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京的老韓今年60歲了,幾十年的干部生涯終于告一段落。心胸豁達的他并沒有為門前冷落而感到失落。退下來的他每天早起上公園打打太極拳,下午練練書法,日子卻也不難打發(fā)。倒是他那患了近8年的皮膚瘙癢癥讓他難以忍受。
說起來話長。1999年的初春,他因公去海南出差,也不知是否因貪吃海鮮的緣故還是什么其他原因,反正回來后就發(fā)現自己的右小腿內側發(fā)癢,癢處約有拇指頭大小。當時他以為是被蚊蟲叮咬,涂了點風油精了事。
后來發(fā)現患處皮膚發(fā)緊、發(fā)亮、脫毛,慢慢地有一塊皮膚變硬且出現皺褶,面積2×2厘米大小。至2005年右小腿內側的硬皮部已發(fā)展至4厘米×6厘米,瘙癢癥狀也日漸加重。
經中西藥內服外用均無效。后來去北京協和醫(yī)院診療,經皮膚切片病理檢查為“真皮膠原纖維增生”。又服用了近半年并涂抹了他們配制的外用藥??蛇€是斷不了根,時好時壞。
后聽人說某地方有一祖?zhèn)髅t(yī),用火針可以治好各種各樣的皮膚病。他也去過,除了在小腿內側留下數個火針針眼外,什么癥狀也沒改善。這次孝順的女兒將他接至合肥,陪同他來到我們省中醫(yī)院接受中醫(yī)傳統療法。
檢查:右小腿內側有一處5厘米×6厘米大的硬皮區(qū),局部皮膚發(fā)黑,發(fā)觸之無彈性。
辨證為:邪毒稽留,氣滯血瘀。
治療:患處走罐,在起痧處用三棱針散在絡刺,加拔火罐。約拔出40毫升紫黑色瘀血。配合清艾條熏灸。
周治療1次,經3次治療后,患處的皮膚開始變軟,發(fā)黑的皮膚開始變紅。后又經刺血治療了兩次,針灸了1周。老韓的皮膚瘙癢癥狀完全消失,患處皮膚彈性恢復,顏色正常。3個月后電話告知,右小腿皮膚一切正常,不再瘙癢。
按:該病例臨床較為少見,中醫(yī)學認為本癥可能與風邪、熱邪、蟲毒有關。留于皮膚與肌肉之間,使該部的經絡氣血瘀滯阻塞,氣血不通,肌膚失而致。局部刮痧以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三棱針散在點刺,以瀉邪驅毒,新。艾草熏灸可以擴張局部的血管,改善血液循環(huán),從而促進了新的正的再生而治愈。
聲明:本文來源《一位針灸醫(yī)生的臨床手記》作者王振琴,本平臺重在交流分享,若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