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 韓生
配樂 | Comme Avant
01
我那位最有屬己感的好友結婚了。
在她的婚禮上,新娘父親含淚把女兒的手交到新郎手上,語重心長地對新郎說,“我今天把自己的掌上明珠托付給你了,你以后一定要照顧好她!”
新郎緊握著新娘的手,對二老深深鞠了一躬,“請岳父岳母放心,以后她的幸福就交給我了?!?/span>
坐在我身邊的女來賓哭成淚人,發(fā)自肺腑地為專業(yè)單身多年的新娘喜極而泣。
而我好奇的是,新娘看著爸爸和老公在臺上交換自己的歸屬權時作何感想,因為屬己感顯著的女人哪會甘心奉上自己的所有權。
后來我還真悄悄問過好友,她說:“當時在那個場景下,確實很感動,但轉念還是覺得:我是屬于自己的,我的幸福取決于我,無法真正托付于別人。”回答沿襲一貫聰明瀟灑的風格。
我與新娘相識多年,關于她的屬己感體現(xiàn)在:
她被詢問意見時,她的回答基本會以“我覺得”、“我認為”為前綴,很少套用“我爸媽說”、“我男友講”的句型;
從小到大,她能做的決定很少勞駕他人,文科理科的分班、院校專業(yè)的挑選、發(fā)展城市的取舍、擇偶條件的拿捏,統(tǒng)統(tǒng)自行拍板,父母偶有異議,她便以“我喜歡,相信我,努力做”的三部曲打消爸媽疑慮;
每次我們聚會前都會收到她的溫馨提示,以請知悉的口吻叮囑大家別帶家屬,聚會中誰老是酸酸地講別人的八卦,她總會及時撥亂反正;
她背著大家畫素描、學彈尤克里里、看書以及旅行,問她工作那么忙,哪來這么多隱匿時間,她說她有許多只能自己獨享的私人地盤和時段,神圣不可侵犯。
所以我看到這么難以駕馭的女人,被兩個男人讓渡主權的時候,祝福之余,略感滑稽。
02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欣賞像新娘這類屬己感強烈的女人。
我覺得她們大多個性鮮活、生活繽紛,比開了光速WIFI還吸引人,種群特征還是挺明顯的:
1、內心自信,行為瀟灑
尊重并表達自我的真實感受,獨立思考,果斷決定,聰明止損。
對他人意見的敏感度不高,不甘心被別人的價值觀喂養(yǎng),很少因為擔心周圍人的不同反應而裹足不前,知道自己無法把所有人都取悅開心伺候周到。
2、不為任何身份自廢武功
明白自己不同階段有與之相映射的身份屬性,比如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還有各種社會關系,像是閨蜜、朋友、同事等各種情誼。
但不管多重要的角色,都不必把自己全搭進去,日常損耗的坑洞,需要發(fā)自肺腑的興趣才能填平,只支出不收入遲早關門大吉,悅己才能怡人。
3、善于創(chuàng)造和體驗生命
創(chuàng)作型項目做得越多,越能刷新存在感和成就感;體驗類事物試得越頻,越能品嘗新奇感和充實感。
她們深諳無趣味無以遣有涯之生,總會從繁雜瑣碎的生活中抬起眉眼,尋找笑點與淚點,體悟甘甜和苦澀,于是把生活過得活色鮮香。
03
拿我配偶的外婆舉個例子,這位80多歲的老太太鶴發(fā)童顏,體態(tài)勻稱,目測比實際年齡小二十多歲絕對不是拍馬屁。
當她邊用藏紅花足浴粉泡著腳,邊涂抹護膚霜給臉按摩時,我感覺她是個愛美愛自己的女人;
當她退休后,組織很多老人去各地旅游,還是一路上的講解員,并把旅程的見聞刻成光碟放給客人看,我感覺她的精神早已返老還童;
當她坐在書桌前,專注地閱讀著書籍,邂逅好詞好句條件反射般地摘抄在筆記本上時,我感覺她過著一種與優(yōu)雅知性緊密相連的日子;
當她老伴兒去了好幾年,后來想與在旅行中結識的老大爺共度余生,兒女頗有微詞,自己卻勇于爭取幸福時,我覺得,她那屬于自己的美好一生,說到底,是對自己有交代的。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見過不少姑娘,以偉大和奉獻的名義,活得面目蕭索,迷失自我:
要么用“做妻子就該有個做妻子的樣子”來高頻洗腦;
要么拿“你知不知道我為這個家付出多少”來怨聲載道;
要么以“要不是為了你我才不會放棄那么好的機會”來宣泄委屈。
當你主動交出自己的所屬權,對生活丟兵卸甲、繳械投降的時候,所有委屈、不甘、戾氣和怨恨都會接踵而至,不僅是自己痛苦不堪,連身邊人都被連帶遭殃。
而活出質感的女人,往往具備屬己感。
每天都留給自己一點獨處時光,遠離一切泛濫的信息熵,閱讀澆花瑜伽冥想都行,也可什么都不想不做,靜靜發(fā)呆放空。
在這段時間里,我不是誰的妻子,不是誰的兒女,不是誰的媽媽,也不是誰的員工,我只是我,而已。
每當生活工作難以招架時,朝著內心厘清秩序,在人聲鼎沸中傾聽自己,在波瀾壯闊中沉淀自己,積攢能量以實現(xiàn)自我。
活給別人看的人,遲早死給別人看。
沒有屬己感的女人沒得混,因為她放棄了自己唯一能當女一號權利的主場,反而跑到別人陣地上刷存在感。
“你若精彩,自己安排?!?/span>
一 END 一
編輯 | 譚大濕
校稿 | 流云
本期主播
韓生:射手座走四方,聲音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是韓生,用心帶你去遠方。個人微博:寶兄milk
本周話題
加西亞·馬爾克斯曾經(jīng)說過
“要么寫作,要么死去”
村上春樹也說
“我的職業(yè)是小說家”。
正是有這么些熱愛寫作的大師們,
我們才有幸讀到這么多的好作品。
“你最喜歡哪一位作家?
他的哪本書是你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