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砂現(xiàn)象:粒徑很小、無塑性的土壤,在動水壓的推動下,極易失去穩(wěn)定性,而隨地下水一起流動涌入坑內(nèi)的現(xiàn)象。7 f' ~9 m W) k: ?- j
- m6 \ j9 O$ W$ F* ]) _
2貫入度:擊打樁時,每擊打一次,樁的入土深度。 最終貫入度:施工中一般采用最好三陣,每陣十擊的平均入土深度。: i5 a8 d7 _( O# P. Z. O
, |' ^. g) S$ I( S, D3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臨界強度:為避免砼遭受凍結(jié)帶來的危害,必須使砼在受凍前達到的強度值。
7 ]; u. o: b2 _" X
+ P6 D( a2 _6 B# N# v5 x4應力松弛損失:預應力鋼筋張拉后,在長度保持不變的前提下,預應力隨時間的增加而減小的現(xiàn)象。
7 t- E, y* l2 Q1 Z, h) W
( Z% \+ q' L# y- Q5先張法:先張法是在澆筑混凝土前鋪設(shè)、張拉預應力筋,并將張拉后的預應力筋臨時錨固在臺座或鋼模上,然后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養(yǎng)護達到不低于75%的設(shè)計強度后,保證預應力筋有足夠的粘結(jié)時,放松預應力筋,借助混凝土與預應力筋的粘結(jié),對混凝土施工世家預應力的施工工藝。
% x, Q5 e- v' ~9 D5 O1 D" V* r: B7 G N1 q
[, n) e% |. M3 a! t- B* ~6后張法:后張法是先制作構(gòu)件或結(jié)構(gòu),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再張拉預應力筋的方法。" n8 S$ R$ P0 m1 d7 p" F8 ]# U
! u, b2 A5 ]" H/ h5 a7鋼筋與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原理:混凝土硬化后緊緊握裹鋼筋,鋼筋又受混凝土保護而不銹蝕,鋼筋與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shù)又相接近,當外界溫度變化時,不會因漲縮不均而破壞兩者間的粘結(jié)。1 ^. b4 E& |3 A% c% m, B8 L. N) P+ B
( l+ F0 F$ e( A$ ?$ k. M4 |
8預制樁施工:在工廠或施工現(xiàn)場制成的各種材料和類型的樁,而后用沉樁設(shè)備將樁打入、壓入、旋入或振入土中。
2 T0 e# j: ^ Q5 \* {
6 j; c; t( w+ `3 T" P3 y9灌注樁施工:在施工現(xiàn)場的樁位上用機械或人工成孔,然后在孔內(nèi)灌注砼或鋼筋砼而成。1 ?" B" G+ [" D# A" `1 G
7 u' [# e u- g G! Q' k
10井點降水:沿基坑周圍將許多直徑較小的井點管埋入蓄水層,井點管上部與總管連接,通過總管利用抽水設(shè)備將地下水從井點管內(nèi)不斷抽出,使原有的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 N( n( }6 D; s/ f
' T' W- k2 _' `0 y11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在攪拌、運輸、澆筑等過程中都能保持成分均勻,不致分層離析的性能) l4 c; P- u, k0 |0 b: E
: @4 ]! }, F8 U, |% n1 W12預壓固結(jié)法:先在地基范圍的地面上,堆置重物預壓一段時間,使地基壓密,以提高承載力,減少沉降量。' P2 m% i0 e* H. K2 ^ Q
' Z$ P& R, G4 [8 K6 m! x0 F13地基加固:當工程結(jié)構(gòu)的荷載較大,地基土質(zhì)有較軟弱時,不能作為天然地基時,可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各種人工加固處理方法,以改善地基性質(zhì),提高承載力、增加穩(wěn)定性,減少地基變形和基礎(chǔ)埋置深度。
9 m. k O& ^3 a ?5 F
$ u' j5 b2 p* ?. d8 r/ z# v* ?14摻鹽砂漿法:在砂漿中摻入一定數(shù)量的氯化鈉或氯化鈉加氯化鈣以降低冰點,使砂漿中的水分在一定的負溫下不凍結(jié)。2 h6 H% z1 L: ^' T Q! o
k, x5 f* y7 D' }5 x3 g7 Y15梁的起拱:當梁的跨度大于或等于4m時,應使梁底模中部略微起拱,以防止由于灌注砼后跨中梁底下垂。9 g' z, b8 D& |; O6 Q
鋼筋代換原則及方法。原則: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shè)計意圖和代換鋼筋的性能,嚴格遵守規(guī)范的各項規(guī)定。對抗裂性要求高的構(gòu)件,不宜采用光面鋼筋代替變形鋼筋,凡是重要的結(jié)構(gòu)和預應力鋼筋,在代換時要征得設(shè)計單位的同意,代換后鋼筋用量不宜大于原設(shè)計的5%,不小于2%,且應滿足規(guī)范規(guī)定的最小鋼筋直徑、根數(shù)、間距、錨固長度等要求。
! V( @0 V+ {# G方法:①.當結(jié)構(gòu)構(gòu)件按強度控制時,可按強度等同原則代換,稱“等強代換”;②當構(gòu)件按最先配筋率控制時,可按鋼筋面積相等的原則代換,稱“等面積代換”;③當構(gòu)件按裂縫寬度或撓度控制時,鋼筋的代換需進行裂縫寬度或撓度的驗算。
# C7 B! P0 s" e, \" J; L' R大體積混凝土的定義及其澆注方案。定義:大體積混凝土是指厚度大于或等于1.5m,長、寬較大,施工時水化熱引起混凝土內(nèi)的最高溫度與外界溫度之差不低于25度的混凝土結(jié)構(gòu)。 方案:①全面分層;②分段分層;③斜面分層。. Z; ^# D9 p5 R& J
試比較分件吊裝和綜合吊裝的優(yōu)缺點。分件吊裝的優(yōu)點:構(gòu)件便于校正;可以分批進場,供應較單一,吊裝現(xiàn)場不致?lián)頂D;吊具不需要經(jīng)常更換,操作程序基本相同,吊裝速度快;可根據(jù)不同的構(gòu)件選用不同性能的起重機,能充分發(fā)揮機械的效能。缺點是不能為后續(xù)工作及早提供工作面,起重機的開行路線長。- i. N, f+ V. ?. S9 l. I! c) L+ M+ ?! [
綜合吊裝的優(yōu)點:起重機的開行路線短,停機點少,可為連續(xù)工作創(chuàng)造工作面,有利于組織立體交叉平行流水作業(yè),以加快工作進度。其缺點是,要同時吊裝各種類型構(gòu)件,不能充分發(fā)揮起重機的效能;且構(gòu)件供應緊張,平面布置復雜,校正困難;必須要有嚴密的施工組織,否則會造成施工混亂。
2 C0 r7 s, y+ ]6 e% x8 H2 J
- u; Z; c) M/ k: n4卷材防水屋面找平層為何要留分格縫?如何留設(shè)?
6 ?% b, v! r9 F3 \! ~1 Z, d; s! N為防止由于溫差及砼構(gòu)件收縮而使卷材防水層開裂,找平層應留分格縫。分格縫的縫寬為20mm,其留設(shè)位置應在預制板支承端的拼縫處,其縱橫向最大間距,當找平層為水泥砂漿或細石砼時,不宜大于6m;當采用瀝青砂漿時,不宜大于4m。$ Y p+ P: c# Q) ^ r: q$ N' h1 `
5以地下室的地板和外墻的施工為例,說明防水施工縫的施工要求和要點。 & z m A3 Y( k% ?! i
施工中施工縫應盡量不留或少留。底板的砼應連續(xù)澆筑,墻體不得留垂直施工縫。墻體水平施工縫不應留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底板與墻體交接處,最低水平施工縫距底板面不少于200mm,距穿孔墻洞邊緣不少于300mm。! k) G* _5 k$ |+ ^. X! o- k/ h- \
& K# g. |- ^( o g7 C& \
后張法孔道灌漿有何作用?灌漿施工的操作要點?如何設(shè)置灌漿孔何泌水孔?
! O0 i9 A# U- h% Q# n作用:一是保護預應力筋,防止銹蝕;二是使預應力筋與構(gòu)件混凝土能有效的粘結(jié),以控制超載時裂縫的間距與寬度并減輕梁端錨具的負荷狀況。操作要點:灌漿前應全面檢查構(gòu)件孔道及灌漿孔、泌水孔、排氣孔是否暢通;灌漿工作應緩慢均勻的進行,不得中斷,并應排氣通順,在出漿口出漿并封閉排氣孔后,宜再繼續(xù)加壓至0.5~0.7N/m㎡,穩(wěn)壓2min,再封閉灌漿孔。灌漿孔可設(shè)置在錨墊板上或利用灌漿板管引至構(gòu)件外,其間距對抽芯成型孔道不宜大于12m,孔徑應能保證漿液暢通,不宜小于20mm;曲線的波峰部位設(shè)排氣兼泌水管,必要時可在最低點設(shè)置排水孔,泌水管伸出構(gòu)件頂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5m。6 J6 {6 O* i" t1 y a G
試分析土壁塌方的原因和預防措施。原因:①邊坡過陡,使土體穩(wěn)定性不夠;②水滲入基坑,使土體抗剪曲能力降低;③基坑上邊緣附近動荷載或較大靜荷載的作用,使土體中的剪應力超過土體的抗剪強度;④土方開挖未遵守“從上往下,分層開挖;支槽支撐,先撐后挖”的原則。 預防措施:放足邊坡,設(shè)置支撐。
1 X% B2 i: q7 }( X6 J* K4 U8如何檢查和評定混凝土的質(zhì)量?
( P: b$ h* W1 S8 m; X8 N( f$ @檢查:包括施工中檢查和施工后檢查,施工中主要檢查坍落度和配合比,施工后以觀感檢查和強度檢查為主。
6 M8 y3 f" c5 L# c評定:對同一驗收批砼強度,應以同批內(nèi)標準試件的全部強度代表值來評定。0 z2 l1 ^4 R% f; a
①當砼的生產(chǎn)條件在較小時間內(nèi)能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種砼的強度變異性能保持穩(wěn)定時,應由連續(xù)的3組試件代表一個驗收批,其強度應同時滿足下列要求。 。. n& f1 x$ Y I9 i! t
②當砼的生產(chǎn)條件不能滿足上述規(guī)定,或在前一檢驗期內(nèi)的同一品種砼無足夠的強度數(shù)據(jù)用以確定驗收批砼強度標準值時,應由不小于10組的試件代表一個驗收批,其強度同時滿足下列要求。 。
3 h6 s. u" C% |& A; s' F③對零星生產(chǎn)的預制構(gòu)件的砼或現(xiàn)場攪拌批量不大的砼,可采用非統(tǒng)計法評定。此時驗收批砼強度必須同時滿足下列要求。 。2 w' G2 \/ o Q/ J4 u+ J) M1 ^) d
9端承樁和摩擦樁的質(zhì)量控制以什么為主?
+ J3 @6 D, i: Z" `端承樁以貫入度為主,以標高為參考;摩擦樁以標高為主,貫入度為參考。
+ n5 X: T) Q. v9 U3 s% F10混凝土的養(yǎng)護原理和方法
4 I& L8 t& p0 Y0 _; O5 F/ M/ n原理:混凝土的脫水現(xiàn)象和干縮裂紋,主要與濕度和溫度有關(guān),如能加強養(yǎng)護,使混凝土在硬化期間經(jīng)常處于潮濕狀態(tài)或使其在較高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加速硬化過程,即可防止出現(xiàn)脫水和減輕干縮的影響。
4 p. ^3 Y3 M6 S+ G7 Y0 _! Z9 r2 d# C方法:混凝土養(yǎng)護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自然養(yǎng)護、加熱養(yǎng)護和蓄熱養(yǎng)護。, D* L1 J0 t8 P9 t* m' ]2 b
三.選擇、填空、判斷; }7 T5 ]! C! ~, p
1在土方施工中,按挖土的開挖難易程度分為八類。) C( u( Q# W% r) `
2土具有可松性,即自然狀態(tài)下的土,經(jīng)過開挖后,其體積因松散而增加,以后雖經(jīng)回填壓實,仍不能恢復其原來的體積。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數(shù)表示,即
) P$ ~. t" {" m最初可松性系數(shù)Ks=土開挖后的體積V2/ 土在天然狀態(tài)下的體積V1
! A/ |, m3 Q. @% N, b# _/ n( l3 e1 I" q& n! B4 `
最后可松性系數(shù)Ks/=土回填壓實后的體積V3/土在天然狀態(tài)下的體積V1
" e) ]: C; S# G: ^土的可松性對土方量的平衡調(diào)配,確定運土機具的數(shù)量及棄土坑的容積,以及計算填方所需的挖方體積等均有很大影響
4 o, u3 e0 [9 v8 k! _& Z5 |" B3施工排水可分為明排水法和人工降低地下水法兩種。
. q6 h- ?3 o' @# @! c& a$ \4輕型井點,就是沿基坑四周將許多直徑較小的井點管埋入蓄水層,井點管上部與總管連接,通過總管利用抽水設(shè)備將地下水從井點管內(nèi)不斷抽出,使原有的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
' V2 f( g0 }" }5輕型井點布置分為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平面布置分為單排、雙排和環(huán)排三種。% b2 t7 ] M0 R6 a$ S3 L
6防治流沙的方法:枯水期施工;打板樁;水中挖土;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地下連續(xù)墻法;拋大石塊,搶速度施工。
2 n9 @8 {) B3 R8 J1 F7填土的方法:分層鋪土、夯實。7 K7 s; k" i! T/ I
8填土的壓實方法:碾壓法,夯實法,振動法。- \) B' [* }9 j1 `5 u3 V
9鏟運機的運行路線:環(huán)形路線,8字形路線。
* Y: q. z: ~& m( i$ J$ x; z10地基加固原理:將土質(zhì)由松變實,將土的含水量由高變低。% K# V( n. n6 Z% e" W
11當樁的混凝土達到設(shè)計強度的70%方可起吊,達到100%方可運輸和打樁。
$ x |, K; A' ?7 d! e$ |12打樁順序:由一側(cè)向單一方向打、自中間向兩個方向?qū)ΨQ打、自中間向四周打。若樁距大于或等于4倍樁的直徑或邊長,采用逐排打樁。
/ a) ` Y6 W! F4 X/ Z6 p13打樁的質(zhì)量控制:①打樁的質(zhì)量視打入后的偏差是否在允許范圍內(nèi) ②最后貫入度與沉樁標高是否滿足設(shè)計要求 ③樁頂、樁身是否破壞 ④對周圍環(huán)境有無造成破壞。
2 t7 \6 u0 d: x& O, ~ e. S: J14泥漿護壁是用泥漿保護孔壁、防止塌孔、保護和冷卻鉆頭以及排出土渣而成孔。
( m& Y' r; J# ]15挖孔樁的直徑一般為800~2000mm,為確保安全,要有預防孔壁塌方和產(chǎn)生流沙、管涌的措施,要有可靠的排水、通風、照明措施。# l5 w5 I* A, e( M1 B! \ Q3 Y, H H
16普通磚、空心磚砌筑前應提前一天澆水濕潤,其含水率宜為10%~15%,灰砂磚、煤灰磚為5%~8%。; |9 t J& t& ^+ N$ b# ]( ^
17皮數(shù)桿是一根控制每皮磚砌筑的豎向尺寸,并使鋪灰、砌筑的厚度均勻,保證磚皮水平的一根長約2m的木板條。一般立于墻的轉(zhuǎn)角處,用水準儀校正標高。; y( ?0 v) S7 c$ t5 ]/ o" M
18磚砌體質(zhì)量要求:橫平豎直;砂漿飽滿(水平灰縫的砂漿不得小于80%,可用百格網(wǎng)現(xiàn)場檢查);組砌得當;接槎(cha)可靠。 u0 |! V9 U2 z6 s# e
19組砌應當遵守上下錯縫的原則,一般采用一順一丁、三順一丁、梅花丁。砌筑方法采用“三一”砌法,即用大鏟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的砌筑方法。
$ n' H% ]) j) b& d/ D/ t2 z6 g20模板拆除要求:①側(cè)模——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和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損壞時,方可拆除;②底?!獞谂c結(jié)構(gòu)同條件養(yǎng)護的試塊達到規(guī)定強度時,方可拆除;③快速施工的高層建筑的梁和樓板模塊——如3~5天完成以層結(jié)構(gòu),其底模及支柱拆除時,應對所用混凝土的強度發(fā)展情況進行核算,確保下層樓板及梁能安全承載,方可拆除。* p0 t6 U' M3 O* N8 V
21拆模順序:一般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則。
- [6 N5 n, P; L" Y: W3 O22施工縫的位置應在混凝土澆注前確定,并宜留在結(jié)構(gòu)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應留水平縫,梁、板、墻應留垂直縫。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1/3范圍內(nèi)。/ {5 d5 C6 E% k9 h8 {$ {
23先張法中,預應力的傳遞主要依靠預應力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jié)力。后張法預應力的傳遞主要依靠預應力筋兩端的錨具。1 u! T1 v4 K4 z" y4 y
24孔道留設(shè)方法:預埋波紋管留孔,鋼管抽芯法,膠管抽芯法。2 o7 M3 V/ B$ w# C4 z
25結(jié)構(gòu)安裝工程中常用的起重機有:桅桿式起重機、自行桿式(履帶式、汽車式、輪胎式)起重機和塔式起重機。7 q8 X. F% x6 c- _
26起重量、起重半徑和起重高度的大小,取決于起重臂長度及其仰角大小。當起重臂長度一定時,隨著仰角增加,起重量和起重高度增加,而起重半徑減小。當起重臂仰角不變時,隨著起重臂長度增加,則起重半徑和起重高度增加,而起重量減小。通常履帶式起重機主要技術(shù)性能包括三個主要參數(shù):起重量Q、起重半徑R、起重高度H。1 ?: ?# q& C- A
27起吊柱的綁扎方法有:斜吊綁扎法、直吊綁扎法、兩點斜吊和直吊綁扎法。
. b# c N& q! }# E/ r28柱的校正包括平面位置、垂直高度和標高。. s1 f& ^) b* G1 ]/ _
29卷材鋪貼方向有平行于屋脊鋪貼和垂直于屋脊鋪貼。平行于屋脊鋪貼時,兩幅卷材的長邊搭接(又稱壓邊)應順流水方向;短邊搭接(又稱接頭)應順主導風向。垂直于屋脊鋪貼時壓邊應順主導風向,接頭應順流水方向。. W/ n: L2 J! D
30抹灰分為一般抹灰和高級抹灰。抹灰層組成包括:底層、中層、面層和基層。底層作用時使抹灰層能與基層牢固結(jié)合,并對基層進行初步找平。中層主要起找平作用。面層主要起裝飾作用。
# l" x1 e7 l* v( ~5 f31抹灰工程的施工一般應遵循先外墻后內(nèi)墻,先上后下,先頂棚、墻面后地面的順序。8 z X6 x0 H3 q. k
32飾面板工程的施工方法:鋪貼、安裝。
( p& {9 d, N! W# v6 l( s/ ^0 \3 s33鋼筋的連接包括焊接、機械連接和綁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