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從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到公元1644年崇禎滅亡共傳了16帝,歷經(jīng)276年。平均年齡41歲,其中40歲前去世11位。1明太祖朱元璋(生卒1328年-1398年)1368年-1398年在位三十年,大明王朝建立者,建都應(yīng)天府(今南京),年號洪武。在位期間設(shè)立錦衣衛(wèi),實行“剝皮實草”等酷刑嚴懲貪贓枉法者,借“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兩次誅殺官員四萬余人,但也創(chuàng)下了“洪武之治”的盛世。
2明惠宗朱允炆(1377年-1402年)1398年-1402年在位四年,年號建文。即位之初就對自己的叔叔們“削藩”,結(jié)果把自己的皇位削丟了。
3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1402年-1424在位二十二年,年號永樂。“靖難之役”造反成功,把自己的侄子趕下了臺,自己登立帝位,在位期間,編撰《永樂大典》,派遣鄭和七次下西洋,遷都順天府(今北京),創(chuàng)下“永樂盛世”。
4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1425年),1424年-1425年在位十個月,年號洪熙。仁政治國,赦免靖難舊臣,平反冤獄,止戈休民。
5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425年-1435年在位十年,年號宣德。平定了漢王朱高煦叛亂,德政治國,創(chuàng)下“仁宣之治”,喜好蟋蟀,又稱“促織天子”,英年早逝。
6明英宗朱祁鎮(zhèn)(1427年-1464年),分別于1435年-1449年和1457年-1464年共在位二十一年,年號分別為正統(tǒng)和天順?!巴聊局儭北煌哓莘?,放回后發(fā)動“奪門之變”又登上皇位。
7明代宗朱祁鈺(1428年-1457年),1449年-1457年在位八年,年號景泰。英宗之弟,英宗被俘后,被于謙擁立登上皇位,誓死保衛(wèi)北京城,拒絕遷都,拒絕求和,屢破瓦剌,取得勝利,死后沒進十三陵。
8明憲宗朱見深(1447年-1487年),1464年-1487年在位二十三年,年號成化。厘正奪門,平反于謙,晚年怠政,好方術(shù)和封官。
9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1505年),1487年-1505年在位十八年,年號弘治。在位期間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史稱“弘治中興”。
10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521年),1505年-1521年在位十六年,年號正德。在位期間安逸享樂,建設(shè)豹房,船上游玩時落水染病而死,無子嗣。
11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6年),1521年-1566年在位四十五年,年號嘉靖。憲宗朱見深之孫、孝宗朱祐樘之侄、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武宗朱厚照堂弟。早前開創(chuàng)了嘉靖中興的局面,晚年信道教、寵方士,壬寅宮變差點死于宮女手中。韃靼“庚戌之變”盡失顏面,戚繼光抗倭取得勝利。
12明穆宗朱載垕(1537年-1572年),1566年-1572年在位六年,年號隆慶。在位功績:“俺答封貢”與“隆慶開關(guān)”使明朝重現(xiàn)中興氣象,史稱“隆慶新政”。
13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1572年-1620年在位四十八年,年號萬歷年。在內(nèi)閣首輔張居正輔政下整頓朝正,改革體制,史稱“萬歷中興”。后期執(zhí)政后朝政腐敗,發(fā)生了東林黨爭、國本之爭等重大事件,經(jīng)朝鮮之役與薩爾滸之戰(zhàn)后,國立由盛轉(zhuǎn)衰。
14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1620年),1620年在位一個月,年號泰昌。貪財好色,服紅丸致死。
15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1620年-1627年在位七年,年號天啟。在位時任用宦官魏忠賢,制造了“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政治腐敗,后金努爾哈赤乘機攻占沈陽。好木匠,意外落水生病后服藥死亡。
16明思宗朱由檢(1609年-1644年),1627年-1644年在位十七年,年號崇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明最后一位皇帝。性多疑,剛愎自用。在位期間鏟除閹黨,勤于政事,厲行節(jié)儉,平反冤獄。李自成攻破北京時,自縊于煤山,死前于袍服上大書“勿傷百姓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