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4月21日滬深兩市融資余額首超2億元(2.02億元)大關(guān)之后,22日再添0.54億元,達到2.56億元。其中滬市融資余額1.57億元,深市融資余額0.9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股再次成為資金獵取的目標(biāo)。據(jù)《證券日報》記者統(tǒng)計,截至4月22日,兩市融資余額2.56億元,而融資買入金融股金額為1.18億元,占比45.9%;兩市當(dāng)日融資買入額為5730.96萬元,而融資買入金融股金額為2850.46萬元,占比達49.7%。滬市融資償還額為294.9萬余元,金融股的融資償還額為75.71萬元,占比僅為25.7%。
金融股中,長江證券、中國平安受到資金熱捧。長江證券為當(dāng)日融資買入量最大的個股,買入額高達1125.08萬元。中國平安融資買入額為818.99萬元,居第二位。
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認(rèn)為,雖然大盤本周急劇波動,后市走勢變得更加復(fù)雜,但資金敢于逆市買入金融股,凸顯了銀行、券商、保險股的投資價值,這或許是投資者的底氣所在。
自4月16日股指期貨登臺亮相以來,投資者對大盤后市判斷出現(xiàn)了分歧,特別是在大盤近日的大幅波動中,融資與融券之比從100多倍下降到50倍,融券做空交易日趨活躍。但是,無論是做多還是做空,金融股均成為雙方爭奪的籌碼。4月12日,曾出現(xiàn)5000萬資金做多金融股的一幕,當(dāng)日對中國平安、工商銀行的融資余額均超過1000萬元;對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太保、中國銀行的融資余額也都超過了300萬元。
而比較4月22日融資買入標(biāo)的證券的數(shù)據(jù),記者發(fā)現(xiàn)了新的變化。金融股中的長江證券、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海通證券受到資金追捧,分別被融資買入1125.08萬元、818.99萬元、296.66萬余、218.41萬元,其中長江證券高居榜首。
實際上,中國平安已是第三次受到資金垂青。4月13日,其融資買入余額首破2000萬元,達2187.29萬元,融資買入額267.54萬元;4月21日,其融資余額2709.21萬元,融資買入額711.36萬元;4月22日,融資余額3513.23萬元,當(dāng)日融資買入額818.99萬元。長江證券則是近日的“新銳”。4月19日,其融資余額為1213.30萬元,融資買入額1169.89萬元;4月22日,其融資余額2570.63萬元,融資買入額1125.08萬元。
由于受到國家出臺房地產(chǎn)調(diào)控一系列政策的拖累,資金對銀行股的態(tài)度變得謹(jǐn)慎起來。雖然銀行股的融資余額也在增加,但投資者對其融資買入額開始減少,融資償還額增加。截至22日,融資余額超過500萬元的只有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興業(yè)銀行和深發(fā)展,而其當(dāng)日融資買入額分別僅為2.51萬元、21.28萬元、7.69萬元、3.91萬元,融資償還額分別為5.84萬元、3.06萬元、6.49萬元、0元。北京銀行成為當(dāng)日資金做多銀行股的龍頭,其當(dāng)日融資買入額274.05萬元,遙遙領(lǐng)先。
而工行、建行、中行似乎不受資金待見,當(dāng)日融資買入額分別為25.29萬元、18.22萬元、0.04萬元,融資償還額分別達22.58萬元、10.48萬元、4.52萬元。
(本文來源:證券日報——資本證券網(wǎng) 作者:于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