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生活中有沒有發(fā)現(xiàn),有時候孩子一些行為比較怪異,大人很難理解孩子的行為是什么意思,總想嚴(yán)格地去糾正他們,希望孩子聽自己的話。
但實際上,孩子一些怪異行為的背后,是智商發(fā)育比較好的表現(xiàn),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有這3個小缺點,不要強行糾正他,可能是好的信號。
孩子怪異行為的背后,可能是聰明的表現(xiàn)小麗下班回家,剛一進(jìn)屋就看到客廳一團糟,而始作俑者就是自己的“熊孩子”,目光所及之處,孩子正拿著小剪刀打算剪短手機充電線。小麗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一把奪過孩子手中的剪刀,大聲批評阻止孩子。
本來興致盎然的孩子,一下子臉色委屈起來,眼巴巴地瞅著媽媽,非常的小心翼翼。對于自家孩子,小麗非常的無奈,特別小的時候就比較搗蛋,喜歡撕衛(wèi)生紙、扔遙控器,大一點后開始拆家里面的廢棄電器。
小麗總擔(dān)心孩子的行為傷害到自己,每次看到都會批評阻止。不過婆婆看到后卻反駁小麗:“孩子成長你不要干涉太多,他有自己的小想法,沒有危險就好了!”
小麗不理解婆婆的意思,明明是搗蛋的行為,怎么成了孩子小聰明的表現(xiàn)。對此婆婆解釋“孩子愛動腦、動手能力也強,正是智商高的表現(xiàn),你還是不要瞎阻止了?!敝巧坛5暮⒆樱ǔW詭?個小缺點,家長別胡亂阻止其實父母想了解孩子的智商,生活中一些小的細(xì)節(jié)是可以看出,有時候父母覺得孩子是在玩鬧,但有些小缺點不用強行糾正。
第一, 喜歡拆東西說起孩子拆東西,這是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明明好好的玩具,非要拆得七零八碎,弄得一片狼藉不說,感覺也是在浪費錢。
孩子這種行為看似是“熊孩子”搗蛋,但實際上在拆東西的過程中,也是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
要知道思維能力強、動手能力強的孩子,創(chuàng)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比較高,現(xiàn)在損失的可能只是一些玩具,可如果父母強行阻止,損失的可能是孩子的想象力和未來。
第二, 愛頂嘴有的家長會發(fā)現(xiàn),孩子原來很聽話,可是漸漸地開始學(xué)會反駁頂嘴了,這讓父母感到很不爽,覺得自己的權(quán)威受到了挑戰(zhàn),于是打壓孩子。
可實際上父母眼中認(rèn)為的“不聽話”,其實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萌發(fā),孩子可以有了自己的主見,嘗試自己去思考問題。
有法國研究表示:能和父母爭執(zhí)的孩子長大會更有信心,更有想象力,與人相處能力更強
所以愛頂嘴的孩子,并不一定是孩子不聽話,父母要正確的區(qū)分,對于孩子錯的行為要加以規(guī)范,但對于孩子正確的辯解,要去尊重和溝通。
第三, 坐不住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坐在位置上,安心畫畫學(xué)習(xí)半個小時,這才是聰明的表現(xiàn),也是孩子研究問題的表現(xiàn)。
而對于坐不住,喜歡亂動的孩子,認(rèn)為是孩子成長中的壞毛病,試圖強行去糾正孩子,但其實小孩子坐不住是他正常發(fā)育的一個階段特征。這類坐不住的孩子,性格比較活潑,肢體發(fā)育的很好,思維也比較活躍,家長也要辯證地來看待。
當(dāng)孩子出現(xiàn)以上行為,家長應(yīng)該怎么辦?
第一, 給孩子騰出一片“游戲區(qū)”
父母不想打亂孩子的思考過程,可也忍受不了無休止的整理工作,可以在家里面專門提供一片“游戲區(qū)”,將孩子的玩具以及平時玩的比較多的東西放在一起,這樣既不打擾孩子,弄的家里一片狼藉,也能確保孩子的安全。
第二, 錯誤的頂嘴要糾正,合理的辯解要理解頂嘴大致上分為兩種,一種是沒有道理的胡亂反駁,另一種是思維情緒的辯解。對于孩子前者,父母要努力去糾正,不然容易養(yǎng)成孩子壞脾氣,不講道理;而對于后者父母要去理解,并且理性的和孩子溝通,這樣孩子思維能力會越來越強。
第三, 幫助孩子鍛煉專注力我們都知道,小孩子的專注力是很差的,這并非孩子不用心,而是他這個階段就是如此。從最開始的15分鐘以內(nèi),到后來20分鐘,半個小時。
對于小一些的孩子,沒必要強迫他,應(yīng)該多順從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而大一些的時候,可以通過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游戲,來鍛煉他的專注力。
孩子有以上幾個小缺點,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xiàn),父母不要胡亂阻止,理性的來看待,孩子以后會成長得越來越優(yōu)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