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復習——降低遺忘率的秘密
你聽過“狗熊掰苞米”的故事嗎?那狗熊很笨,晚上到苞米地去掰苞米,伸出右手掰二個夾在左胳肢窩里,又伸出左手掰一個夾在右胳肢窩里,此后,不斷重復上面的過程……就這樣,掰一個丟一個,掰到天亮,它只拿了一個苞米。我們在學習上假如不注意復習鞏固,也會一邊學一邊丟,就像狗熊掰苞米一樣勞而無功的。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曾首先對遺忘現(xiàn)象作了系統(tǒng)的研究并揭示了遺忘發(fā)展的一條規(guī)律: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識記的最初遺忘得快,以后逐漸減慢,到了相當時間以后,幾乎不再遺忘。心理學家認為,剛學的知識在兩三天后遺忘的最多,最好在24小時內復習。如果拖的時間過長,上過的課程已經忘了許多,再去復習,就事倍功半了。我們應該去鞏固知識,而不是去修補已經瓦解了的東西。根據(jù)這些規(guī)律,在新學一種知識(例如詞語)后,就必須搶在遺忘大規(guī)模進行前及時復習,這也就是“趁熱打鐵”的意思。與此相反,如果等到印象淡薄了再復習,將花費成倍的時間。 為了使你的時間和精力不白花,就必須立即進行復習,當天課程當天復習。假如必要的話,不管你想不想這樣做,都應該克服對復習的心理上的障礙,要馬上自覺去復習。這時候你會節(jié)省由于你沒有復習一個章節(jié)而在以后重新學習時可能要花的大量時間。 為什么立即復習可以降低遺忘率呢?只是因為它給予你一個機會讓你把章節(jié)中各部分內容聯(lián)系起來——把它們拼起來,就像把七巧板的各部分拼起來就能看到圖案的整體一樣。這樣,你不用記許許多多的零碎的部分,就可以看到有關章節(jié)內容的一幅整體“圖案”。 立即復習是很容易進行的。在一個段落一個段落地把章節(jié)內容學完之后便可開始。用一張紙將這一章節(jié)的第一頁遮去,但留出邊線外的筆記部分。用自己的話,把邊線外的筆記或單獨的筆記作為提示,將課文中那一頁上講述的思想、事實和細節(jié)出聲背誦。然后,將紙移去,來找出錯誤和疏漏之處。如果對這一章中的每一頁你都能這樣仔細檢查的話,你就會覺得你已經了解這一章所講述的思想的順序和它的脈絡流向,于是便將它們記住。 及時復習是為了鞏固課堂學習的成果,加深記憶。因此,復習與前一節(jié)課的時間不要隔得太久,全都忘了以后再復習等于重新學習。一般說來,復習的時間最好依次安排在第一次學習后的半天、一天、三天、七天、半個月后,分次進行。同時,要注意合理安排,即要合理組織復習和安排時間,不要集中在一個時間內復習,這樣做容易疲勞,收不到復習的好效果。開始復習時,次數(shù)盡量多些,時間間隔短些,內容可以少些,以后再慢慢減少次數(shù),延長時間,擴大復習范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