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沃倫·巴菲特因為一場即將在北京舉行的“慈善晚宴”再次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這頓號召中國富豪捐出半數(shù)個人財富用于慈善事業(yè)的晚餐,不僅沖擊著中國人對待財富的態(tài)度和使用財富的方式,更沖擊著中國慈善的管理方式和制度環(huán)境。
在讀到這條消息之前,我注意到了一張從音樂錄像帶里截圖出來的照片。照片中的老巴一頭酒紅色的披肩長發(fā),束醒目的紫色發(fā)帶,黑色皮夾克配招牌的紅色蘇格蘭裙,正手握話筒,忘情演唱。
這是老巴在伯克希爾·哈撒韋旗下汽車保險公司美國政府雇員保險公司(Geico)的年度員工大會上,模仿“槍與玫瑰”Guns N" Roses 樂隊的主唱艾希爾·羅斯Axl Rose ,整首MV長達2分24秒,據(jù)說最后30秒的高潮,已經(jīng)古稀之年的老巴還秀了下他寶刀未老的高音,雖然聽覺效果難以媲美原唱,但架勢十足精神可嘉。
老巴這副享受生命的派頭讓我想起了很久以前讀過的一個故事。
有一個富翁,終于抽出時間,到他那購置多年的海邊別墅度假,躺在沙灘上曬太陽。某日看見海邊一漁夫打了三網(wǎng)魚就收起網(wǎng),也躺在沙灘上曬太陽。他覺得奇怪,忍不住問道:“你為什么不工作了?”。
漁夫答:“今天的工作已經(jīng)結束了”。
富翁問:“為什么不多捕些魚呢?”
漁夫問:“為什么要多捕魚呢?”
富翁苦口婆心:“多捕魚就可以多存錢,然后錢生錢就可以買海邊的別墅,就能像我這樣曬太陽了。”
漁夫微笑反問:“你看我現(xiàn)在在干什么呢?”
我相信,很多人都捫心自問過,生活中,我們是要做那個忙碌的富翁還是做那個悠閑的漁夫呢?
當然,沒有人會拒絕成為富翁。但如果在趕往成為富翁的路上,遺失了漁夫的心境,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老巴就是那個始終保持著漁夫心境的富翁。他對自己的非凡好運充滿感恩,也坦言擁有某些東西讓他的生活更有滋味,但他拒絕變成財富的奴隸,所以當他在2006年承諾逐漸將其持有的所有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捐贈給慈善基金的時候,毫不諱言這個決定讓他再開心不過。而現(xiàn)在,他又承諾,在他有生之年或大去之際,將把至少99%的個人財富捐獻給慈善事業(yè)。
對于讓世人嘩然的99%的個人財富,老巴卻看得很淡。“以美元衡量的話,這筆錢誠然可觀,但從相對價值角度出發(fā),每天都有許多人向他人贈予更多。有數(shù)以百萬計的人常常為教會、學校和其他機構作貢獻,從而放棄了原本可以用來惠及自己家庭的物質財富。他們對貧乞者的接濟和給聯(lián)合之路勸募協(xié)會的捐款,意味著放棄看電影、去餐廳就餐或其他個人享樂。相形之下,我的家人和我兌現(xiàn)捐贈99%財富的承諾則不需以犧牲需要或想要的東西為代價。”
擅長于價值投資的老巴為自己的人生做出了最有價值的規(guī)劃:假使我們把多于1%的財富花在自己身上,我們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并不會因此加強。然而,剩下的99%財富卻能對他人的健康與福祉產(chǎn)生莫大影響。這一現(xiàn)實為我和我的家人指明了道路:留下的財富夠花即可,其余則贈予社會,去滿足更多需求。
老巴說,我最珍視的財富,除卻健康,還有那些幽默有趣、個性多彩、長久相伴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