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漸悟·頓悟與漸修:(一)
關(guān)于自悟,本屬佛學禪宗的要義之一,它的主體包括開悟、頓悟和漸悟三種不等的完成過程。我們比較好了解的開悟的意思就是,你若能發(fā)覺自己的錯誤了或發(fā)現(xiàn)某件事物的處理方法了,那么這就是開悟。至于漸悟的意思,顧名思義,本來不明白,經(jīng)過別人提醒或自己想了又想,漸漸地明白了,那么這就是漸悟。如果一下子就明白了,能同樣的一切也都明了了,則屬于頓悟。具體的說,開悟是要時間的,而其時間又因人因?qū)嶋H情況不同而不同,所以禪宗才以頓悟與漸悟?qū)⑵鋮^(qū)分開來。無疑,在自悟中,頓悟是心眼多的人之所求。相比之下,漸悟則比前者被動多了。
為什么同樣一個問題,有的人一下就能解決,有的人一時反應(yīng)不過來,要說“請容我想想”。因為前者感覺自己已經(jīng)自悟了,而后者則像我們平時所說的“還未開竅”。事實也就是這樣,我們很多人在平常就像是一顆蒙上泥塵的明珠,本來可以看到無限的光明,只是有泥蒙著我們的心眼,所以,得不到發(fā)光的機會,而這所謂的“泥”,也就是我們在還沒有真正醒悟之前,這種泥是時時刻刻地粘在明珠上的。直到你將其洗凈為止。我給諸位舉個例子。
某校有兩個學生因為逃課被老師關(guān)在教室里抄寫課文直至天黑。第二天,兩個學生的家長同時帶著孩子到學校去找校長,第一個家長滿臉怒容地要求老師向?qū)W生道歉,說是“我們做父母都不會這樣對待孩子,老師有什么權(quán)利這樣懲罰我的孩子?”另一個學生的家長則對老師表示感謝:“學校有這樣負責任的老師,我們做父母的也就放心了,同時也為我們家教不嚴而感到慚愧,我們以后一定多盡點兒心,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聽了這位家長的話,前一個學生的家長眨巴眨巴眼睛,窘得無地自容。很顯然,這個例子中的前一個家長悟得慢,叫漸悟,而后一個家長悟得快,叫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