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我們都會抱怨世界有多糟糕。政治動蕩,全球戰(zhàn)爭和環(huán)境災難都讓我們認為,自己過得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一年,但是歷史學家卻在提醒我們,我們現在過得相當舒適了,至少不用和公元536年的人類相比, 公元536年,科學家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年,這一年太陽消失了18個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根據科學家的調查,從公元536年初開始,一股濃霧籠罩著歐洲,中東和亞洲的一些地區(qū)。太陽雖然是可見的,但并不是我們見到的這種陽光,而是一種沒有溫度的陽光,拜占庭歷史學家普羅科皮烏斯說: “因為太陽在全年都沒有亮度,就像月亮一樣發(fā)出光芒。”這個朦朧時期還伴隨著一些其它的奇特天象,包括中國的夏季降雪,歐洲經歷了“春天沒有溫和,夏天沒有熱量”。
在這一年神秘的陰霾造成了溫度驟然下降,全球溫度在1.5攝氏度至36.5攝氏度之間。溫度的下降導致了2300年來最寒冷的十年。不穩(wěn)定的天氣導致農作物沒有增長,全球爆發(fā)嚴重的糧食短缺。愛爾蘭史書記載,公元536至539年之間三年沒有面包。
到公元541年,由于鼠疫爆發(fā),事情明顯惡化。大流行病肆虐東拜占庭帝國,占帝國人口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加速了帝國的崩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出現如此巨大的災難呢?科學家研究后發(fā)現了一些真相。
研究人員分析了一塊從瑞士冰川中取出的72米冰芯樣品,研究了灰塵和其他被困在巖心中的空氣傳播顆粒。他們在其中發(fā)現了火山玻璃碎片,可以追溯到冰島的火山巖,而公元536年恰好是冰島火山噴發(fā)最強烈的一年。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碎屑是大規(guī)?;鹕奖l(fā)的證據,冰島火山噴發(fā)之后,釋放出大量灰塵灰燼,籠罩在北半球一年多的時間里,影響了全球18個月,至此公元536年的謎題才得到真正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