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蘇教育電視臺記者明玉花采訪報道:前不久,揚州梅嶺小學五年級男生胡博文課堂上朗讀自己《我的爸爸》一文,一下子感動了全班師生,所有人都熱淚盈眶,不能自已,也包括胡博文自己。
胡博文朗讀《我的爸爸》
“2009年6月24日上午8時……在只有30度的陡峭懸崖邊要經過11輛車,老爸下車指揮前10輛車安全地開過了,坐上最后一輛車正要過去……悲劇發(fā)生了,一輛車從高空落了下去,腿部受傷的老爸看到一塊巨石砸向已昏迷的副駕駛員,爸爸一把推開戰(zhàn)友,可,老爸被砸中了……”
胡博文與爸爸唯一的照片
老爸壯烈犧牲的時候,胡博文僅僅16個月。一直長到10歲,他什么也不知道,他是烈士的孩子,是英雄的后人。
這9年里,小博文完整的健康的快樂地成長,無憂無慮,天真無邪。童年是完美的,也是超值的,他有可親可敬的媽媽,喜歡他的老師,熱情友愛的同學,當然,他還有一個了不起的爸爸在西藏當兵。
這一切都來源于胡博文有一個偉大的媽媽——周忠燕。周忠燕堪稱新時代的孟母,甚至比孟母還要偉大。
當年孟母為了孟子好好讀書,先是從墓地旁遷移,再從肉鋪旁遷移。為何要兩次搬離呢?因為龍配龍,鳳配鳳,麻雀只配草堆洞。人與環(huán)境是互相構建的。最后搬家到一所學校旁,孟母覺得非常好,書聲瑯瑯,弦歌不輟,近朱者赤,孟子最終成為一代圣賢。
胡博文爸爸犧牲那一天,周忠燕正好在部隊探親,天旋地轉,天崩地裂,盡管離出事地點數百公里,但這個堅強的軍嫂一定要趕過去,送別自己的親人。
情深深,雨蒙蒙
一塊被卡車帶落的巨石朝駕駛員和副駕駛員滾來,說時遲那時快,已經受傷的胡永飛,奮力將昏迷中的副駕駛員推開,自己卻被滾石擊中頭部……兩名戰(zhàn)友幸免于難,但胡永飛壯烈犧牲……
胡博文爸爸壯烈犧牲的地方
周忠燕腦海里總是回想這一幕,揣摩在生命最危險的那一剎,丈夫心里想到的是什么。但毋庸置疑,自己丈夫是好樣的,在和平的年代,他無愧于人民英雄和烈士的稱號。
只是無論如何撕心裂肺,都挽回不了自己的愛人,無論傾盆淚雨,也找回不了幸福的過往。但日子還要繼續(xù),孩子只有16個月,嗷嗷待哺。公公不在了,公婆渾身是病,兒子犧牲了,更加雪上加霜。
周忠燕沒有時間哭泣,作為一名軍嫂,她不是一名軍人,但她必須選擇堅強,甚至要比一個軍人更要勇敢。一個柔弱的小女子成了整個家庭唯一的支柱,丈夫走了,但天不能塌,孤兒寡母的,她自己必須就是天。
對公婆不離不棄,中國好兒媳
也許在回家的途中,這個偉大的母親就在謀劃,一定不能讓胡博文從小就成為一個沒有爸爸的人,應該給孩子一把天大的傘,遮住所有風雨的侵襲,不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蒙受任何陰影,讓他快快樂樂地成長。
但如果仍然住在老家,人多嘴雜,孩子漸漸長大,想要瞞住孩子,談何容易。于是這個傷心欲絕的媽媽,處理好丈夫的后事之后,她擦干眼淚,帶著孩子,帶著失去兒子后大病的婆婆,走上了孟母搬家的道路。
孟母搬家僅僅是為孟子的學習,胡母搬家不僅是為胡博文學習,為公婆離開傷心地,她還要隱瞞驚天秘密,把所有的傷口留給自己,把鮮花和原野交給孩子。
感謝胡博文的老師們,她們知道胡博文登記冊中父親一欄的空缺意味著什么,但她們與胡博文媽媽一起,編織美麗的謊言,保護烈士的花朵,讓小博文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胡博文與母親在一起
小博文的童年是幸福的,健康、自信、還充滿遐想,因為他的老爸是軍人,在西藏當兵,比珠穆朗瑪還要高大。爸爸為什么不打電話呢?媽媽告訴他山太高了,信號不通,打不了電話。小博文希望假期去看望爸爸,但媽媽說,要等他長大了,因為高原上缺氧,小孩子承受不了。胡博文努力讀書,拼命鍛煉,因為長大了,有力氣,不缺氧了,就可以上西藏找爸爸……
我不知道一個偉大的母親,每一次說這個謊言需要什么力量?每一次傷口被刺痛又需如何掩飾?我只知道黑夜很長,青春很短,一個女人既要撫養(yǎng)英雄的兒子,又要照顧英雄的老母親,很難,很難。
從28歲開始,胡博文的母親一個人扛起了一個家,不僅是因為愛情,因為孩子,她還有最樸素的想法,不能讓英雄流血犧牲之后,他的孩子和母親卻遭罪。
周忠燕開了一個洗衣房,拼死拼活,每天忙忙碌碌洗洗刷刷,也許在勞累中會忘記掉一些傷痛。每次家長會,都是她一個人參加,雷打不動。小家伙一直健康明亮地成長,與其他孩子一模一樣。日子就這樣過去。
周忠燕的洗衣房
一直到10歲生日的那一天,媽媽把胡博文裝扮一新。這個時間節(jié)點很重要,跨過10歲的門檻,就是一個真正小男子漢了。成長需要一個重要的儀式,媽媽要帶他去一個地方。
在烈士陵園中,胡博文找到了長眠的爸爸,一個舍己救人的偉大英雄。小孩子的眼里噙著淚水,聽完媽媽的講述,小博文很傷心,但沒有哭,他像媽媽一樣給老爸獻花。
秘密解開之后,周忠燕又有一個驚人的決定,十年后,她帶著孩子,趕往西藏,重走博文爸爸當年的路。在每一個他們曾經海誓山盟的地方,她和小博文一起合影。小博文代替了他的爸爸,這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也是一個英雄主義的傳遞。當然更重要的是,她希望幫孩子找回他爸爸的氣息。雪山高原代表的就是英雄的神圣和高潔。
在每個與丈夫合影的地方都與孩子合影
明玉花告訴我,事實證明,胡博文媽媽的做法太好了。小博文知道老爸消息之后,變得更為懂事,愿意為媽媽多做一些家務,學習也變得更認真了。也許在小博文的心里,他更感受到媽媽的不易和辛苦,他想要承擔一個小男子漢的責任,畢竟他有一個英雄的爸爸。
在這篇《我的爸爸》的文章中,胡博文最后寫到:“因此這種舍生忘死,犧牲自己拯救別人的精神值得敬佩。我愛我爸,并且因有這樣的爸爸,我驕傲!我自豪!”
胡博文的作文本
我注意到,我愛我爸,斬金截鐵。最后的兩個感嘆號特別用力。這完全是小博文情感的外化。
至情言語寂無聲,這是一篇感天動地的文章,但我不僅給胡博文,更想給他媽媽打滿分。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有錢人,也有太多的有權人。有的人腰纏萬貫,有的人位高權重;有的人揮金如土,有的人女人成群,但他們未必幸福,未必知道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在社會這個大銀行里,他們貢獻的未必是正資產,很可能這些大富翁,反而是一錢不值的乞丐。但這個偉大的媽媽,給社會大銀行貢獻了巨大的財富。她用新時代孟母搬家的壯舉,告訴我們偉大的愛情是什么?愛不僅愛他偉岸的身軀,也愛他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告訴我們偉大的母愛是什么?愛不僅是陪伴,不僅是身體的保護,還有心靈和靈魂的守望。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讓一個英雄的妻子遭遇苦難,我們所有人都有責任。我之所以再次寫她,是因為我被這個母親感動,我被這個孩子感動,我被這些師生感動,我被挖掘這個故事的明玉花感動,是這些人的努力,掀開了平凡的一角,讓我們看到底層的光芒,看到這個社會仍然具有讓我們激情涌動的東西!
在爸爸的營房里
寫的過程中,淚水一次次打濕鍵盤。寫好后,我六神無主,總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么,但又不知道我能做什么。作為老師,也許讓一個英雄的孩子成才,是我們必須擔負起的責任!
與清風舞,共明月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