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shù)最多的國家之一,交通死亡人數(shù)居高不下,每年因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者超過20萬人。
一說起交通事故的話題,我們往往會談到,或者說主要焦點都在談中國車主素質。然而,一位曾在美國居住多年,并經(jīng)常往返于世界各地的海歸華人,卻給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在他看來,中國車禍數(shù)量之所以冠絕全球,絕非素質問題,不能用車主“素質論”去討論和解決問題,否則就走偏了。最大問題應該是交通管理水平要跟上去,要把交通管理當成一門科學研究。
下面我們看看這位海歸華人是怎么說的:
最近,一個好久不見的大學同學車禍去世,他的小孩才3歲。參加完葬禮,想起小孩子掛滿淚珠的小臉,徹夜難寐。
上百度一搜索,發(fā)現(xiàn)中國的車禍死亡率已經(jīng)連續(xù)十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我們以世界3%的汽車保有量,制造了全球16%的死亡人數(shù),中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開車最危險的地方。大多數(shù)網(wǎng)友都把車禍多的原因歸咎為中國司機素質低,開車不規(guī)矩,我強烈反對這種“素質論”。
本人在中國出生,長大,大學畢業(yè)后去美國讀碩士,在美國考的車牌,后由于工作原因,跑了不少國家,在香港、日本、意大利、墨西哥、泰國、菲律賓都開過車。
我認為中國的車禍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整個交通管理的理念落后。我從來不覺得美國人的素質比中國人高很多。你看過新奧爾良風災的照片嗎?美國的大兵是帶著沖鋒槍去災區(qū)救援的。如果他們不帶槍,當?shù)鼐蜁腥舜?、砸、搶?/span>
我國城市每萬輛車死亡率是美國的17.8倍,我們的素質會比他們差17.8倍嗎?
“素質論”掩蓋了車禍多的真正原因,也撇清了交管部門的責任。要拯救我們身邊將要在車禍中喪生或受傷的親人和朋友,最可行和最快的方法是改革目前的交通管理理念和體系。
交通管理和工廠管理一樣,本質上是一門科學。
中國的工廠可以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經(jīng)驗,為什么交通管理不能引進別人的經(jīng)驗?以下是我在國外和國內開車的一些體會,供大家參考:
1美國學車第一課:告知盲點
在美國學車的時候,教車師傅第一課就告訴我,后方45度左右的地方是左右后視鏡的盲點。
如果超車后換線,必須要略轉一下頭,以眼角的余光確保盲點位置沒有車才能換線。如果你跟在別人的車后面,最好不要長時間呆在前車的盲區(qū),以免對方看不見你而突然轉向。這個盲區(qū),所有歐美國家的司機都知道。
我問過南美和東南亞等所謂“第三世界國家”的朋友,他們也都知道,并且很驚訝我問他們這個問題。
在他們看來,這就跟天是藍的,草是綠的一樣,每個人都應該知道。
在中國,我們交學費去駕校學車,教車師傅有教過你盲點嗎?沒有,因為他們的師傅也沒有教過他們。我們只能自己從車禍中以血的代價來領會。
2中國駕校是第一個要動刀的
中國的交通要改善,駕校是第一個要動刀的地方。
我再說兩個例子:
a、在美國超車后換線,師傅會告訴你,在后視鏡中看到了后車的前輪才可以換線。
這種方法可操作性很強。但在中國沒有人教這個,偶而有師傅教的話也只是說50米或60米。
在后視鏡中你怎么能知道50米有多遠呢?
b、關于遠光燈,所有的美國司機都知道,起霧時不要打遠光燈,因為反而看不清楚;
另外,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亂開遠光燈,如果你干擾了對面車司機的視線,撞到你了是自己倒霉。
但中國的教車師傅不教這些,他們老是強調要眼明手快,好像只有反應快才能在路上活下來。基本的安全知識反而不教。
3美國事故處理方式更科學、安全
在美國,如果高速公路上發(fā)生車禍,交警至少在200米以外就在地上放置冷光蠟燭(防風),提醒你換線,冷光蠟燭連成一條長長的火光斜線,后方的司機有非常足夠的時間避開故障區(qū)。
而在中國,交警頂多在幾十米開外放一個熒光的警示牌,等你看到了,離故障車也就剩下幾秒鐘的反應時間。
三角標志和雪糕筒都是很不科學的裝備,天黑的時候不夠顯眼,體積又太大,交警和司機都不可能帶太多。
直接放在路中間的話容易造成車禍,放在路邊又容易被忽視。
再看冷光蠟燭,體積小,不占地方,使用方便,直接扔在路上就行,萬一不小心碾過了一兩個也不用剎車。如果我們也采取歐美一樣的故障警示方式,每年能救下多少人命?
4中國道路規(guī)劃存在問題
在中國,交管部門喜歡在車道中的隔離帶建花壇,有些地方甚至連高速公路的隔離帶也有花壇。
這種做法全世界只有中國有。為什么別的國家不搞?
別人是有道理的?;▔ㄔ诼分虚g容易讓司機分神,用隔離欄最實用,還便宜。另外,花壇需要定時修剪和澆水。
在維護的時候,停在路邊的園林車,還有緩慢行駛的灑水車都很容易造成追尾。
要美化市容,花壇可以建在路邊。如果中間一定要種花草,能不能采用不需修剪和免澆水的品種。
5中國執(zhí)法不嚴,執(zhí)法方式偏了
我回國已經(jīng)十多年了,在國內也開了十多年車。我跟普通的中國司機一樣,偶爾圖方便也會犯犯規(guī),比如雙黃線左轉等等。
但在國外就不敢。我覺得我的個人素質沒變(普通人一個),之所以在國內亂開車,在國外小心謹慎,是因為國外違規(guī)的成本遠比國內高。
以我在美國開車的經(jīng)驗為例,感覺上每違規(guī)10次,至少會被交警逮到1次。
有一次在三藩市郊外,凌晨兩點在65英里的高速上開到80英里也被警車攔住罰款。
美國的交警大都是流動執(zhí)法,會從任何一個地方冒出來,讓你不敢心存僥幸。
反觀國內,我們的交警很喜歡呆在十字路口。
很多地方還讓交警站在十字路口指揮交通。
我一直沒想明白,路口不是有交通燈嗎?
紅燈停,綠燈走,清楚直白,為什么還要交警做復雜的動作去發(fā)相同的指示?
中國交警編制增加的速度遠遠跟不上車輛,有限的警力還是應該用在刀刃上,十字路口還是交給紅綠燈吧。
6交通管理是一門科學
最后我想強調一個觀點,交通管理和其他領域的管理一樣,是一門科學,需要以科學的態(tài)度去研究。
美國有科研人員研究了全美事故率最高的10個十字路口,發(fā)現(xiàn)了一個普遍問題,這些十字路口的交通燈都不夠高,不夠多。
如果前面是個貨車,跟在后面的車就看不見交通燈變化,容易造成追尾。按他們的研究對交通燈進行改良后,發(fā)現(xiàn)第二年事故減少了15%。
如果這個研究結果正確的話,90%的中國紅綠燈都有改善的空間,而且一改馬上就能見效。這樣每年能挽救多少人命,減少多少損失?
這些成果別人都已經(jīng)研究好了,都是公開發(fā)表的,不用專利費,我們只要拿來就可以了,為什么不做?
我們已經(jīng)是“世界第一”了,該到改變的時候了。為了家人和朋友的健康和安全,請自覺安全出行,告訴給你身邊的朋友,讓愛傳遞到每一個人。如果每一個人都置身事外,下一個出車禍的,可能就是我和你。
是什么使得美國有個好的交通秩序呢?實際上很簡單,那就是一套完善的法規(guī)和有效的處罰。
比如,現(xiàn)在貨車司機開車用手機發(fā)信息要罰款2750美元,大概相當于一個月的工資!
如此重罰還有誰愿意以身試法?比較有趣的是,這個法規(guī)得到了包括貨車和公共汽車司機在內的人的廣泛支持。這個結果多少讓人有些意外。
不過原因也很簡單,很多司機是“被發(fā)信息”的,因為很多情況是其所在公司發(fā)信息給司機,如果不回,就有丟飯碗的危險,有了這么條法律司機總算可以名正言順地不回信息了。
對于私家車司機,美國也基本靠“法”和“罰”。而如果沒有什么被罰的危險,美國司機也有不守紀律的:
比如,有限度的超速很少有被抓被罰的危險,因此美國高速公路上的車就幾乎都超速10%;美國十字路口很少有攝像頭,因此很多人就在剛變紅燈1-2秒那段時間闖紅燈;美國人都知道酒后開車非常危險、處罰也極重,但酒后開車不少美國人都干過,究其原因是他們都認為一兩瓶啤酒不足以影響他們開車,因此幾乎不可能被抓到。
但一般也就如此而已,更越軌行為美國人一般就不敢了。因為雖然對私家司機的處罰比商業(yè)司機輕很多,隨便一張罰單也是要一兩百美元甚至更多。
同時,還會被罰點,積到一定點數(shù)就有被吊銷駕照的危險,美國大部分城市沒有什么像樣的公共交通,吊銷駕照就差不多等于剁掉雙腳,寸步難行。
就算沒有被吊銷駕照,有了罰點保險費就會升高,特別是有比較多罰點的時候,一年保費可以漲近十倍,保費占比一旦達到年收入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也就差不多等于吊銷了駕照。
同樣道理,在路上開車,美國司機也很少亂沖亂闖,因為大家知道這樣容易出車禍,且不說這樣可能受傷,每個車禍都可能是保險公司提高保費的理由,因此能不做最好不做。相反,對于長期表現(xiàn)良好的司機保險公司會給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