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的作者及全
詩意思賞析
《夜雨寄北》是晚
唐詩人
李商隱身居遙遠的異鄉(xiāng)巴蜀寫給在長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詩人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寫出他對妻子的一片深情,親切有味。全詩構(gòu)思新巧,自然流暢,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夜雨寄北》①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②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③話巴山夜雨時。
注釋
①選自《李義山詩集》。李商隱(約813-約858),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懷州河內(nèi)(現(xiàn)在河南泌陽)人。唐代詩人。 這首詩是寄給友人的(也可能是寄給妻子的)。當時詩人在巴蜀,友人(或妻子)在長安,所以說“寄北。在夏雨的夜晚。詩人獨自一人在外乘涼不由得想起了以前的好友。感慨萬千。
②【巴山】不是指大巴山,而是指縉云山。
③【卻】再。
池:水池。
期:期限。
譯文
你問我什么時候回家,我沒有固定的時間回來;
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漲滿池子。
何時你我重新相聚, 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燭夜談,
再來敘說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賞析 夜雨寄北》,選自《李義山詩集》,是李商隱膾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詩人寫給遠在北方的妻子的。當時詩人被秋雨阻隔,滯留荊巴一帶,妻子從家中寄來書信,詢問歸期。但秋雨連綿,交通中斷,無法確定,所以回答說:君問歸期未有期。這一句有問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詩人留滯異鄉(xiāng)、歸期未卜的羈旅之愁。詩人與夫人王氏伉儷情深,時刻盼望能速歸故里,與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燭花,深夜暢談。而此時,只能苦苦思念。詩只有四句,卻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既包含空間的往復(fù)對照,又體現(xiàn)時間的回環(huán)跳躍?!焙萎敗盀樵O(shè)想之詞,設(shè)想由實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為設(shè)想中回憶的話題,自然成為”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樣的巧妙
詩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