣出訊號。K線圖上有盤頭的跡象。(通常在頭部時,MACD指標易有背離現象產生。)
6. 股價雖上升突破平均線,但隨即回到平均線之下,而且平均線從向上轉平甚至下彎時,為賣出訊號。(同2、易為起跌段、可準備加碼放空操作。)
7. 股價走勢線走在平均線之下,且均線斜率向下,股價反彈後再次轉弱,為強烈賣出訊號。(同3、此時容易出現加速趕底的狀況,若運用選擇權買入賣權會有極大之獲利。)
8. 股價在上升且走在平均線上,突然暴漲導致正乖離過大,因為股價會再度趨近於移動平均線,所以這也是賣出訊號。(發(fā)生於第3、5波,而以第3波所揭露之波浪意義較大、第5波或末波段時易伴隨指標背離。)
葛蘭碧八大法則之四句真言詩
進場點一:一夫當關、春江水暖鴨先知。趨勢的開始一定要夠明顯…
進場點二:接二連三、長江後浪推前浪。看到買點二就知道接下來會有買點三了…
進場點三:排山到海、大雨欲來風滿樓。暴利背後代表風險,短進短出會相對安全的…
進場點四:置之死地、小心駛得萬年船。逆勢交易,不是不行,停損單一定記得要下!
率」,由於行情變化莫測,堅持方向者一旦遇到不如預期的走勢,其損失往往非常巨大,故在此建議投資人,學技術分析跟學任何東西一樣,只有能夠累積下來的專業(yè)才是值得學的,所以訓練自己計算「益損比」的能力,遠比訓練自己「判讀方向」的能力更為實際。
結論:
艾略特波浪理論,對於參與人數眾多的市場準確性會較大,如加權指數、成交量大的熱門股。投資人若看完波浪的介紹後,若仍是對「損益比」的運用毫無概念,那就一定要先了解技術分析的精神,再開始運用上文所提到的波浪特性,而非著重在支微末節(jié),如此方有可能將波浪理論的好處、換成實際的存款收入。
「交易獲利的因素,並不是你學會了什麼規(guī)則,而是你練習出的成果?!?/div>
續(xù),若同時爆量,暗示市場有反轉的機會,特別是在上升趨勢中,成交量或未平倉量突然下降或持平,都暗示著上升格局將產生變化。
1.空頭回補的反彈走勢 (SHORT COVERING RALLY)
一般而言,價漲量增應是多頭的信號,但同時如果未平倉量縮減,這種信號反應空頭正進行回補,這顯示是空頭的信號,此時未平倉量比成交量更重要。
2.上升突破(UPSIDE BREAKOUT)
一般人都習於找理由作多,而非找理由作空,所以當價格突破壓力時,必定伴隨著成交量放大,這種突破才能視為是有效的突破,因此當價格向上噴出時,成交量比未平倉量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六、練習題
1、價格___而成交量及未平倉量___時,上升趨勢值得懷疑。
2、未平倉量___而價格___時,這是空頭回補的弱勢徵兆,價格可能向下拉回。
3、未平倉量___而價格___時,顯示賣壓減輕價格可能向上反彈。
4、價格___而成交量與未平倉量都___時,是多頭氣勢最盛的情況。
來看看金融市場吧!
金融市場、或說是期貨市場絕對是出高手的地方,也就是說只要是會波動的市場,必定會產生一些高手存在,這些人不見得會浮上檯面,但若去觀察他們的績效,那絕對是讓人肅然起敬的。
右圖是一位操盤人交易玉米的績效表現,各位看官可以仔細的看這條紅色的績效線,雖然不能說不會賠錢,但是看起來還真是很會賺錢呢?那「他」是怎麼操作的呢?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仔細留意看看,我們會慢慢為你揭開謎底。
2008年、2009年真是金融市場精彩無比的一年,相信所有在股票市場分析股市的人都看走了眼,沒想到行情竟然會急上、急下,像美國原本有前五大投資銀行、高盛、摩根、美林、里曼兄弟、貝爾斯登。不到二年的時間,先是貝爾斯登公司賣給摩根大通銀行,08年下半年曾為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沒多久美國銀行也宣布收購同樣陷入困境的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曾經的華爾街5大投行僅剩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公司。投資人在這年也飽受賠錢斷頭之苦,
所以恐怖的08年、創(chuàng)造出精彩的09年。
只是在期貨及選擇權的市場,卻又較前幾年大放光明!因為大行情必定伴隨者大的成交量,再加上期交稅又在2008年底調降、再加上空頭市場,股票市場不能放空的限制,所以,在2008年年底期貨成交量又創(chuàng)下了新高!
分析股市、沒有什麼人或什麼技術分析工具特別不一樣:投資有輸就一定會有贏。不只是股票市場產生了很多贏家,而特別是在期權市場上,大行情伴隨著的是又出現非常多的新面孔,他們有的是當沖客,有些是波段操作,有些是選擇權策略專家,他們都有共同的結局:在期貨、選擇權的市場賺超過百倍的利潤。這就是投資期貨、選擇權市場比投資股票市場迷人之處…
但有人好,就有人不好,筆者在期權市場中也看到非常多的投資人一直在尋覓良方,可惜,大多未能如願,在此特仿古詞,臨摹出一首反映期權市場的生態(tài),也希望尚在此處努力的投資人,早日修成正果,享受甜蜜的果實!
世界首富比爾蓋茲從哈佛大學輟學之後,開創(chuàng)了微軟,有人問他:「會不會覺得沒有拿到學位很可惜?」
他說:「不會呀,我知道我要的是什麼。」
全球著名投資大師巴菲特說:「第一個投資原則就是不要賠錢,第二個原則就是不要忘記第一個原則?!?/div>
僅僅一個「不」字,正是躋身有錢人行列的關鍵密碼!
一樣年齡,兩種不同的命運
有些人貧,有些人富;有些人苦,有些人樂,命運的好壞差別,竟然在於一個關鍵字──「不」!
大學時代,基於好奇心,很想了解同個時辰出生的人,是否會有同樣的命運?於是,煞費苦心,終於找到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甚至同時辰出生的A小姐。不過,聊天之後,卻赫然發(fā)現,我們兩人的差異性頗大。
我讀社會系,她念歷史系,我的臉看來很福泰,套句同學的形容:「以鼻子為中心,可以用圓規(guī)畫出一個圓形?!苟樞拖魇?,一副弱不禁風的模樣。兩人個性更是天壤之別,我總是樂觀開朗、笑臉迎人,她則鎮(zhèn)日眉頭深鎖,似乎永遠有心事。
畢業(yè)多年後,我們竟在臺北街頭相遇。在互留連絡方式後的某天,她打電話向我尋求協助。原來,她是時下熱門的「卡奴」一族,想從我身上了解,是否有快速解決債務的方法。
這位可以和我互為「分身」的A小姐,其實工作挺穩(wěn)定,月薪也有五、六萬元。但是卻喜歡買名牌包,每年出國旅遊至少3次。這還不打緊,糟糕的是,先生聽信明牌,用融資方式買股票,卻慘遭套牢,差點被斷頭。於是,她只好預借大筆現金,解決燃眉之急。只是萬萬沒想到,在利滾利的效應之下,債務愈堆愈高。
你瞧!這對禁不起誘惑的夫妻,一個對於無法負擔的高消費,提不起勇氣說「不」;另一個則是貪戀所謂的明牌,到最後,兩人差點一起鬧自殺。
這則故事給了我一個很重要的啟示──即便是命盤和八字都一樣的人,由於不同的價值觀和金錢觀,最後造就「富人V.S.窮人」的差別命運。
再談談我身邊的另一個真實例子。小陳和阿明是我多年的好友,兩人同樣38歲,都是好人,也都富有正義感,願意為朋友兩肋插刀,是我認為值得深交一輩子的兩個人。
不同的是,小陳當年是吊車尾考上私立大學,阿明則是臺大高材生。小陳自認不是念書的料,於是畢業(yè)後就自行創(chuàng)業(yè)。工作8年多,平時省吃儉用的結果,就存到人生的第一個一千萬。爾後,他進而將錢投資到股票和期貨市場,因為多次抓到臺股轉折點,所以短短5年間,身價已突破上億元,目前財富還不斷累積中。
相較之下,阿明發(fā)揮考場上,一路過關斬將的天生本領,學生時就考上高考,連研究所都來不及念完,就進入公家機關,過著朝九晚五的安穩(wěn)生活。10多年下來,年薪也已突破80萬元,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高薪上班族。不過,平常都將薪水花盡的他,在面臨老爸罹患癌癥,需要龐大醫(yī)療費時,卻一毛都付不出來,忙著四處調頭寸。
為什麼同樣年紀的兩個好人,命運為何如此大不同?我想,這或許是他們在年輕時,兩人自心中勾勒出的「金錢藍圖」大相迥異有關。小陳立志要當有錢人,學生時代就積極尋找各種賺錢機會,而且絕不過度消費,即使現在已是億萬富翁,現在仍住在破舊的老公寓,開的是10年的中古車,單從外貌來看,一點也嗅不出有錢人的味道。
反觀阿明,排在生命中的第一順位是「當個有品味的人」。因此,凡是能襯托品味的物品,如:一盞20,000元檯燈、一雙8,000元的鞋子,出錢從不手軟。他總是這樣自我安慰:「要活在當下,我的今天要比明天美麗!」也因此,信用卡帳單堆積如山,薪水全部花光光。
從物競天擇的角度來看,小陳與阿明的生存條件差不多,智商也不相上下,同樣都是斯文秀氣的帥哥,但是小陳就像頭獵豹,錢在哪裡,就立刻追到哪裡;阿明則像隻優(yōu)雅的孔雀,寧可光彩奪目,卻不在乎周圍是否存在著危機。
站在命運的分水嶺上,你想向貧走,還是向富走?踏出關鍵第一步之前,請記得,對於不適當的消費、不適當的投資,和不適當的借貸遊戲等,通通都要先學會說「不」!唯有懂得說「不」,人生才有可能從黑白變彩色,晉升有錢人階級。
你會向貧走,還是向富走?
一個人的金錢藍圖,會深深影響一生的財富命運,你想知道自己會向貧走,或向富走嗎?請完成下列三題造句,就能得到初步的啟示:
1、 很會賺錢的人……
2、 金錢的目的……
3、 假如我是臺灣首富……
愈渴望富有的人,通常造出來的句子的字義愈正面;相反地,對財富漠不關心的人,造出來的文句就會不痛不癢,甚至充滿負面能量。我曾把這三題造句,分別拿給兩個朋友寫。一個年薪兩百多萬的專業(yè)經理人寫,他的答案分別是,「很會賺錢的人必有一套成功的方法」「金錢的目的是為了支配生活,不被生活所支配」「假如我是臺灣首富,我會想辦法提升臺灣產業(yè)競爭力?!?nbsp;
另一個負債幾百萬的朋友,寫出來的句子則是,「很會賺錢的人,請發(fā)揮愛心,借我錢讓我還債吧!」「金錢的目的就是能養(yǎng)家活口,不必四處借貸」「假如我是臺灣首富,哈哈,怎麼可能,作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yōu)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優(yōu)惠券還有10:00過期
馬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