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2016.05.13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簾外雨潺潺,
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
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①潺潺[chán]:形容雨聲。②闌珊:衰殘。一作“將闌”。③羅衾(qīn):綢被子。④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⑥一晌(shǎng):一會兒,片刻。一作“餉”(xiǎng)。⑦貪歡:指貪戀夢境中的歡樂。⑧憑欄:靠著欄桿。⑨江山:指南唐河山。
門簾外雨聲潺潺,濃郁的春意即將凋殘。羅織的錦被受不住這五更時的冷寒。只有迷夢中才能忘卻自身是羈旅之客,享受這片時的歡娛。
夕陽下,獨自一人倚靠欄桿遙望遠方,舊時擁有的無限江山,泛起心中的無限傷感。離別它是容易的,再要見到它就太艱難。如流逝的江水凋落的紅花隨春而去,今昔對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間。
這首詞是李煜降宋后被擄到汴京軟禁時所作,全詞基調低沉悲愴,透露出作者綿綿不盡的故土之思,可以說是一支宛轉凄苦的哀歌。起首五更夢回,融情于景,春雨潺潺,春光遲暮,羅衾似鐵,以襯托俘虜和帝王兩種人生的天淵之別。一個人只有在夢中才能享受片刻的歡樂,這中間包孕著多少人生喟嘆的痛苦心聲??!過片三句自為呼應?!皯{欄”而不見“無限江山”,引起“無限傷感”?!皠e時容易”,可見“容易”是為了突出一別之后再見之難;而后長嘆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國一去難返,無由相見。全篇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是失敗的,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