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串珠子可不要隨便亂配,是有忌諱的,其中是大有講究的,手串珠子的數(shù)量都有它的含義,從寓意的基本上都與佛學有關,雖然隨著時尚的發(fā)展,串珠不一定都是佛珠,但是在寓意上,卻繼承了佛學的內涵
下面就說一說手串的顆數(shù)分別有哪些寓意
1顆,一顆珠往往比較貴重,挑選具有很高物質價值的珠子,表達了佩戴者的藝術審美品位
3顆,代表是“佛”、“法”、“僧”這三寶,多為虔誠的佛教信徒所持有
4顆,指四緣:舊譯日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新譯日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5顆,指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6顆,分別代表耳、鼻、舌、眼、身、意這“六根六情”,指代的是人的六種感官六種感知
7顆,指七妙法:又作七法、七知、七善、七善法。及知法、知義、知時、知足、知自、知眾、知尊卑
8顆,指八正道也,代表著達到佛教最高理想的八種方法和途徑
9顆,指九世:過去、未來、現(xiàn)在各具三世,合為九世
10顆,含義十利,指散見于諸經中之種種十利
11顆,指十一力:謂阿彌陀佛加持念佛行者之十一種力用
12顆,世間之事多為因緣而生又為因緣而去,而這12顆串珠就表明了這“十二緣起”
13顆,指十三力,西方凈土之菩薩,具足十三力,而能自利利他
14顆,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現(xiàn)在很多青年人極其青睞這一種串珠,借用了“十四忍”的寓意
16顆,指十六善神,是指守護般若經及持誦者的十六尊夜叉善神
18顆,民間有“十八子”的說法,數(shù)目吉祥而且便于攜帶,頗為常見,此中所謂“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21顆,覆蓋了菩薩修行自大涅槃到成佛所經歷的21處階位,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
27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賢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每顆串珠代表一位佛學圣者,合計為佛家27圣賢。甄嬛傳的雍正手里經常盤的就是27顆
36顆,是108顆的精簡版本,主要是為了便于人們隨身攜帶,也傳達了以小見大、化繁為簡
42顆,和54顆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也說的是菩薩修行中所要感悟的階位數(shù)目,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
54顆,此串珠數(shù)源于菩薩修行中所需感悟的54處階位,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108顆,暗指消除108種煩惱,求得身心安定,化做無欲無求的姿態(tài),是很多修佛者佩戴文玩菩提子所選擇的數(shù)目,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tài)。有多種不同的說法,總的來說,六根各有苦、樂、舍三受,合為十八種;又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十八種,計三十六種,再配以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
1080顆,按天臺宗理論,十界無不性具善惡,故一千零八十數(shù)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笆纭北硎菊麄€迷與悟的世界。這類的串珠一般都是直徑比較小的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