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治療鼻炎的中藥是比較多的,包括蒼耳子、細辛、辛夷等。但是要根據(jù)具體的病情來進行選擇。根據(jù)疾病成因和類型不同,鼻炎可以分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縮性鼻炎、變應性鼻炎、血管運動性鼻炎等多個種類,而每一個種類又包括許多不同的癥型,比如風熱襲鼻、風寒襲鼻。每一種具體不同證型是采用不同藥物來進行治療的。
1.急性鼻炎
(1)風寒型:多見于冬季,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治宜辛溫解表。用荊芥10克、防風10克、蘇葉10克、辛夷6克、淡豆豉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甘草6克。
(2)風熱型:多見于春、夏、秋季,發(fā)熱重、惡寒輕、口渴。治宜辛涼解表。用金銀花10克、連翹10克、菊花10克、竹葉10克、牛蒡子6克、桔梗10克、薄荷3克、生甘草6克。
2.慢性鼻炎
(1)單純性鼻炎:證見交替性鼻阻,或鼻阻時輕時重,涕多較清稀。雙鼻粘膜腫脹色淡紅,柔軟有彈性。伴見氣短咳嗽,乏力。舌淡、苔自、脈浮無力。治宜補益肺氣。用黨參、黃芪、五味子、荊芥、桔梗、訶子、蒼耳子、辛荑花各10克,炙甘草8克,細辛3克。
(2)肥厚性鼻炎:證見雙鼻或單鼻持續(xù)性阻塞不通,嗅覺遲鈍。涕粘白或黃稠。鼻甲腫實色暗,呈桑椹樣改變。伴言語不暢,耳鳴不聰。舌紅或有瘀點,脈澀。治宜調和氣血,行滯化瘀。用赤芍、川芎、紅花、辛荑花、當歸尾、丹參各10克,郁金、桃仁各15克,細辛3克。若夜寐多夢、睡眠不佳者,加酸棗仁、五味子各10克。
3.過敏性鼻炎
證見打噴嚏、不停地流鼻涕、鼻塞、眼皮的四周癢及流淚,嚴重時出現(xiàn)呼吸困難等表現(xiàn)。治宜清涼通竅。用金銀花、蒼耳子、川芎各15克,菊花、蔓荊子各10克,黃芩12克,細辛3克、薄荷、甘草各6克。慢性者去金銀花、黃芩,加黃芪30克,當歸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