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是一種人體水液代謝的產(chǎn)物,有內(nèi)濕和外濕之分。在中醫(yī)范疇內(nèi)濕氣被分為:水、濕、飲、痰四種。并且濕氣具有陰寒、易損陽氣、阻滯氣機等特質(zhì)。俗話說:十人九濕,甚至更有“千寒易去,一濕難除”的說法。可想而知濕邪的可怕和嚴重性。常聽人說,如果多吃紅豆和薏米的話,會清除體內(nèi)的濕氣,但是很多人天天吃紅豆薏米,但是體內(nèi)濕氣,還沒是沒有祛除,腹部依然肥胖,臉上依然長痘,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祛濕“最狠”的不是薏米,也不是紅豆,而是堅持4件事,遠離濕氣!
1.堅持健脾
脾與濕氣是“好朋友”,二者有直接的聯(lián)系。中醫(yī)認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濕氣進入體內(nèi)最容易傷脾,兩者惡性循環(huán)。若是一個人脾虛了,濕氣會加重;而濕氣重了,又會導致脾虛。所以要祛濕,需要同時健脾。2.堅持保暖
濕氣最開始多半是由外濕入侵引起,外部環(huán)境濕度大的時候,特別是夏天天熱,如果人穿的少,不注意保暖避濕,濕氣就會侵入體內(nèi),讓人感覺渾身黏膩、不舒服,甚至影響到我們的食欲睡眠。所以一早一晚還是要注意保暖。
3.堅持適量運動
天一熱多數(shù)人就“放棄”了運動,這其實就是“親近”濕氣。人動則不胖,身體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就更順利。辭別是有氧運動對人體來說是有好處的,能將體內(nèi)的濕氣排除,而且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如慢跑、快走、游泳、做瑜伽等。
4.堅持好的生活習慣
熬夜傷身體,也更容易導致身體疲勞,濕氣入體,所以適時休息很重要。而病從口入,身體濕熱更多是由于飲食不注意,平時要少食辛辣,少喝酒,不要暴飲暴食,饑一頓飽一頓,這些都會使水濕內(nèi)?;驖駨耐馊搿?/p>
當然飲食也很重要。除了薏米和紅豆,夏天不妨多吃點應季蔬果,也不有助祛濕,保養(yǎng)脾胃的。
苦瓜
苦瓜味苦、性寒,具有很好的清熱祛濕作用,并且苦瓜中含有一種物質(zhì)奎寧,具有清熱解毒、祛濕能力。在夏天不妨多吃點。你要是不喜歡苦瓜的苦,也可以有苦瓜茶泡水喝。
白術
脾胃就像人體的一臺“抽水機”,脾胃功能不好,就沒有動力把體內(nèi)的“水濕”很快抽出去,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濕阻中焦。取炒白術10克、陳皮3克、大米50克一起熬粥服用。有助補氣健脾、和胃,適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人群。
鯉魚湯
從營養(yǎng)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一家人都可以喝一喝的。夏天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于祛濕開胃、利水消腫。另外熬湯的時候還可以加一些生姜,不僅口味更佳獨特,祛濕效果也更好。
最后說一下,不要夏天天氣熱,就多吃一些寒涼的食物,如冰糕,冰啤等等。還是要管住嘴,不是不吃,要適量。
以上圖片來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