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列缺?在《針灸甲乙經(jīng)》中說:手太陰自此分支別走陽明,脈氣由此別列而去,似天上之裂縫。又有說列缺指閃電,有閃電之形,有似天庭破裂,故名列缺?!稌樉膶W》云:列缺者,高骨下缺,位列經(jīng)穴而生奇絡,引肺細絡,肺陰生陽,至缺處而交手陽明,脈斜至陽溪,即名反關脈,故高骨下缺,肺之絡列穴,故名列缺。
由此,從穴名看列缺之穴更重在其聯(lián)絡手太陰和手陽明之表里經(jīng)之義,臨床應用也多以此為要,“頭項尋列缺”之說便是其證。
列缺為手太陰肺經(jīng)穴,別名“童玄”、“腕勞”。又是肺經(jīng)之絡穴,別走陽明,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于任脈。它有宣肺祛風,疏通經(jīng)絡之作用。
列缺屬肺經(jīng),為肺經(jīng)“脈氣所發(fā)”和“神氣之所游行出入”的通道,外感表證經(jīng)絡不同則見頭項強痛,肺主表,刺列缺可宣肺通表,而頭項強痛自除。
肺與大腸相表里,就列缺來說,它是手太陰肺經(jīng)的絡穴,別走手陽明大腸經(jīng),而大腸手陽明之脈,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從缺盆上項至迎香,故手陽明大腸經(jīng)可治項病,項部有疾除可選用大腸經(jīng)相關穴位,還應配伍手太陰經(jīng)的列缺,此為內(nèi)經(jīng)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之理。
頭項尋列缺,也就是說,列缺的主要作用是治療頭頸部疾病的。當人感到頭暈目眩時,刺激列缺穴,能很好地使人清醒。就好比打雷閃電,能夠使陰霾消散,讓天氣重新恢復清朗,所以列缺穴被稱為雷電之神。
列缺穴有疏衛(wèi)解表、清肺熱、宣肺理氣利咽、通經(jīng)活絡、利水通淋等多項功效。
那為什么列缺會作用頭項部呢?
所謂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蹺照海膈喉嚨。列缺屬八脈交會穴,通于任脈,任脈經(jīng)絡從會陰上喉嚨至面部,而任脈的體內(nèi)通道,直上與督脈會于巔頂,所以八脈交會穴中的任脈會列缺與督脈會后溪兩穴,均可治頭項疾病。
臨床應用配穴:
列缺治偏頭痛配太陽、率谷。
列缺治前額痛配上星、攢竹、頭維。
列缺治咽痛配少商、商陽。
列缺治鼻塞配上星、迎香、合谷、風池。
列缺治喘加肺俞、風門?;蛞蚝?,或因熱,肺氣上逆,肅降失常而喘息。
列缺治失音,加廉泉、照海。列缺配照海為八脈交會之穴,列缺是肺經(jīng)穴與任脈相通。
列缺治咳嗽加尺澤、肺俞、天突。尺澤是肺經(jīng)之合穴。能降肺氣,以復肅降,氣不逆則咳止。
列缺治項強,加大椎、風池、大杼。
大椎穴是督脈穴,督主一身之陽,大椎是手三陽、足三陽與督脈之會。純陽主表,凡外感六淫之在于表者,皆能速解。
風池穴是足少陽膽經(jīng)穴,位于顳颥后發(fā)際陷中,內(nèi)部中間為延髓,禁深刺,是手足少陽、陽維之會。是臨床常用之穴,有祛風解表,疏邪清熱,明目,利機關之效。
大杼穴是足太陽膀胱經(jīng)之穴,在第一胸椎下,陶道旁開一寸半,是手足太陽、少陽之會,督脈之別絡,是骨會大杼。有祛風邪,解表熱,舒筋脈,調(diào)關節(jié)的作用。
列缺治后頭痛,加風池、印堂、太溪。后頭疼多屬腎氣不足,則骨髓空虛,或因久痛、氣血耗損,可取足少陰腎之原穴太溪補腎。印堂穴,位于兩眉中之陷中,為經(jīng)外奇穴,可治頭痛、失眠。
列缺治手腕痛,加合谷、陽溪。三穴都是局部取穴,有散寒,行氣,通絡,止痛之力。
肺開竅于鼻,肺氣不利則鼻塞不通,列缺尚有清利肺氣之功。
列缺穴三大功效
頭疼、頸椎病等頭部疾病
“四總穴歌”中叫做“頭項尋列缺”。意思是說頭頸部的疾病都可以通過按摩、針灸列缺穴得以治療,如外感引起的頭項強痛、偏頭痛、落枕、頸椎病、面神經(jīng)麻痹等。實際上,列缺穴的功效還遠不止此。
中醫(yī)認為,“經(jīng)脈所過,主治所及”,因列缺穴既是手太陰肺經(jīng)之絡穴,別走手陽明大腸經(jīng),又通于任脈,是八脈交會穴之一。
所以,這些經(jīng)脈所經(jīng)過的地方的疾病,都可以通過按摩、針刺列缺穴來治療,如咽喉炎、牙關緊閉、齒痛、腕肘無力、半身不遂、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咯血、咳喘等。
美容 其一,中醫(yī)認為,“肺主皮毛”,故按摩列缺穴能讓皮膚光滑細膩,也算是非常不錯的美容穴。
戒煙 對于要戒煙的人來說,不可不知列缺穴,想抽煙時掐掐列缺穴,能夠控制抽煙欲望。
減輕粉塵傷害 一些經(jīng)常接觸粉塵和有毒有害氣體的人,如老師、一線工人,經(jīng)常按按列缺穴,可有效減輕粉塵和有毒氣體對身體的傷害。
用列缺穴的手法主要是彈撥。彈撥的手法是在穴位或部位做橫向推搓揉動,使肌肉、筋腱來回移動,以有酸脹等感覺為佳。平時感到脖子不適,發(fā)現(xiàn)脖子僵硬疼痛,就可以撥動列缺穴,不適感就會迅速減輕。
列缺穴既是手太陰肺經(jīng)上的穴位,亦是八脈交會穴(通于任脈),位于前臂橈側(cè)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兩手虎口交叉時,一手食指尖下筋骨凹陷處便是。
“列缺”在古代指閃電,“列”是分開,“缺”指破裂,一道閃電猶如把天空一分為二,所以稱之為列缺。
巧合的是,列缺穴的解剖位置正好位于兩條肌腱(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另外,列缺是肺經(jīng)的絡穴,又是從這里開始走入大腸經(jīng),一分為二,貫穿于兩條經(jīng)絡之間,正好應了列缺之名。
列缺穴位于手腕內(nèi)側(cè),在大拇指側(cè)下方,能感覺到脈搏跳動之處就是穴位所在之處。取穴時,老人可將兩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在指尖下的凹陷,就列缺穴。
常按摩列缺穴除了有助于治療偏頭痛、頭痛、顏面神經(jīng)痙攣及麻痹、齒痛等頭面部疾病外,還可以治療上肢病變,如手肘、腕無力及疼痛。另外,對肺經(jīng)病癥也有不錯的效果,如感冒、支氣管擴張咯血及咳喘等肺經(jīng)病癥均可按摩列缺穴。
如何尋找列缺穴呢?可以采取握拳、掌心向內(nèi)姿勢,手腕微微向下垂,腕后橈骨莖突。該莖突的上方在用力握拳時可見一凹陷,即是列缺穴。
按摩時,患者宜輕握拳,拳心向上,輕輕放在桌子上,用另一手指按在列缺穴處,逐漸用力,作深壓捻動,也可以用拇指指端甲緣按掐列缺穴,做下陷上提的連續(xù)刺激,以列缺穴處有酸脹感或疼痛感為好。
按法:用拇指指端按在列缺穴處,逐漸用力,作深壓捻動。
掐法:用拇指指端甲緣按掐列缺穴處,做下掐上提的連續(xù)刺激。
揉法:用拇指指端揉動列缺穴。
推法:拇指指端按在列缺穴處,有節(jié)律而緩慢均勻地推動。
頭項尋列缺 今天頭疼別忘了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