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fēng)東漸,南雁北飛。一把尺子,講求精準(zhǔn)。一柄斧頭,要求鋒利。物盡其用,萬物并作。晴帶雨傘,飽囤干糧。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練武之人,不是渾人。一不可欺師滅祖,一不欺老弱病殘,三不欺通情達理之人。人一緊張,就會慌了神,有了內(nèi)功,則處變不驚。能沉住氣,就能想事兒,智力不能衰,學(xué)會用內(nèi)功護腦。書法有點睛之筆,拳法有精髓之處。每門東西,都有一個關(guān)鍵點,掌握了它,就是掌握了變化之道。沒有它,則終歸空洞,這就是核心功法。核心功法,就是基本功,一般會在樁功出現(xiàn)。因為簡單直觀,所以見效快。功架的作用,是使基本功活化,產(chǎn)生變數(shù)。為道日損,專注于一事,深入修為,你會發(fā)現(xiàn),越練得深,越簡單直接。所有功法,可在一式當(dāng)中。一式當(dāng)中,又可匯宗所有法。大即是小,小即是大。由簡入繁,由繁入簡。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枝繁葉茂,地下有根。好比說,地上有個物,可用胳膊勁拿,也可調(diào)動腰力去取,取決于怎么想,如何用勁。拳學(xué)結(jié)構(gòu)中,有個東西叫做,抬手合腰,落手拔腰。意思是,抬手時,擴背,聚合腰力,形成矛盾。落手時,拔脊,催拔腰力,形成矛盾。凡是豎勁,都有上有下。有上去的,就要有下來的。有放長的,就要有收縮的。記住一句話,手抬起來,腰力聚合。手放下來,上拔腰力。代表性的是,太極起式。起式,不是簡單一抬手和一落手,那幾乎沒用,是空洞的。抬手勁路是,領(lǐng)住頭~箍臀~撐后腰~擴開背~提吊丹田~打開肋~松開肩~拉斜方肌~肱骨裹下來~沉肘為支點~一邊抬手,一邊擰尺橈。要這么起手,才練功力。用身上的勁,把手抬起來。說是抬手,其實是一連串身法。抬手過程中,主攻的是,整合中盤腰力,包括背與臀。
大日臨空,千江入海。落手時講究,落手不落肘。往外撐肘,再落手。掌根往下有個按勁,手掌抹著往下捋,用的是卸胛勁,將手臂帶落,走的是根節(jié)。同時要做到,領(lǐng)頭拔脊,增強腰腹抻拔勁。通俗的講,手越往下,腰力越往上,這個矛盾勁要有。拳諺講,陰陽出功力。不要都下來,也不要都上去,勁要有上有下。結(jié)構(gòu)里有了矛盾,功力自然生成。抬手合腰,落手拔腰。如封似閉,定式像按桌子,手掌下按,腰脊上拔。脊柱拔開一分,已非常厲害,椎關(guān)節(jié)空間并不大。開一分,功力成倍的翻。再看,退步跨虎。這個式子,要傘形擴張。往上領(lǐng)頭拔腰,下則虛襠沉墜,脊柱就順直了。退步跨虎,非??崴埔捉罱?jīng)的伏虎式。只是易筋經(jīng)更加直接,上的是純剛勁,退步跨虎是外柔內(nèi)剛勁。抬手時,抱丹田聚合腰力。落手時,拔脊柱增長腰力。頭條號太極浮屠。太極拳如此練,先修開合腰,再練旋轉(zhuǎn)腰,腰為第一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