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人文興盛與否,常體現(xiàn)在該地的活文化上。莆仙的名聯(lián)妙對正是這樣一種活文化。筆者搜集了多副對聯(lián)并附以簡評,供我市父老鄉(xiāng)親欣賞。下面所列對聯(lián),其成就未必最高,但涵蓋面廣,稱得上是莆田文化的一道微縮景觀。
【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壳宕d化知府張廣業(yè)手書(或說明代已有此聯(lián))并懸掛于古譙樓,高度概括了莆陽的物與人。上聯(lián)詠物,評介莆田最知名的水果。莆田唐始植荔,宋朝盛種,明代甲天下,至今譽稱“荔城”。下聯(lián)寫人,梅妃原名江采萍,是唐玄宗愛妃,因酷好梅花,人稱梅妃。梅妃勸玄宗“調(diào)和四海”,勵精圖治。楊玉環(huán)入宮后梅妃失寵,安史之亂中,梅妃忠貞守節(jié),投井自盡。梅妃貌美多才,有多首詩賦在宮中傳誦,是福建首位女詩人。
【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磕纤胃咦趯εd化人一榜獨攬“四異”(狀元、榜眼、榜尊、榜幼)的科舉奇觀感到驚訝,詢問“卿土何奇”,本聯(lián)即榜眼陳俊卿的答語。它不是嚴(yán)格的對聯(lián),但卻是最能闡釋文獻名邦精神的格言和府訓(xùn),是興化教育的口號和學(xué)子進取的座右銘,對今日莆仙平民子弟仍有不可低估的激勵作用。莆田雖有“福建四大平原”之一的興化平原作為經(jīng)濟基礎(chǔ),舉子也多出于地主富農(nóng)及書香門第,但人多地少且境僻路遙,多數(shù)莆仙學(xué)子仍算得上是逆境成才的。
【壺公山下千鐘粟,延壽橋頭萬卷書?!磕纤卫韺W(xué)家朱熹為莆田徐氏題詩中的名句。壺公山是莆田地標(biāo)性名山,山下南洋平原是莆田重要的農(nóng)作物產(chǎn)地。延壽溪則是莆田三大溪流之一,也是開發(fā)最早的溪流,文化沉積極為豐厚。唐吳興曾在此筑陂并開發(fā)北洋,宋李富創(chuàng)建了延壽橋,宋狀元徐鐸在橋畔建“萬卷書樓”并吸引了鄭樵等學(xué)者到此樓借閱。另說,延壽溪徐氏后遷至壺公山下,勸學(xué)歌中又有“書中自有千鐘粟”句,則該聯(lián)上下句均可指莆田的藏書盛況。興化興盛的藏書風(fēng)直接促成科考的興盛,而營造科考環(huán)境的正是這“千鐘粟”與“萬卷書”。
【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快?,gòu,圈套、羅網(wǎng)。宋神宗詩句。下聯(lián)是對唐太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一語的化用,上聯(lián)則特指興化府“一科兩狀元”(徐鐸中文狀元,薛奕中武狀元)的科甲佳話。后民間又傳說,文武狀元同時回鄉(xiāng),為誰的船只該先行爭執(zhí)不下,最后決定以作對子決輸贏,薛奕出上聯(lián)“二舟同行,櫓速(魯肅)哪及帆快(樊噲)”,意即“文不及武”。徐鐸無法對出,薛奕也不忍為難他,兩人遂并舟齊進。十余年后徐鐸終于對出下聯(lián)“八音齊奏,笛清(狄青)怎比簫和(蕭何)”。遺憾的是,薛奕已為國捐軀多年。
【雨落仙游東西鄉(xiāng),水淹莆田南北洋?!繉φ坦ふ钠蜗擅裰V。仙游境內(nèi)多山,驟遇暴雨,山洪即灌入東西鄉(xiāng)平原,繼而匯聚木蘭溪。木蘭溪中游坡度小,若遇海潮頂托,洪水往往漫進兩岸的南北洋平原。宋代木蘭陂建成后,兼?zhèn)鋼醭?、排洪、灌溉等功能,化水害為水利,使南北洋平原一變而為莆田的糧倉。
【三紫三山三及第,九鯉九湖九神仙。】關(guān)于地方掌故的對子。相傳莆田華亭三紫山下有三位書生,才高八斗而屢試不第,回鄉(xiāng)后自評為三及第(狀元、榜眼及探花)并耕讀于三紫山。書生的遭遇和志向感動上天,死后被封為三山之神。莆田科甲鼎盛,華亭古稱文賦里,才高而落榜者并不鮮見,該傳說有一定根據(jù)。仙游九鯉湖漢代九兄弟跨鯉成仙的故事更是遐邇聞名。三紫山與九鯉湖分別是莆仙著名的自然人文景觀,兩者山脈相連,典故并聯(lián),各有其美,相得益彰。
【仙游仙游騎石馬,(無固定下聯(lián))】流傳于莆仙民間的名聯(lián),因缺下聯(lián)而被稱“絕對”。第一個“仙游”指“神仙游覽”,九仙之游是仙游縣名的來歷。第二個“仙游”為縣名,“石馬”則是該縣內(nèi)的一個村名。由于暫無下聯(lián),它反給人們留下如“維納斯斷臂”一般的懸想。近經(jīng)仙游某家具廠“百萬巨資懸賞下聯(lián)”的廣告運作,該聯(lián)幾近家喻戶曉了。
【女子獨行隨橄欖,先生欲去掛石榴。】典出明代莆田狀元柯潛??聺撚子蓿灾劣诓恢疤臁敝畬Α暗亍?,在旁人暗示中竟出現(xiàn)“‘天’對‘雞屎’”的笑話。塾師怒而離去,柯潛不舍,出門撞見壺公山霧散景象,一時“聰明花”大開。先生想給柯潛一個機會,恰逢一村姑挑橄欖路過,便出上聯(lián)“女子獨行隨橄欖”,柯潛見先生挎包上有一石榴圖案,便對曰“先生欲去掛石榴”。不但對仗工整,且按官話中的“誰敢攔”與“我實留”也能相對。柯潛因此留住了先生,后高中狀元。此典不可深信,但該聯(lián)既概述了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又有諧音雙關(guān)的意趣,故人們寧信其有并樂為傳布。 (卓梅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