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收藏《多瑙河之波》(羅馬尼亞)[國語配音版]
觀羅馬尼亞電影,有血與火凝成的民族史詩,有歌可泣的英雄傳奇,有如火如茶的現(xiàn)實生活,影片從不同視角,熱情謳歌了羅馬尼亞人民為爭取自由解放,不屈不撓同侵略者斗爭的歷史,透過銀幕,呈現(xiàn)給觀眾一幅幅壯麗、悲愴、詩意的畫面,而且,幾乎每一部電影都有一首讓人難以忘懷的主題音樂。
六、七十年代的羅馬尼亞電影不但給我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還影響了我國電影的創(chuàng)作。
據(jù)有關資料顯示:自1953年東北電影制片廠譯制了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電影制片廠攝制的黑白故事片《為了美好的生活》至1992年上海電影譯制廠譯制的彩色故事片《珠寶奇案》,我國一共譯制了羅馬尼亞各個歷史時期的故事片近70部。
《多瑙河之波》是1961年長影譯制的由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電影廠攝制的黑白故事片,也是羅馬尼亞電影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在羅馬尼亞解放前夕,共產(chǎn)黨的地下工作者托瑪,為了從敵人手中搞到大批軍火,混進了囚犯隊,被港務局挑選去充當水手。船長米哈依是個富有愛國心的人,剛剛與安娜新婚典禮,便被敵人將他所駕駛的駁船征用。在托馬的影響下,米哈依認清了斗爭的道路,托碼在米哈依夫婦的協(xié)助下,除掉了船上押運軍火的德國兵,將駁船上的軍火送給了游擊隊。米哈依在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了,托馬懷著勝利的信心走向新的戰(zhàn)斗,安娜在歡送的人流中深情地注視著托瑪......影片中多瑙河兩岸美麗的風光,船長米哈依與安娜被戰(zhàn)爭破壞的婚禮場面,優(yōu)美動人的主題曲旋律,都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不知為什么,1970年左右,只有《多瑙河之波》中有一個船長米哈依與安娜的接吻鏡頭沒有被片檢機構(gòu)刪去,每次在電影院放映到這個地方,全場鴉雀無聲,因為這是一個被禁錮的年代——文革歲月中外國電影的第一吻。...
2012/09/27雨霖
轉(zhuǎn)載/編輯/收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