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在百度待了11年10個月,創(chuàng)業(yè)是我博士畢業(yè)回國后的第二份工作?!?/p>
“創(chuàng)業(yè)最開始、甚至早到公司還沒建立,我們就在思考商業(yè)化路徑,并且形成了明確的思路。”
“千掛成立的時間不算早,但團隊都是行業(yè)老兵,而且卡車自動駕駛剛駛上快車道……我覺得入局不算晚?!?/p>
這是自動駕駛大牛陶吉,第一次以千掛科技CEO身份亮相,第一次解答圍繞在他身上和千掛無人卡車身上的疑惑:
千掛究竟要做什么?
有啥不同?
為啥到了2022年才創(chuàng)業(yè)?
為什么值得加入?
……
注冊在北京亦莊的千掛科技,現在所在的辦公樓,外觀看上去平平無奇:
但走進后卻“別有洞天”——由一個卡車車庫改裝而來,挑高很高。
千掛裝修后,一半辦公,一半停車“調參”,而且已經停著兩臺研發(fā)測試車頭。
創(chuàng)業(yè)維艱,“車庫”更是傳遞一種篳路藍縷的印象,但千掛這個創(chuàng)業(yè)起步的車庫有所不同。
工位間沒有隔板,但為程序員們標配了辦公升降桌:
二樓在更多人才涌入之前,現在是娛樂休息區(qū):
茶水間區(qū)域,咖啡茶水飲料自取,甚至還供應啤酒……據說工程師深夜推導公式時會來一瓶,一位參訪者在問及售價是不是比外面便宜時被告知——都免費。
茶水間甚至還展現出一些這家剛創(chuàng)辦公司的工程師氛圍,吧臺的墻面被作為技術論壇使用,一些思考和問題,開始被貼上去交流。
而“辦公區(qū)域”的落地窗外,就是車庫車間。
體型巨大的解放J7卡車的車頭,已經完成了改裝。外觀最明顯的是車頭兩側的禾賽64線激光雷達、還有環(huán)繞車身的多個攝像頭,車頭正前方和兩側還有3個毫米波雷達。
顯然,千掛的自動駕駛卡車,走的是一條激光雷達在內的多冗余傳感方案。
雖然在卡車貨運領域,傳感方案在成本討論上并不像量產乘用車那樣激烈,但在千掛看來,最核心的還是要實現的目標——
L4級自動駕駛卡車,干線物流。
這是陶吉首次以千掛科技聯合創(chuàng)始人、CEO身份亮相,他的答疑解惑,集中在三方面:
第一,千掛做什么?怎么做?
第二,為什么是現在?自動駕駛卡車貨運處于一個怎樣的行業(yè)發(fā)展階段?
第三,千掛有何優(yōu)勢?為什么值得上車?
千掛做什么?
L4級自動駕駛卡車貨運,場景是干線物流。
但更完整、準確來說,是專注于L4卡車自動駕駛技術和商業(yè)化落地的公司,甚至可以自稱為“自動駕駛干線物流運輸服務商”。
陶吉專門強調了技術和商業(yè)的并舉,在創(chuàng)業(yè)最開始、甚至早到公司還沒建立,商業(yè)化路徑就在被思考了。技術研發(fā)和商業(yè)化落地,千掛要在這兩方面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千掛的商業(yè)化路徑,其道不孤。
以全球自動駕駛第一股上市的圖森未來,靠的就是L4自動駕駛卡車在干線物流方向上完成的技術和商用閉環(huán),但主要應用場景在美國。
而國內,天時地利人和,都到了一個風口時刻。
天時,核心指向大趨勢。據最新年度統(tǒng)計,中國70%的物流運輸依賴公路,全國在冊中重卡數量超過730萬,單車每年收入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然而不為人知的是,即便在以“勞動力密集”的國內,重卡司機短缺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一方面是80、90后的中堅壯年人群,不愿從事這樣的工作;另一方面,這種短缺趨勢又被老齡化進一步加劇。
有預測顯示,到2030年,勞動力缺口會擴大至10%。
地利則是行業(yè)大背景上的變化。
一邊是官方政策準入和許可的放開,以北京先行先試的政策里,自動駕駛卡車貨運,上路牌照開始發(fā)放,更多利好的政策也在相繼出臺中。
另一邊是產業(yè)鏈上下游也都準備好了。比如最關鍵的量產準備方面,包括解放J7在內的線控平臺,以及車規(guī)級的傳感器和域控制器也是最近才開始進入規(guī)?;桓?。
以及在中國搞干線自動駕駛,還有高精度地圖的優(yōu)勢。
中國的高速總里程,據統(tǒng)計為16萬公里,是一個有限值,而且高精度地圖完備。
用陶吉的評價來說,干線物流場景有著可期可控的技術落地可行性。
首先這是一個半封閉ODD場景,沒有人車混行和比較復雜的路口沖突點。
其次目標函數清晰,就是如何在這16萬公里的總里程內,實現安全可靠高效的自動駕駛。
當然,對于剛剛出發(fā)的千掛來說,最關鍵的還是人和。
陶吉坦承,干線物流的自動駕駛雖然有明確的落地可行性,但并非毫無技術挑戰(zhàn)。
一是貨車的多剛體連接特性,規(guī)劃控制的復雜性會比乘用車更有挑戰(zhàn)。
二是車速和重量,對剎車距離及其安全性有要求,這就會對感知和視距的可靠性有更高的要求。
剛入局的新玩家千掛,怎么解?
這也是陶吉被問到最多的話題之一,現在創(chuàng)業(yè)出發(fā)究竟晚不晚?
陶吉的邏輯很明確:
公司確實是新公司,司機都是老司機了。
2021年自動駕駛創(chuàng)業(yè),陶吉與很多老朋友、故舊同事相比,晚了好幾年。
但陶吉說,千掛組了一支行業(yè)老兵團隊,而且能力上還互補,過去積累的技術和行業(yè)經驗能讓這家新公司少走彎路。
他自己過去10年都是自動駕駛方向上的直接經驗,兩次從0到1——第一次是自動駕駛從技術到產品化的落地運營,第二次是智能交通的商業(yè)化,都是一線實操,過程中也錘煉了大團隊的管理經驗。
另一個技術合伙人孫浩文,也是自動駕駛經驗豐富的技術大牛,小馬智行的卡車方向挺進,他完完整整走了一遍,并且都是一線hands on coding…
以及合伙人丁飛,也是難得的在自動駕駛商業(yè)化和投資領域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本身還是技術出身。
最后陶吉預告,還會有一位業(yè)內技術大神加入——被問到咖位有多“大”,大神陶吉給出的定語是天花板級。
陶吉強調,一切恰逢其時。
因為卡車自動駕駛量產相關的準備,最近一年才逐步成熟,包括OEM、Tier 1等供應鏈分工等等,而只有供應生態(tài)理清楚了、走向成熟,SOP和規(guī)?;涞夭拍芙o出時間表。
這也讓終局思維看問題成為可能。
陶吉說千掛從創(chuàng)辦第一天甚至更早之前就在思考商業(yè)化路徑,并且形成了明確的思路,與這種“終局思維”密切相關。
一方面是技術能與不能,到什么程度。
另一方面是場景、需求、運營和成本,都能倒推規(guī)劃。
陶吉還透露,因為人、事和做事的方式都很明確,獲得的認可也非常直接——
在半年內獲投1.915 億首輪融資之后,近期還會披露新的進展。
作為技術出身的CEO,當下讓他最忙碌的還是人才。
陶吉還是給出了三個方面:
第一,千掛技術出身、產品導向,而且一出發(fā)就是終局思維和結果導向,可以明確改變一個領域,創(chuàng)造實實在在的價值。
這種價值,不光是技術價值、商業(yè)價值,還有社會價值。
“千掛”這個名字,諧音“牽掛”,就是希望能讓貨運更安全,通過技術的紅利讓卡車司機的生活更好,和三千萬卡車司機的夢想同行。
第二,“新公司,老司機,高回報”,對于很多年輕人才來說,最快的進階方式,莫過于每天直接跟著老司機、技術大牛們從一個勝仗到另一個勝仗。身處一個資源快速聚集的賽道,身處一個快速成長的公司,時勢造英雄,無論是技能還是面包,一定都能獲得更高的回報。
第三,創(chuàng)業(yè)公司平等透明的企業(yè)文化,大家都能自由的獲取所需的信息,大到戰(zhàn)略方向的規(guī)劃,小到logo的設計,大家每天都以主人翁的心態(tài)參與到工作中,共同成長。
另外,千掛還用各種福利構建企業(yè)文化,比如不只是給員工——還給員工子女和配偶,都配備了完善的商業(yè)保險,讓家人不再牽掛。
所以千掛到底需要多少人呢?
陶吉自曝近期的OKR上,人才招聘目標是上百規(guī)模。
崗位涉及AI、自動駕駛、工程、硬件量產等等……
但陶吉也知道,自動駕駛這樣的新興硬科技領域,哪有那么多現成的人才。千掛依然給人才設置了很高的門檻,但這個門檻體現在軟素質,包括自驅力、學習能力和價值觀??梢苑艑挼氖菍诘膶I(yè),比如策略、推薦、泛AI、搜索、數據流等等方向都可以跟著有經驗的老司機轉到自動駕駛方向——最好還有點技術理想主義。
So,這就是千掛CEO陶吉的首次亮相和最新進展……
想上車的朋友,他們HR小姐姐的聯系方式如下: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