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世界中的觀音菩薩常屹立荷花之上普度眾生,荷花在中國文化中被視為潔凈圣花,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自從攝影機發(fā)明後,關於荷花的攝影佳作層出不窮,攝影人材輩出。
拍攝荷花,即使選擇最美麗的部份印在相片上,其結果都比不上實景美,原因是直接照搬的拍照沒有經(jīng)過作者的藝術加工和提煉。一旦攝影者對實景中的荷花進行細心地觀察、品味及情感意會,并結合一定的攝影技巧進行拍攝,這樣拍攝出來的荷花是花亦非花,她是經(jīng)過攝影者藝術創(chuàng)作的結果,她必定高於實景勝於實景,此種攝影手法我稱之為“荷花意像攝影”。如何將荷花具像加主觀性思維再現(xiàn)於作品中,主觀性的荷花印象如何再現(xiàn)?大有文章可述。
主觀性思維來源於何處?來源於平時我們?nèi)松啔v的積累,來源於我們對人類的深刻認識及豐富情感。所謂“功夫在詩外”,講的就是此道理。
夏日炎炎,荷花紅白粉紫正豔,荷葉婀娜多姿搖曳,微風帶著清香撲鼻而來……此時身處其中主觀性印象就易於產(chǎn)生。先入為主,人生第一次所見的荷花印象最深刻,日後看到任何形式的荷花,腦海中都會蕩漾著清香。
神州大地都有荷花蹤跡,想尋找荷花的靈感和神韻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有荷花的地方就有它。香港的元朗楊屋村、水尾村、南生圍都是拍攝荷花的好地方。
當辛勤拍攝的荷花作品被他人贊美:“這荷花真漂亮!”充其量看者只是對實景花朵的贊美,而不是對攝影作品的贊賞。請不要失望,將荷花變?yōu)椤耙庀瘛贬?,就不再有人只贊花朵漂亮了,而取代的評價之辭將會是美與不美。因為 “意像”荷花已具有了美學的內(nèi)涵,達到了美學的高度了。此時的荷花已附著了拍攝者的主觀情感,是經(jīng)拍攝者“改造”後的荷花,已不再是實景之荷了。
關於荷花“意像”的攝影技巧,有法可尋:
第一:逆向思維法(或稱反向思維)。成功的荷花攝影作品一般都是以花朵為主體,葉為賓體。但按快門前的構圖考慮:以花托葉,葉是主體花是賓體。以葉托水,水是主體葉是賓體等等。這樣逆向思維不易流於平俗。一幅佳作所有的物體都是相互依存的。
第二:構圖詩意法。選擇參差不齊,高低有律的或離群的荷花、葉,飄逸感易於浮現(xiàn),殘花敗葉富有詩意,易生神韻。荷花“意像”攝影忌大特寫,忌四平八穩(wěn),忌畫不透氣,忌沒層次,忌無主次,忌亂七八糟,否則詩情畫意難以浮現(xiàn),飄逸不起來。
第三:呼應思維法。先定主題,如選擇一花為主體,其他一切都要以一花為中心意傾花朵,不能各自為主貌合神離。
第四:環(huán)境襯托法。大面積荷葉襯托鮮豔荷花或殘敗荷花。利用池邊植物(必須虛化)襯托荷花、葉,亦可以擇水面或天空襯托荷花、蕾、葉、蓮蓬頭等等。
第五:環(huán)境渲染法。運用鏡頭功能溶化主體前後物體的形象和色彩,效果特別。用超大光圈或超長鏡頭容易達成。
第六:荷花半工意法??桃獾碾鼥V意境中出現(xiàn)一些清晰影像,這樣就叫半工意法。用反射鏡頭最易達成。
第七:荷花寫意法??桃獾哪:臄z,不管拍攝有多糟糕,最基本給觀者感受到荷花還是荷花。這樣就叫寫意法。寫意分成功與失敗,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用多次曝光或慢快門一次曝光容易達成。
現(xiàn)在北京人幾乎全民皆攝,處處可以看到大批手拿單反的愛好者!人們試圖陶冶自己的藝術情操,加深審美情趣!眼目前正是荷花盛開之際,就此談一下自己拍荷的感受!大多數(shù)愛好者手拿單反、大白炮卻在池塘邊徘徊順著陽光拍荷花,拍出片子荷葉、荷??v橫交錯,陽光下的荷葉泛著藍白光,過曝的荷花格外搶眼。
如何把荷花拍出新意來
方法一:
1.背景選擇,不要透光或有強光照射,避免出現(xiàn)白斑。
2.背景與荷花差三級EV值以上。這樣快門在主體受光后立即關閉,使背景達到黑色。
3.荷花本身色彩決定就比荷葉光亮許多,即使陰天、光比也大于周圍環(huán)境。
4.如果想拍景深通透請用點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測荷葉。
5.測光用矩陣測光或花、荷苞占畫面大部份,白花和粉紅色的花需加EV值,不要過分相信測光
表測得的數(shù)值。
最簡單的方法是,選擇清晨4-5點的第一道曙光照在荷花上時拍攝,是最好的光照條件,利用逆光更可拍出花瓣的透明晶瑩剔透的感覺。
這是一張中午拍攝的荷塘,利用了荷花與周圍環(huán)境感光差別下;
在強光照的主體曝光達到所需曝光量后相機即自動關閉快門,于是河面部分由于曝光不足而變得黑暗。這樣就拍攝出了現(xiàn)在所看到的照片了。就是說光比大於1:3主體受光強於背景曝光量。
方法二:
晨拍:是絕大部分拍荷人的至愛。請晨,約五時至七時半的時段,經(jīng)過一夜露水滋潤的花瓣花蕾,珠光閃閃,晶亮誘人。這正是拍荷的最佳時機。如遇朝陽普照,那么低低的晨光會穿過蓬蓬荷葉間而映射至初放之荷花,令花瓣在逆光下爍爍生輝,光彩奪目,還有清晨采蜜的小蜜蜂……
不過初拍荷者應冷靜地設法準確測光,著重表現(xiàn)晨光逆照下透明鮮亮的花瓣及其精美的細節(jié)與質(zhì)感。并要注意準確對焦,學會用手動對焦把精彩的花瓣質(zhì)感、露珠清晰地表現(xiàn)出來。
夕拍:傍晚太陽下山前約90分鐘,這也是拍荷人喜歡選擇的時段,雖然此時荷花大多已稍為收攏閉合,但花蕾此時已耐不住沉寂、欲展芳華。美麗的夕照,暖暖的色調(diào),溫馨可人地籠罩著整個荷池。還不時看見一些紅蜻蜒恬逸地停留荷尖上。這特殊的美景。拍荷人都喜歡采用側逆光將其表現(xiàn)一番。須注意的是,傍晚的荷葉已被曰曬得芳容盡損,故夕拍時應避開干竭無光的荷葉。
一、取景構圖:這是拍荷人最關注的問題。在舉目“接天荷葉無窮碧”的大場景里,如何從中尋覓較理想的局部景物, 經(jīng)取舍而形成較合理的構圖,這是基礎而又考究的課題。拍荷最講究簡潔!畫面構成要簡潔,色彩分布要簡潔,明暗對比要簡潔,光影組合要簡潔……成功的荷花創(chuàng)作是容不得雜亂無章和主次不分的!這是拍荷人的取景概念。至于構圖法則。我認為拍荷構圖無定法。必要時,你可以將主體置于四平八穩(wěn)的對稱,又可以O.618 的黃金分割法。心血來潮的話,你可以擰歪相機,令垂直的荷柄作傾斜狀,使構圖宣于動感與變化。關于構圖法的速成,筆者建議初涉荷人多讀些寫意花鳥畫及現(xiàn)代平面設計構成之佳作,必能領悟其中奧妙。
力求表現(xiàn)一種意境,方不失高雅!二、色調(diào)構成:若以黑白拍荷,較易處理其終極的黑白灰影調(diào)。但現(xiàn)實中人拍荷好“色”,荷塘色彩繁雜就較難控制了。棄亂求簡,為拍荷人處理色調(diào)的主要準則。在色調(diào)控制中,盡量避開背景中出現(xiàn)的雜亮色塊,以免破壞主體的表現(xiàn)及色調(diào)的統(tǒng)一。
三、畫意詩情:我國的荷文化與古詩詞、書畫藝術于公元伊始便相伴共存,所以今天我們拍荷而融入國畫的布局經(jīng)營、書法的線條交錯、詩詞的簡練意境是有歷史根源的。若要令自己的荷作富于文化內(nèi)涵又與眾不同,應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積累, 多讀些古詩詞和書畫作品,領悟和吸收其精華,待到拍荷時,才會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
方法三:
拍荷花盡量不要全拍,荷花要猶抱琵琶半遮臉才有情調(diào)。而且盡量使畫面干凈。最好用長焦取景。這樣更易主體突出背景虛化完美!
攝影網(wǎng)有人對攝影技術水平做出了很經(jīng)典的總結,說得是:“一流水平玩頭腦,二流水平玩技術,三流水平玩器材”。仔細想一想是很有道理的,攝影不是簡單地對自然界對象的“復制”,而是一種藝術思維創(chuàng)作,這種思維靠的是像機后面那個頭腦。
手中有像機的人都想拍出人人喜歡的好作品來,可以肯定的說;若不經(jīng)思考則絕不會達到其理想的拍攝效果和目標的。
攝影的學問是用光的學問,這是攝影技術的本質(zhì)性問題。攝影用光中逆光的運用是比較復雜的,正因之復雜才更有玩頭。如能運用好確實會使照片產(chǎn)生出與眾不同的效果。逆光可使被攝對象產(chǎn)生較強的影調(diào)反差,黑背景對于半透明的植物和花卉其透視性也會起到明顯的反襯作用,突顯出枝葉花瓣脈絡及紋理,加之強烈的色彩對比更能表現(xiàn)出許多纖細之處的細節(jié)。
我們利用的就是這種高調(diào)與暗調(diào)的強烈對比;使主體在達到正確曝光量控制,迫使背景曝光不足產(chǎn)生黑背景,使背景過曝,出現(xiàn)高調(diào)白色背景。
希望此時談點心得會對大家拍攝荷花有所幫助!