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選擇了賺錢的女人,你得接受她的忙碌。
你選擇了賢惠的女人,你得接受她的沒錢。
你選擇了理性的女人,你得接受她的絕情。
你選擇了害羞的女人,你得接受她的自卑。
你選擇了勇敢的女人,你得接受她的固執(zhí)。
你選擇了風情的女人,你得接受她的過去。
你選擇了能干的女人,你得接受她的霸道。
總而言之: 十全十美的女人有,在夢里!
蕭伯納崇拜的人是誰
二戰(zhàn)之后,有一位記者問蕭伯納:“當今世界您最崇拜誰?”
蕭伯納毫不猶豫地答道:“蘇維埃紅軍打敗了德國法西斯,把我們從苦難中解救出來。我們不得不感激蘇維埃紅軍,而它的統(tǒng)帥是斯大林元帥。因此我最崇拜的人是斯大林,是他拯救了世界文明?!?br> 記者想了一會兒,便明白了蕭伯納話中的意思,就接著說:“那您崇敬的第二人又是誰呢?”
蕭伯納答道:“愛因斯坦先生是我所崇敬的第二個人。因為他提出了相對論,把科學推向了一個新的境界,為人類的美好未來開辟了一條嶄新的大道,他對人類的貢獻是無可估量的?!?br> “世界上還有您崇敬的第三個人嗎?”記者又問。
“至于第三個人嘛,為謙虛起見,我還是不直接說出他的名字了?!笔挷{微笑著說道。
蕭伯納幽默的話語把記者逗樂了。
蕭伯納崇拜的第一個人是拯救世界的蘇維埃紅軍統(tǒng)帥斯大林;第二個崇拜的人是發(fā)現(xiàn)了相對論的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至于第三個崇拜的人,當然就是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先生自己。蕭伯納用一種幽默的方式回答了記者的問題,一方面使記者能夠得到滿意的答案,一方面又暗中夸贊了自己,真是一箭雙雕。如果蕭伯納直接說第三個最崇拜的是自己,反而達不到這種效果,還會被認為自大和目中無人。所以,蕭伯納沒有明確表達自己的意見,而是將內(nèi)容暗含在說的話中,讓記者自己去想。
有時候,人們通過說話表達自己的意思,并不是簡單直截了當?shù)卣f出來,而是將真正想說的隱藏在要說的話中。如果不轉(zhuǎn)個彎,就聽不出話里所隱藏的另一番內(nèi)容。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帶著夫人到埃及訪問。一天,田中夫人的和服脫線了,而這件衣服正是當天準備穿的禮服,夫人便命人去找針線,可是每個商店里都沒有針。她不知道埃及有這樣一個風俗,每天下午3點至5點從不賣針、買針和借針,因為這段時間非常忌諱針。
第二天,田中夫人見到穆巴拉克總統(tǒng)時,笑著對他說:“我愿以我個人的名義,幫助貴國建設一個針廠,以解貴國缺針之急。”穆巴拉克開始一愣,接著就讓翻譯再譯一遍,他懷疑自己沒有聽清楚。當?shù)诙闇蚀_無誤地譯出時,穆巴拉克總統(tǒng)終于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笑著對田中夫人說:“夫人可能對我們的風俗還不是很了解,我會讓我的助手告訴您的。不過,如果夫人愿意的話,我也愿以個人的名義,向貴國免費贈送數(shù)噸各種規(guī)格的針。”
總統(tǒng)的助手告訴田中夫人:每天下午3~5點,埃及人絕不賣針,這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據(jù)傳說,每天的這個時間里,會有天神下凡賜給人們一些生活必需品,但天神要親自體察人們各自的境遇。越是富有的人,得到的賞賜會越多;越窮的人,所得的賞賜則越少。而窮人整天總是穿針引線,縫縫補補,為了使窮人得到的賞賜多一些,免于窘困終身,所以人們在這個時候絕不賣針。
田中夫人聽后感到有些尷尬,但她仍笑著對總統(tǒng)說:“怪不得總統(tǒng)會這么大方。不過,這些各種規(guī)格的針要全是金子做的就好了?!?br> 田中夫人不知道埃及的風俗,以致堂堂的日本第一首相夫人鬧出了笑話,不僅使埃及總統(tǒng)覺得很尷尬,而且自己也覺得尷尬。在田中夫人看來,埃及是因為沒有錢制造針,所以才會提議為埃及建一個針廠。但是建針廠這個提議對于埃及總統(tǒng)來說恰是一種侮辱,因為按照當?shù)氐娘L俗,只有窮人才會用針。
田中夫人知道這個風俗之后,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但是仍然展現(xiàn)出了非凡的外交風范。她用“金子做的針”來化解彼此之間的尷尬,既是表達了自己對埃及總統(tǒng)大度的感謝,也暗含了埃及是一個富裕的國家,針都可以用金子來做。
人們根據(jù)不同的場合會說出不同的話,這些話有的是一聽就讓人明白,有的卻需要揣摩話中的弦外之音。將自己想要說的用含蓄的話語表達出來,反而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在一些比較難應付的場合?,F(xiàn)代人都是比較復雜的,有些話不便明說,就像在電影《天下無賊》中:“二十一世紀最缺少的是人才”、“現(xiàn)在隊伍很難帶啊”、“黎叔很生氣、后果很嚴重”、“做人要厚道”等一系列經(jīng)典的臺詞,使人發(fā)笑的同時也會明白其中暗藏的另一番含義。
話里有話不是指說話不直接、虛偽等帶有貶義的意思,而是需要看人、看事、看場合。如果一個人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直接說出來,人們反而會認為這人太魯莽,倒是那些說話含而不露的人,會被認為是聰明人。而且,說話最注重的就是場合,如果說得不合適,不僅得罪了人,自己也下不了臺面,還是不要將話挑明了說,盡量做到“笑不露齒”。尤其是贊揚別人的時候,說得太夸張,別人會認為是在拍馬屁,自然也就與之疏遠了;而那些“拐著彎”夸人的話,往往能拉近彼此的距離,說話辦事也會比較方便。所以,與人交談的時候,注意自己言辭的同時,懂得揣摩別人的話,才不會造成尷尬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