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些,行為也變得淘氣起來,媽媽也覺得他們難以管教,指責幾句他們還仿佛有理似的跟自己頂嘴,把媽媽們氣的不輕。其實這種事情在不少人自己身上就有體會過,不少人小時候就是習慣跟自己媽媽頂嘴的,直到為人父母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父母的不容易。到今天大家觀念也開始改變,不妨認識一下,表面上看起來是孩子調(diào)皮的舉動,其實很可能恰恰反映出孩子的某種優(yōu)秀特質(zhì)。家長們不用忙著用暴力解決問題,孩子跟自己頂嘴可能是好事,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孩子通常都表現(xiàn)出哪些特征吧。
1.他們懂得表達自己
父母總是叫孩子做這些那些,孩子則表示出抗拒,這時候就是他在傳遞自己的想法,他擁有自己的意識,希望可以自己做主。相比那些總是聽從父母話的孩子,他們則顯得沒有那么獨立,甚至是在他們長大以后也會比較缺乏獨立思想總是依賴他人。而那些總是頂嘴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反而在彰顯自己的立場,長大后也比較獨立,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的家里還不能表達自己想要的不想要的,那么他在別的地方還會說出來嗎?
2.他們敢于批判和質(zhì)疑
父母通常在孩子的心中都是高大形象的人,大多數(shù)孩子都對父母說的話深信不疑,覺得他們無所不能,他們說的話也成為權(quán)威。但是當孩子提出質(zhì)疑時,便表示他從別的地方觀察并思考得出結(jié)論,并沒有完全相信父母的話,這種思想無論是在學(xué)習和與人相處中都是很難得的,不會輕信且敢于質(zhì)疑,有時候家長甚至可以從孩子的話中得到不同的思考方式啟示。當你的孩子試圖說一些道理試圖勸服你的時候,不妨聽一聽他的想法和判斷依據(jù),有這樣的習慣對孩子來說也是種思維邏輯上的鍛煉。
3.他們更懂得調(diào)節(jié)情緒
敢于說出自己心聲的孩子相比那些有怨言卻不說的孩子會擁有更健康更快樂的童年,因為他們心直口快不會留有心事,這樣的孩子長大后也會更懂得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畢竟說出來事情就會得到解決。所以家長看見不要一味打擊,孩子有個開朗大方的個性不是很好嗎。
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跟自己頂嘴,不要張口便罵或者用暴力手段來制服,家中盡量養(yǎng)成民主說話的習慣,和孩子平等交流,減少命令的語氣。同時教育自己的孩子表達意見時要注意方式而且講禮貌,兩人都心平氣和的交流,那么溝通的質(zhì)量和成果也會更高,家長和孩子的關(guān)系也會更進一步 ,你們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