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患有慢性病,癥狀很多,從頭到腳,好像就沒有舒服的地方,病雖不是很危重,但總是遷延不愈,時好時壞,令人煩惱不堪。其實這些朋友的當(dāng)務(wù)之急是要 培補氣血,氣血充足了才有抵御病癥的資本。 & `! E) [4 j! g" {- l% ?5 G
! D- \5 Z0 ]! `: ` m5 W
如何補氣血才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呢?中醫(yī)說: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以我們要想氣血充沛,必須要先把脾胃調(diào)養(yǎng)好才行,有些人吃一點東西就飽脹不適,難以消化;還有人吃下東西,不能很好地吸收,或腹瀉,或便秘,或不生精微而生痰涎,或不長氣血而長贅肉,諸般問題,皆因脾不健運而造成,所以補益脾胃是改善體質(zhì)的前提和關(guān)鍵。如果脾胃連五谷菜蔬都難以消化,那么藥物就更難于被吸收了。 ( v/ Q$c& Y5 N; P5 g
有些人因腎虛而吃補腎的藥,但補腎藥多味厚而難于消化,通常腎沒補上,卻成了脾胃的沉重負(fù)擔(dān),最后,補藥停滯不消而成為毒素,所謂的虛不受補,便有脾胃虛而難于消化之意。還有人心肝火旺,常年需服用寒涼之藥以清熱解毒。豈知寒涼之藥最傷脾胃,這就像常年把自家的莊稼地當(dāng)做戰(zhàn)場一樣,最后,就算不被敵人打敗,也會因無糧草而餓死。
J$ E- e0 V" b$ l, u
所以我們一定要給自己一些儲備——氣血的儲備。只要糧草充足,我們就沒有什么可怕的。怕只怕我們已經(jīng)沒有能力再制造新鮮的氣血了。很多病人只因不能納食,無法吸收營養(yǎng)而喪失了最后反戈一擊的機會。只要我們還能掙來錢,我們就還有的可花,我們就能夠堅持到最后的勝利,抵御疾病是要有本錢的。 8 k- g% f# |' A
7 k! y6 q* N0 j1 T' w* T
如果說這世界上還能找到不計利益、甘愿付出并全力幫忙的醫(yī)生朋友,那么山藥、薏米、芡實則當(dāng)之無愧。這是那種不急不躁、從容有力、可以托付一生的朋友,會在我們百般無奈的時候,給我們以最無聲、最持久、最平和的幫助。她們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都被尊為上品,“凡上品之藥,法宜久服……與五谷之養(yǎng)人相佐,以臻壽考”。
{) u* E5 g0 N4 H
1 B0 K; f* ]% k9 f: `" D
9 f& d" s0 ?7 ?
我們需要經(jīng)常和真正的好朋友在一起,一生都要相伴,但我們不會厭倦。有幾個時時都支持您的朋友,難道不是我們的福氣嗎?
% Y' l* z2 w
對于衰弱高齡的老人、先天不足的幼兒,還有那些身染重病的患者,我常常給他們同樣的建議,那就是去喝山藥薏米芡實粥。有人問,光喝粥能管用嗎?能快速增長氣血嗎?如果您喝粥都不長氣血的話,那看來沒有可以進補的東西了。 6 d: a. i) A: t5 |1 I O
' B! F# A% W8 U1 N2 n( P5 s
# Q- r" L B" A& b/ e
通常的食物,即使是那些可以增長氣血的食物,我們想要獲取它們的營養(yǎng),也要先投入一些氣血來消化吸收它們,可對于氣血太弱的人,連這點氣血也拿不出來,而山藥、薏米、芡實,是不需要我們額外的支出而卻能直接供給我們氣血的良藥美食。
O! G: g$ w5 F8 w
先來說說山藥,山藥其性甘平,氣陰兩補,補氣而不壅滯上火,補陰而不助濕滋膩,為培補中氣最平和之品,歷來就被眾醫(yī)家大加贊譽?!侗静菥V目》云其:“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景岳全書》云:“山藥能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藥品化義》云:“山藥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調(diào)肺之功,治肺虛久嗽,何其穩(wěn)當(dāng)。”清末最有名的大醫(yī)家張錫純對此藥更是推崇備至,在其醫(yī)學(xué)專著《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中曾屢用大劑量生山藥一味,治療了許多諸如大喘欲絕、滑瀉無度等危急重癥。其言:“山藥之性,能滋陰又能利濕,能滑潤又能收澀。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在滋補藥中誠為無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 ; T% S6 O8k0 B; K( X
* X( A0 o, a9 _! G& O$ T% Y/ M$ l
山藥品種較多,河南懷慶府也就是今河南省沁陽市所產(chǎn)的品質(zhì)最好,所以通常山藥也叫懷山(或淮山)。藥用時通常要干燥切片。藥店有炒山藥和生山藥兩種,建議用干燥后的生山藥較好。 / f3 H" u: g3 [5 i
( X8 F$ s2 Q5 |6 h7 U
再談?wù)勣裁?,如果您的體內(nèi)有濕氣,如積液、水腫、濕疹、膿瘍等等與體內(nèi)濁水有關(guān)的問題,薏米都是您最好的幫手。“薏仁最善利水,不至耗損真陰之氣,凡濕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 $ v$ k4 l8@' m8 k! _; m
薏米性微涼,脾胃過于虛寒,四肢怕冷較重的人,還是不太適合的。李時珍說孕婦忌服,可能也是怕利水太過,把羊水也利干了,雖然在現(xiàn)實應(yīng)用中并未見對孕婦有什么危險,且常有相助之益,但為安全起見,權(quán)且聽他老人家的吧。
, Z2 W# M6 m7 G R- U
4 @" z: p4 W9 d- a1 c- y% m. Y
薏米的主要功效在于健脾祛濕,健脾可以補肺,祛濕可以化痰。所以,本品亦可用于治療肺熱、肺癰、肺痿之癥,和山藥同用,更是相得益彰,互補缺失。“山藥、薏米皆清補脾肺之藥,然單用山藥,久則失于粘膩,單用薏米,久則失于淡滲,惟等分并用乃久服無弊。 5 C* ?/ n! `1 z8 s: R# t2 a u+ J8 e
近代醫(yī)家曾 指出,用兩藥各50克,每日熬粥,對肝硬化腹水有明顯療效。我們何苦非要等到病重如此再去喝粥呢?平日即將二者打粉熬粥常服,豈不是明智之舉?況且此粥美味可口,常吃不厭。有人說,粥有藥味,且酸苦難喝。這恐怕是由于您選料的品質(zhì)不好。由于品種不同,有的山藥會略帶一點酸味,但卻毫不影響粥食的美味。 ) G/ }) x3 d; A5 w/ p$ k+ X. T
最后再說說芡實,前面山藥、薏米好像把溢美之辭都分而占盡了,其實不然,芡實,更有其與眾不同的絕妙之處。如果您是“脫癥”和“漏癥”,芡實就是一雙有力的大手,把您托住,讓您的氣血不致白白地流失。
C$ O( ]" \" j9 q! v
有人長期腹瀉,下利清谷;有人遺精滑脫,其勢難禁;有人夜尿頻多,無法安睡,這種情況下,就會發(fā)現(xiàn)芡實的神奇了。清代醫(yī)家陳士擇說得最好:“芡實止腰膝疼痛,令耳目聰明,久食延齡益壽,視之若平常,用之大有利益,芡實不但止精,而亦能生精也,去脾胃中之濕痰,即生腎中之真水。”所以說芡實是健脾補腎的絕佳首選,若能與山藥同舟共濟,那補益的效果就更佳了。 ! x4 T-T9 ?5 ~8 u4 {3 N! I# z% y
山藥、薏米、芡實是同氣相求的兄弟姐妹,都有健脾益胃之神效,但用時也各有側(cè)重。山藥可補五臟,脾、肺、腎兼顧,益氣養(yǎng)陰,又兼具澀斂之功。薏米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補中有清,以祛濕濁見長。芡實健脾補腎,止瀉止遺,最具收斂固脫之能。有人將三藥打粉熬粥再加入大棗,以治療貧血之癥,療效顯著。 # @, Q& @1 h9 c1 s* ^: V
$ z: X7 Z2 H4 y: z1 s
1 D* ~$ P* }5 z0 O
這三味藥粥雖然好處太多,但仍然有許多人無福消受。體內(nèi)濁氣太多的人,喝完此粥必飽脹難消;肝火太旺的人,必胸悶不適;瘀血阻滯的人,必疼痛加劇。還有津枯血燥、風(fēng)寒實喘、小便短赤、熱結(jié)便秘者都不適宜。
s) T; _/ ~! m1 W
這就好比您要想引來清泉,就要先排走污水,“陳血不去,新血不生,濁氣不除,清氣難存”。* V, s5 [7 A$ L9 ?6 Y) m
$ t2 E/ c" t& P
還有不喜歡此粥味道的人,也是與此無緣,勉強硬喝也吸收不好。不如去找您喜歡的味道,用心去感覺,總能發(fā)現(xiàn)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